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98266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11174.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G01N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4 , G01N2203/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杆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探杆上安装应变计,所述应变计在探杆上间隔设置;2)按照《岩土工程试验监测手册》规定的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开展现场试验,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同时保存每一次锤击时各应变计测点的应变值;3)建立圆锥动力触探数值计算模型;4)确定阻尼系数;5)利用得到的阻尼系数,开展杆长为20~120m的数值试验,计算杆底冲击力和有效能,并得到锤击数杆长修正系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杆长20m外的重型、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杆长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填补了国内岩土工程勘察中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杆长修正系数外延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01305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05008.5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E02D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深厚覆盖层下陡倾基岩面防渗墙造孔的方法,主要根据冲击钻及先导孔的有效结合,确定基覆界面,根据基覆界面的形态,采用“平打法”确定建基面。本发明能减少了先导孔覆盖层施工进尺,确保了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解决了深厚覆盖层陡坡段基岩鉴定难度大的问题;降低了陡倾基覆界面施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6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039112.8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的平板式施工地质可视化快速编录方法,包括:在施工开挖面上布设控制点;测量控制点三维坐标;根据控制点及设计方案分析确定施工地质编录平面,建立编录坐标系;将控制点三维坐标换算为编录坐标,在ACAD中绘制地质编录图边框;用数码相机拍摄施工开挖面;根据控制点的编录坐标,对拍摄到的数码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在ACAD中自动插入校正后的图像作为地质编录图的背景;现场编辑处理地质编录图并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采集。本方法提高了地质编录图的精度,优化了施工地质编录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34320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0581044.3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7/10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平孔和倾斜孔钻探的钻杆导向防埋装置,涉及钻孔设备领域。该用于水平孔和倾斜孔钻探的钻杆导向防埋装置包括导向筒本体及至少一个插块,导向筒本体的一端外壁具有倒角斜面及多个弧形凸块,倒角斜面和弧形凸块沿导向筒本体的轴向依次布置,相邻的弧形凸块之间形成弧形凹槽,倒角斜面和弧形凸块上分别设有多个沿导向筒本体轴向延伸的卡槽,导向筒本体分别设有与各个卡槽连接的合金块;插块包括与导向筒本体内壁可拆卸连接的卡座及两个对称设于卡座两侧的卡块,两个卡块的外壁分别与导向筒本体内壁贴合。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水平孔和倾斜孔钻探的钻杆导向防埋装置克服了水平孔及倾斜孔钻进中易发生的钻孔下垂、弯曲及钻具卡钻、埋钻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92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1099057.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块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块体范围;2)利用无人机对确定范围块体的结构面拍照;3)根据拍摄的照片及基准点信息,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4)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确定结构面空间出露长度、产状及性状;5)计算块体方量、最大水平埋深及稳定性。本发明方法通过无人机对块体进行多角度拍摄,结合测量控制坐标网络,利用Smart3D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识别构成块体的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计算确定块体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难以近观块体无法识别的问题,为研究高边坡及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岩体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9339706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525370.1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PC: E21B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定放平行钻孔装置,包括导向头、导向杆、定向杆、孔距调整伸缩杆、套管以及定位螺杆,其中,导向头用于插入已完成的导向钻孔以进行导向,导向杆与导向头的一端连接,导向杆上固定有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套管,可伸缩定向杆设置至少两根,孔距调整伸缩杆的一端插入套管内且相对于其移动,孔距调整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定向杆固定连接,孔距调整伸缩杆通过定位螺杆固定于套管内,钻机的立轴或钻臂与定向杆平行设置以进行平行钻孔定放。本发明提出的快速定放平行钻孔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适用性强、制作成本低廉,可快速实现平行钻孔的定放,具有操作简单,定放钻孔平行精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92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99057.1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块体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块体范围;2)利用无人机对确定范围块体的结构面拍照;3)根据拍摄的照片及基准点信息,利用Smart3DCapture软件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4)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确定结构面空间出露长度、产状及性状;5)计算块体方量、最大水平埋深及稳定性。本发明方法通过无人机对块体进行多角度拍摄,结合测量控制坐标网络,利用Smart3D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形成三维实体影像图,对三维实体影像图进行地质解译,识别构成块体的结构面空间展布及性状,计算确定块体的稳定性。本发明解决了难以近观块体无法识别的问题,为研究高边坡及大跨度高边墙洞室岩体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8083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410039112.8
申请日:2014-01-27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的平板式施工地质可视化快速编录方法,包括:在施工开挖面上布设控制点;测量控制点三维坐标;根据控制点及设计方案分析确定施工地质编录平面,建立编录坐标系;将控制点三维坐标换算为编录坐标,在ACAD中绘制地质编录图边框;用数码相机拍摄施工开挖面;根据控制点的编录坐标,对拍摄到的数码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处理;在ACAD中自动插入校正后的图像作为地质编录图的背景;现场编辑处理地质编录图并进行地质信息数字化采集。本方法提高了地质编录图的精度,优化了施工地质编录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611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23667.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Inventor: 周云 , 陈长生 , 张海平 , 李会中 , 黄华 , 肖云华 , 史存鹏 , 李银泉 , 王家祥 , 刘承新 , 罗飞 , 王朋 , 王旺盛 , 叶健 , 吴孝光 , 赵长军 , 喻久康 , 敬佳 , 覃瑞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软岩大变形灾害风险等级判定方法,包括:通过地质勘察获取隧洞区工程地质条件;采集隧洞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信息确定风险指标因素以及各个风险指标因素的权值;对所述各个风险指标因素构建影响因素指标层次表,并进行风险评分;基于各个风险指标因素的风险评分确定风险等级值;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值的大小判断得到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软岩大变形灾害风险等级。本发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软岩大变形灾害风险等级判定方法通过量化影响因素对风险等级进行直观的评价,具有科学严谨、操作简单、便于编程计算、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33588.5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拍照确定覆盖层物质组成及骨架颗粒大小的方法,包括:在覆盖层钻孔中进行拍照或摄像以获取钻孔内侧壁的拍摄资料;根据钻孔内侧壁的拍摄资料,选择代表性的孔段或拟解译孔段,并将其图片导出,形成待分析影像图;将待分析影像图缩放至与实际钻孔同等比例,形成地质解译编录展示图;根据地质解译编录展示图,分析覆盖层物质组成及各粒径颗粒在地质解译编录展示图中所占面积的比例。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钻孔拍照确定覆盖层物质组成及骨架颗粒大小的方法,采用拍照或摄像以获取钻孔内侧壁的拍摄资料,因此,不需要取样来确定,解决了覆盖层钻孔取芯及取样困难、代表性差的问题,提高了覆盖层物质组成及骨架颗粒鉴定的准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