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硅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消杂光膜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447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92975.4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硅合金表面高太阳吸收率消杂光膜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铝硅合金表面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铝硅合金的表面难以成膜的问题。本发明采用浓硝酸与氢氟酸的混合溶液作为铝硅合金的刻蚀液,在室温下利用铝硅合金中对于成膜不利的硅与氢氟酸反应将其除去,同时为防止铝基底与氢氟酸反应造成膜层腐蚀,利用硝酸与铝的反应将其钝化以阻止刻蚀液与铝基底进行反应,然后通过微弧氧化技术在恒流模式下使用双向脉冲电源制备致密光滑、耐蚀性优良的高太阳吸收率膜层。本发明制得的膜层既可作为高太阳吸收率消杂光膜层也可作为有机涂层的基体使用,因此在表面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太阳光谱全吸收碳基功能材料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34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09502.1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太阳光谱全吸收碳基功能材料的设计方法。所述方法为选择碳材料和负载材料基元,构建碳材料和负载材料基元的结构模型,对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并计算光学性质;以光学响应区间为主要依据筛选功能基元,构造碳基功能材料;通过调节组成和比例,优化稳定性和光学性质,获得太阳光谱全吸收的碳基功能材料。本发明为实验研究提供功能基元和序构等信息,避免大量试错实验造成的成本损失,可应用于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光热材料、光蒸发水、超黑材料等与光吸收相关的研究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精密光学设备、感知等相关的航空航天领域。

    一种高透明、抗带电粒子辐照的碳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14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77023.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基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抗带电粒子辐照的碳基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特种功能涂层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航天器用防护涂层材料在电子辐照条件下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掺铝氧化锌改性石墨烯GO@AZO作为粉料,使用超音速冷喷涂工艺将其喷涂在基底表面形成抗电子功能过渡层,并通过功能过渡层和树脂桥连层相间的层叠结构成型,所构成的有机-无机桥连结构能够增强涂层的整体力学性能。功能过渡层的平铺网络结构可促进电子快速传输,有效防止电子辐照对涂层及基底产生的降解和性能退化,同时解决常规功能填料的加入导致基体颜色变化和团聚效应等影响外露部件原始功能的问题,在航天器外露部件的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具有高吸光能力的星敏感器用遮光罩的3D打印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16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47612.7

    申请日:2019-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吸光能力的星敏感器用遮光罩的3D打印制备方法,属于空间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遮光罩存在的机械加工困难、尺寸精度低、振动试验受损等问题。对本色的高性能聚合物基体材料进行黑化着色,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复杂高吸光遮光罩的一体化快速成型,有效避免传统分体式成型。在保证宏观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本发明通过调控、优化3D打印工艺参数获得粗糙、多孔的微表面结构,上述特殊纹理构造可显著增加光程,提供充足的内部空间,光可通过在单个微坑的凹表面发生多次反射和散射以实现高效吸收,减弱了腔体表面的光反射,显著提升遮光罩的消杂散光能力,可满足空间星敏感器系统的使用要求。

    一种具有抗原子氧辐照特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2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8903.X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原子氧辐照特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空间原子氧辐照对氰酸酯树脂基体产生损伤效应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卫星的天线结构和本体结构。本发明利用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功能化和界面组织调控的原理,对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进行环氧基团功能化改性,由于环氧基团作为氰酸酯树脂固化过程的催化剂,显著改善了POSS纳米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的均匀分散问题。且本发明制得的材料在与原子氧作用后,会在材料表面生成一层均匀二氧化硅薄膜,因而能够有效阻止了原子氧的进一步入侵进,显著提高了氰酸酯树脂的抗原子氧辐照能力。

    一种具有导电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82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8932.6

    申请日:2019-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导电性的改性氰酸酯树脂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现有应用于航天器的氰酸酯树脂基体导电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界面组织调控和有机-无机杂化原理,将纳米Ag可控均匀的负载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纳米Ag负载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填料,然后对纳米Ag负载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填料进行表面改性,保证了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使得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在氰酸酯树脂基体中形成了三维的导电网络结构,借助碳纳米管和纳米Ag粒子的协同导电性,显著提高了氰酸酯树脂基体的导电性能,进而保证了长寿命航天器在空间带电粒子作用下的高可靠性工作。

    掺铝氧化锌改性三维铜/锂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0120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093792.6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掺铝氧化锌改性三维铜/锂金属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带有亚微米骨架结构的三维铜箔的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将泡沫铜材料压片、清洗,在氢、氩混合气中处理;二、泡沫铜片磁控溅射处理,得到掺铝氧化锌改性三维泡沫铜片;三、在氩气手套箱内,将掺铝氧化锌改性三维泡沫铜片浸入液态金属锂中,然后取出冷却,即可。本发明的材料在10C倍率电流下循环5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21mAh/g;20C倍率电流下循环5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97.8mAh/g,且循环500次后,负极表面无明显锂枝晶生成,循环性能好,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

    高能球磨制备高熵合金型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79824B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0409612.9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高能球磨制备高熵合金型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方法,本发明涉及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一、称取主体过渡金属粉末、辅助过渡金属粉末和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二、将混合加入到高能球磨机中,以600~1000转/分的转速进行球磨,每球磨10~15分钟暂停10~15分,球磨共进行4~12小时,得到高熵合金型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本发明的高熵合金型电催化析氧反应催化剂的过电势为264~277mV,在长达12小时之久时,依然能表现出稳定的催化性能。

    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AZO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8134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134571.3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AZO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吸附装置,属于分子清洁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有机小分子污染物会凝结并沉积在各敏感元件表面,极易受到静电影响而导致载荷失效的问题。本发明以沸石分子筛为核、原子层沉积法制备的AZO为壳,获得AZO膜层包覆沸石分子筛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AZO中Al的掺杂对氧化锌晶体结构和载流子传输产生显著影响,使氧化锌获得较好的导电性,载荷敏感表面积累的静电可在此材料上可以安全释放,起到较好的防静电功能。本发明制得的分子污染吸附材料对有机气体的吸附量达到14.6mg·g-1。其优异的污染物处理能力可拓展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绿色喷涂等领域。

    一种超亲水TiO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2766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4744.3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一种超亲水TiO2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油水分离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获得网膜具有粗糙鱼鳞状的仿生纳米结构,能够进行高效率高通量的油水分离,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损性能和紫外光照射下自清洁性能。本发明超亲水TiO2网膜是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以四异丙醇钛和去离子水为前驱体,在不锈钢网上沉积TiO2薄膜。本发明的TiO2网膜表面鱼鳞状仿生结构,轻油水混合物在纳米结构间隙已被水占据后,油便无法取代水进入结构间隙;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除了稳固的水膜,还受到毛细驱动压力和毛细管侧壁黏附阻力共同的向上作用力,从而实现了对轻重油水混合物的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