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式机组用筒及吸收式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5227910U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20914719.6

    申请日:2015-11-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式机组用筒及吸收式机组,其中吸收式机组用筒包括筒体和隔热板(5),所述隔热板(5)设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用于将所述筒体内部分隔为并排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内壁上设置隔热板,将筒体内部分隔为并排布置的两个腔室,这样可以将蒸发器和吸收器(或冷凝器和发生器)分别设置在两个腔室内。由于蒸发器和吸收器并排布置,所以相对于上下筒布置的结构,有效地降低了筒体高度,减小了占地面积,且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另外,隔热板可以单独制造,然后再安装到筒体上即可,筒体制造时无需增设相应的分隔结构,因此大大降低了筒体的制造难度,简化了加工工艺,节约了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抽气装置及空调器
    2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48818U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20774554.7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抽气装置及空调器。其中抽气装置包括引射器、第一气液分离器、集气箱以及第二气液分离器。溶液通过引射器引射机组内部的不凝气,并在引射器内混合,混合后气液混合物被直接通入一级气液分离器内部。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引射器的出口连接用于分离所述引射器引射出的溶液,集气箱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相连用于收集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不凝气。真空泵与所述集气箱相连,用于排出所述集气箱内收集的不凝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回机组的冷却剂的含气量进一步降低,增强了抽气装置的排气效果。

    自动抽气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制冷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5037640U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20803151.0

    申请日:2015-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抽气系统,其包括气液分离装置(1)、集气箱(2)、引射器(3)、电磁阀装置(4)、真空泵(5),还包括连接到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的液位控制系统(6),所述液位控制系统(6)根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1)内部液位变化与所述集气箱(2)内部的压力关系对抽气操作进行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抽气系统,不但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还节约了电磁阀和压力传感器的使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机组的可靠性,有效的防止了由于真空泵工作异常导致的抽气动作等不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系统的制冷机组。

    供热系统
    2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57083U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20256730.8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系统,包括吸收式热泵、压缩式热泵和水路系统,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第一冷凝器、吸收器和第一蒸发器,压缩式热泵包括第二冷凝器和第二蒸发器,水路系统包括一次侧水路和二次侧水路;二次侧水路包括多个支路,其中,吸收器和第一冷凝器串联在多个支路中的一个上;一次侧水路与发生器、二次侧水路的多个支路中的另一个、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换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供热系统,采用吸收式热泵和压缩式热泵组合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一次侧水路的回水温度,提高二次侧水路的出水温度,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和经济型。

    换热机组
    2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65441U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20262224.X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机组和水-水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和所述水-水换热器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所述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接的方式;所述一次侧管路依次经过所述水-水换热器和所述吸收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所述一次侧管路的热水依次经过所述水-水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后流出所述换热机组。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机组的一次侧热水依次经过水-水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机组的蒸发器,该一次侧热水需要克服的阻力为水-水换热器和蒸发器之和,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次侧热水的阻力从15mH2O以上降至8mH2O以下,不需要额外增加一次网水泵。

    离心式高温热泵
    2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93949U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20219570.X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式高温热泵,包括多级压缩机,驱动装置和N个汽水换热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N个叶轮;壳体分为N段,每段壳体内都设置有一个叶轮,每段壳体和位于每段壳体内的叶轮构成多级压缩机的一级;转动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多级压缩机的每一级都对应一个汽水换热器,并与对应的汽水换热器连通;N个汽水换热器之间依次连通;N≥3,且为整数。其实现了对一次水的梯级加热,使传热过程更加匹配,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仅在汽水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换热,换热过程少,热量损失少,有效提高热泵的能效比。且其直接对发电后的乏气进行压缩,充分利用蒸气发电后的余热,节约环保。

    一种换热机组及供热系统
    2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554955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57926.9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机组及供热系统,其中,换热机组包括吸收式热泵、一次水进管路、二次水进管路和换热器,所述一次水进管路沿一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发生器、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一次水出管路;所述二次水进管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吸收器和冷凝器后,连接至二次水出管路,所述第二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中的蒸发器、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所述二次水出管路,所述第三支路沿二次水进方向连接所述换热器后,连接至所述二次水出管路。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一次侧热水的阻力,同时能够提高换热系数。

    闪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
    2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27103U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20479636.4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闪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该闪发器包括:闪发器主体和固定结构,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闪发器主体的安装座,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设置在第一换热器上;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设置在第二换热器上,闪发器主体水平安装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且位于第一换热器的上方或下方。通过该闪发器固定后其具有较大的闪发器放置空间,减少补气待液现象。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2470336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20083730.9

    申请日:2012-0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并构成回路的冷凝器(1)、蒸发器(5)和压缩机(6),冷凝器(1)中设置有制冷剂流路,冷却系统还包括变频器(2),变频器(2)中设置有冷却流路,冷却流路通过取液流路与冷凝器(1)中的制冷剂流路相连通,并通过回液流路与蒸发器(5)相连通。在空调器原制冷系统存在的前提下,将变频器与空调器的原制冷系统相连通,结构简单、对机组整体结构的影响小;制冷剂在冷却系统的管道中不会产生结垢和腐蚀现象;采用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冷却变频器,制冷剂的温度可控,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冷却效果稳定可靠。

    一种铜管焊接充氮接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240303U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21839421.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一种铜管焊接充氮接头装置,包括充氮接头装置,所述充氮接头装置包括套管、卡板与铜环,所述套管承托卡板、铜环,所述充氮接头装置插入铜管组件,所述充氮接头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氮气管,所述卡板、铜环、铜管组件与充氮计时工装形成通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款新型铜管焊接充氮接头装置,卡板能上下挪动保证与不同直径铜管都能接触。套管另一端装紫铜材质铜环,且与氮气管连通。卡板和铜环分别与充氮计时工装两级相连。卡板、铜环及之间的铜管形成计数工装通路,通路简单,避免铜管、线体接触异常导致的开路异常,保证铜管焊接充氮计时工装长期有效计时;通用于目前生产所有管径铜管,实现充氮时形成平稳通路,满足铜管焊接充氮大于3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