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6440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54520.1

    申请日:2005-0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具备:设置在主体内并具有相互交叉成分区通路的电热交换机;形成在主体内以使室外空气经过第1空气通路流入室内的供气流路;在该供气流路上设置的第1送风扇;形成在主体内以使室内空气经过第2空气通路排到室外的排气流路;在该排气流路上设置的第2送风扇;在一侧位于电热交换机下游的供气流路内,而另一侧位于电热交换机下游的排气流路内,并以该状态设成可自由旋转的除湿转动部件;设置在与排气流路内的除湿转动部件靠近的位置上以便对流向该除湿转动部件侧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由此,能够边执行换气功能边对从外部流入的空气进行除湿、且能不导入户外空气而只通过室内空气循环来执行室内空气的连续除湿。

    换气装置
    2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6439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54149.9

    申请日:2005-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具备:电热交换机,具有设在主体内的、在分区状态下相互交叉的第1空气通路和第2空气通路;供气流路,以室外空气经过电热交换机的第1空气通路流入室内的方式形成在主体内;第1送风扇,设在供气流路内的电热交换机的下游;排气流路,用于使室内空气经过电热交换机的第2空气通路排到室外;第2送风扇,设在排气流路内的电热交换机的上游;第1室内循环流路;第2室内循环流路;第1净化过滤器;第2净化过滤器;加湿装置,设在供气流路的电热交换机的下游;第1流路切换装置;第2流路切换装置。由此,不导入外气而只通过室内空气的循环,就能够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及加湿。

    换气装置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0593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053064.9

    申请日:2005-0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外壳、热交换元件、吸气和排气扇、空气流入口以及排出口、多个气闸、除湿转动部件,进一步具备迂回流路以实现使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干燥之后使之再次流入到室内以控制室内湿度的独立除湿模式。根据本发明,其构成是换气系统以及除湿转动部件的功能独立或者相互工作,所以在通过换气降低室内湿度的基础上,能够使室内湿度下降至目标湿度,所以防止因夏季等室内湿度升高造成的室内发霉,获得非常有效地干燥已洗衣物的效果。

    除霜器及使用这种除霜器的冰箱

    公开(公告)号:CN1239866C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03152674.8

    申请日:2003-08-05

    Inventor: 李秉仁 朴圣官

    Abstract: 一种冰箱,具有主体以及在主体中的压缩机和蒸发器,包括:形成闭环的热管以便允许制冷剂在其中循环;设置在热管中的第一热交换器,其吸收从压缩机产生的热;设置在热管和邻近蒸发器的第一热交换器之间上部的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将热释放到蒸发器中;和位于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控制阀,用于打开和关闭热管,其中当控制阀打开时,在第二热交换器中冷却和液化的制冷剂通过重力推出在第一热交换器中加热和气化的制冷剂。采用这种构造,本发明提供一种除霜器和采用该除霜器的冰箱,所述冰箱具有简化的结构,能够利用压缩机的废热通过循环制冷剂方便地除去蒸发器上的霜,减少了能量损耗。

    空调系统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31716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2152419.X

    申请日:200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该系统改变了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机壳的高度。该系统的设计在机壳上部具有一个空气调节单元,在机壳下部具有一个空气净化单元,空气调节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一体形成一个单一结构。由设置在机壳上部的正面的第一进风格栅和设置在机壳下部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二排风口构成空气调节单元。由设置在机壳下部正面的第二进风格栅和两个设置在机壳下部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排风口构成空气净化单元。两个第一风扇安装在空气调节单元内的与第一排风口相邻的位置上。具有大致为V形截面的热交换器位于第一进风格栅和两个第一风扇之间。空气净化单元具有一个第二风扇和一个过滤单元,从而使空气调节单元可以独立工作。

    空气调节器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6733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310122275.4

    申请日:2003-12-02

    Inventor: 朴圣官 尹仁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室内空气得到净化和换气的空气调节器,它包括:内部具有制冷循环构成部件、能使室内加热和制冷的空调单元;和内部具有将空气中污染物质分离的过滤装置、能进行将室内空气吸入净化后再排放到室内的空气净化运转和将室内空气吸入排放到室外、将室外空气吸入排放到室内的换气运转的空气净化单元。

    空调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0807A

    公开(公告)日:2004-01-28

    申请号:CN02152419.X

    申请日:200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系统,该系统改变了进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从而降低了机壳的高度。该系统的设计在机壳上部具有一个空气调节单元,在机壳下部具有一个空气净化单元,空气调节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一体形成一个单一结构。由设置在机壳上部的正面的第一进风格栅和设置在机壳下部相对侧壁上的两个第二排风口构成空气调节单元。由设置在机壳下部正面的第二进风格栅和两个设置在机壳下部相对侧壁上的第二排风口构成空气净化单元。两个第一风扇安装在空气调节单元内的与第一排风口相邻的位置上。具有大致为V形截面的热交换器位于第一进风格栅和两个第一风扇之间。空气净化单元具有一个第二风扇和一个过滤单元,从而使空气调节单元可以独立工作。

    吸顶式空调机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70898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710166798.7

    申请日:2007-11-19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吸顶式空调机包含:壳体;固定部件,其包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面的上面固定部和从所述上面固定部向下延长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的多个侧面固定部;呈棒状的吊杆,其上端固定于建筑物天花板,下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而支撑所述壳体侧面的多个支撑部件。由于通过支撑部件从外侧支撑壳体侧面,因而即使为了维修将由内侧支撑壳体侧面的集水盘从壳体卸下,也能防止壳体发生扭曲。

    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51830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410035302.9

    申请日:2004-04-15

    Inventor: 尹仁喆 朴圣官

    Abstract: 一种空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空气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单元;室外单元;连结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连结导管;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所含污染物质的浓度的污染物质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所含有害物质的浓度的有害物质检测传感器;以及根据所述传感器所检测的所述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所述有害物质的浓度来设定所述系统的运转模式,按照所设定的运转模式控制所述室内单元以及所述室外单元的工作的控制单元。另外,该空气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所含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有害物质的浓度,根据所检测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有害物质的浓度来设定所述系统的运转模式,按照所设定的该运转模式使所述系统运转。

    吸顶式空调机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70898A

    公开(公告)日:2008-09-24

    申请号:CN200710166798.7

    申请日:2007-11-19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吸顶式空调机包含:壳体;固定部件,其包含设置在所述壳体上面的上面固定部和从所述上面固定部向下延长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的多个侧面固定部;呈棒状的吊杆,其上端固定于建筑物天花板,下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侧面而支撑所述壳体侧面的多个支撑部件。由于通过支撑部件从外侧支撑壳体侧面,因而即使为了维修将由内侧支撑壳体侧面的集水盘从壳体卸下,也能防止壳体发生扭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