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及二次电池
    20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498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185736.5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得到制造时的气体产生少、并且在高温环境下显示出优异的寿命性能的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电池结构物的工序;通过将正极的正极电位以锂的氧化还原电位为基准而调整为4.3V~4.8V的范围内及将负极的负极电位以锂的氧化还原电位为基准而调整为0.5V~1.1V的范围内来得到处理电位调整状态的工序;和将电池结构物保持在处理电位调整状态的工序。正极包含通式LixM1O2所表示的含镍氧化物。M1是至少以元素比计包含50%以上的Ni的金属元素,并且0

    浆料组合物、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4979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185498.8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实施方式涉及浆料组合物、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本发明提供可实现长寿命且输入输出性能优异的电极的浆料组合物、长寿命且输入输出性能优异的电极及其制造方法、长寿命且输入输出性能优异的二次电池、包含该二次电池的电池包以及包含该电池包的车辆。根据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浆料组合物,其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剂、树脂材料和含水的溶剂,该活性物质含有含铌钛复合氧化物粒子。关于浆料组合物的基于由激光衍射散射法测得的粒度分布的粒径的以体积为基准计的累积频率分布,峰位置为0.8μm以上且3μm以下的范围。此外,从粒径小的一方到粒径1μm的累积频率的比率在20%以上且35%以下的范围。

    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02995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1811040262.5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二次电池、电池组和车辆。本发明提供可实现输入输出特性和能量密度优异的二次电池的电极、具备该电极的二次电池、具备该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和具备该电池组的车辆。根据1个实施方式,提供电极。该电极具备活性物质含有层,该活性物质含有层包含多个活性物质粒子、多个强电介质粒子、和25℃下具有1×10‑10S/cm以上的Li离子传导率的多个固体电解质粒子。相对于活性物质含有层包含的强电介质粒子的个数的、与活性物质粒子接触的强电介质粒子的个数的比例(FE接触)为85%以上。相对于活性物质含有层包含的固体电解质粒子的个数的、与活性物质粒子不接触的固体电解质粒子的个数的比例(SE非接触)为30%以上。

    电极、二次电池、电池包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850946.X

    申请日:2019-09-10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实现循环寿命特性优异、能够抑制电阻上升的二次电池的电极、具备该电极的二次电池、具备该二次电池的电池包及具备该电池包的车辆。根据1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极。电极依次具备集电体、包含具有导电性的物质的中间层及包含活性物质粒子的含活性物质层。中间层具有开口部,并且满足下述式(1)。1≤S/r≤1700(1)。在上述式(1)中,S为上述开口部的总面积SB相对于上述中间层中的单位面积SA的比SB/SA,上述r为上述活性物质粒子的平均一次粒径。

    非水电解质电池、非水电解质电池组以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720448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10101781.7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设置有双极电极单元和包括非水电解质的绝缘层(6)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1)。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单元的双极电极(11)的集电器(3)的两个侧表面上的正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4、5)。所述单元每隔预定长度折叠,以具有设置成彼此面对的平坦部(8)和设置在平坦部之间以连接平坦部的弯曲部(12)。位于每个弯曲部的外侧表面上的电极的绝缘层的一部分的厚度(t)设定为大于绝缘层的另一部分的厚度(t0),所述另一部分位于每个平坦部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