-
公开(公告)号:CN11022625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780074635.8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镍活性物质前驱体、用于制备镍活性物质前驱体的方法、通过方法制备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镍活性物质和具有包含镍活性物质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镍活性物质前驱体包括多孔核和多孔壳,其中,壳的孔隙率大于核的孔隙率,致密中间层布置在多孔核与多孔壳之间,并且致密中间层的孔隙率小于核的孔隙率和壳的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92064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403350.5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提供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于镍的活性材料的二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多个一次颗粒,其中所述二次颗粒包括径向排布结构体和不规则多孔结构体,所述径向排布结构体与所述不规则多孔结构体相比位于更靠近所述二次颗粒的表面,并且基于氟化锂的化合物存在于所述基于镍的活性材料的表面上。
-
-
公开(公告)号:CN1154112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361208.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制备方法和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包括呈次级颗粒形式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具有单晶形式的第二正极活性物质,在次级颗粒中聚集了多个初级颗粒,其中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都是镍类正极活性物质,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和第二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涂覆有含钴化合物,并且第二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最大粗糙度大于或等于15nm。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02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11112652.3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8 , C01G45/12 , C01G53/00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可再充电锂电池。所述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括:基于锂镍的复合氧化物,其包括其中多个板状一次颗粒聚集的二次颗粒;以及包括纤维状锂锰复合氧化物的包覆层,其中所述纤维状锂锰复合氧化物附着至所述基于锂镍的复合氧化物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5939963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74248.0
申请日:2014-08-14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IPC: C01B25/30 , C01D1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C01P2004/16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B1/08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括纳米棒形式的Fe2P晶体的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制造其的方法、和使用其制造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包括纳米棒形式的Fe2P晶体的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因此使得能够改善使用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制造的锂二次电池的高倍率特性和低温性质。此外,提供了锂过渡金属磷酸盐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调节烧结步骤中的排气条件,使得在烧结炉内部的全部或部分中的空气流方向被控制为与烧结原材料的材料行进方向的相反方向,包括Fe2P晶体纳米棒以具有可再现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