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短信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4661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210518148.9

    申请日:2022-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短信的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短信,并提取所述待测短信中包括的多项短信描述特征;其中,所述短信描述特征中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所述待测短信在至少一个文本粒度下的各粒度词语的TF‑IDF、所述待测短信的拼音特征、以及对所述待测短信中各异常项的异常标注特征;将所述多项短信描述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异常短信识别模型中,获取所述待测短信为异常短信的置信度;如果所述置信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置信度门限,则将所述待测短信识别为异常短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异常短信检测的覆盖率和准确率。

    网络流量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39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111289011.2

    申请日:2021-11-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网际协议IP地址的网络流量,并对网络流量进行解析,获取对应的报文数据;当报文数据与目标状态机的起始状态检测内容成功匹配时,将目标状态机配置为起始状态,并将报文数据依次与目标状态机的各其他状态检测内容进行匹配;在预设时间阈值内,若检测到目标状态机的最终状态,则确定网络流量由目标状态机对应的目标应用产生。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利用状态机实现网络流量识别的新方式,可以实现对加密网络流量的准确识别,可以提升网络流量识别的准确度。

    多源跨平台融合的反诈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923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325958.4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源跨平台融合的反诈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涉诈类型的目标检测短信,并识别目标检测短信的接收方号码;在预设监控时间范围内,对接收方号码所属目标用户进行电话通话和互联网访问的监测;每当到达监控时间范围内的融合子区间时,根据融合子区间内监测到的电话通话和/或互联网访问记录,形成针对目标用户的,目标涉诈类型的预警条目;将针对监控时间范围生成的各融合预警条目,发送至目标用户所在地理位置区域内的目标干预平台,以指示目标干预平台对目标用户进行反诈干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有效整合各反诈平台数据资源,精准定位预警,避免重复预警导致预警置信度低的效果。

    一种违规流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22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048641.9

    申请日:2022-01-1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违规流量的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DPI设备上报的IP流量日志和访问日志;确定访问日志中的违规用户行为对应的访问记录,根据访问记录和IP流量日志确定疑似违规的内层IP和疑似违规的外层IP;根据疑似违规的外层IP获取话单日志中的目标日志数据,采用预设判定策略基于目标日志数据和疑似违规的内层IP确定违规流量,实现基于目标日志数据分析疑似违约的内层IP对应的流量是否为违规流量。通过本发明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对通过VPN+NAT方式占用带宽资源的行为进行监测,解决了无法监测VPN加密隧道中传输的违规流量的问题。

    系统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095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1361454.8

    申请日:2021-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目标系统的识别请求,向所述目标系统发送多种类型的网络数据包;根据所述目标系统对各类型的网络数据包的响应情况,生成与各类型的网络数据包分别对应的指纹类别,并组成目标系统指纹;将所述目标系统指纹与预设指纹库中的系统指纹进行遍历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并返回目标系统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目标系统在防火墙或其他原因干扰下无法返回响应包,从而无法对目标系统准确识别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生成目标系统指纹,再对目标系统指纹进行匹配,达到了提高对目标系统信息识别的准确度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