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站测试装置和冷站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49104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39576.9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站测试装置和冷站测试方法。该冷站测试装置包括制冷主机测试台(1)、冷冻水连接管路(2)、冷却水连接管路(3)、冷却水侧工装(4)和冷冻水侧工装(5),冷冻水侧工装(5)和冷冻水连接管路(2)连接在制冷主机测试台(1)与待测冷站(6)的冷冻水管之间,冷却水侧工装(4)和冷却水连接管路(3)连接在制冷主机测试台(1)与待测冷站(6)的冷却水管之间,冷却水侧工装(4)上设置有对待测冷站(6)的冷却水流出压力和流入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表。根据本发明的冷站测试装置,能够对现有制冷主机测试台进行快速改造,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对测试资源的利用率高。

    离心式高温热泵
    19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64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173274.5

    申请日:2015-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式高温热泵,包括多级压缩机,驱动装置和N个汽水换热器;多级压缩机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转动轴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N个叶轮;壳体分为N段,每段壳体内都设置有一个叶轮,每段壳体和位于每段壳体内的叶轮构成多级压缩机的一级;转动轴穿过所述壳体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多级压缩机的每一级都对应一个汽水换热器,并与对应的汽水换热器连通;N个汽水换热器之间依次连通;N≥3,且为整数。其实现了对一次水的梯级加热,使传热过程更加匹配,换热效率更加高效,仅在汽水换热器中进行冷凝换热,换热过程少,热量损失少,有效提高高温热泵的能效比。且其直接对发电后的乏气进行压缩,充分利用蒸气发电后的余热,节约环保。

    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系统及水系统拓扑图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0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61920.1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系统及水系统拓扑图的构建方法。该系统包括CAN总线和至少两个冷站设备组,冷站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冷站设备模块,冷站设备模块包括虚拟接口;CAN总线与冷站设备模块连接,使得冷站设备模块通过CAN总线实现数据传输;冷站设备模块包括冷站设备和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与冷站设备连接,用于获取连接的冷站设备的运行信息,并根据设定的虚拟接口连接关系和其他冷站设备的运行信息,对冷站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每个冷站设备配置一个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间采用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对冷站设备进行控制,使得现场接线工作减少了50%以上,现场接线简单方便,效率高,错误率低。

    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03080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61919.9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冷站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CAN总线和至少两个冷站设备组,冷站设备组包括至少一个冷站设备模块;其中,CAN总线与冷站设备模块连接,使得冷站设备模块通过CAN总线实现数据传输;冷站设备模块包括冷站设备和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与冷站设备连接,用于获取连接的冷站设备的运行信息,并根据设定的系统拓扑关系和其他冷站设备的运行信息,对冷站设备进行控制。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冷站设备模块直接连接到CAN总线中,利用CAN总线进行通信,并且在现场安装前完成冷站设备与设备控制器的连线配置工作,使得现场接线施工工作减少了50%以上,现场接线简单方便,效率高,错误率低。

    空调的可变流量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756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86705.X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可变流量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属于空调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功耗高、改造成本高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空调的可变流量控制装置在冷冻水管路上串接有阀组和泵组;阀组包括至少一个调节阀和至少一个电动阀,全部调节阀和电动阀并联;所述泵组包括至少两台水泵,全部水泵并联。本发明空调的可变流量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空调控制方法在部分负荷运行状态时解决了水泵功耗大的问题,通过调整调节阀的开度值来避免水泵过载,解决了双泵并联运行时水泵电机不能适应大范围的流量和扬程变化的技术难题,成本低,控制简单;适应范围不限于制冷暖通空调机房中,还适用于消防和给排水领域中。

    一种冷水机组
    19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6463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60490.4

    申请日:2014-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对其布管结构进行了优化,连通管至少一侧到壳管换热器的中轴线的最小距离小于壳管换热器的半径,即将连通管的部分或者全部内置于壳管换热器,利用壳管换热器的内部空间安装连通管,能够避免外部连通管结构占用大量机组空间的弊端,节省机组布置空间;且连通管具有隔热结构的双层壳体,又保证了高温高压气态工质在连通管中不至于液化,二级吸气不出现吸气带液等不利影响,保障机组性能。

    地热回收系统
    1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48597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01506.3

    申请日:2015-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0/06 F25B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热回收系统,包括热源系统和供热系统,地热回收系统还包括吸收式热泵和离心式热泵,供热系统通过吸收式热泵和离心式热泵与热源系统换热。根据本发明的地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吸收式热泵和离心式热泵,利用免费的低品位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可以减小离心式热泵的装机容量,相比现有技术中完全利用电动热泵提取相同热量,本发明通过吸收式热泵和离心式热泵组合的方式,能够降低40%以上的电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性。

    吸收式换热机组
    19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297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02867.X

    申请日:2015-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收式换热机组,包括锅炉、吸收式热泵、换热器及管路系统,管路系统经过锅炉、吸收式热泵和换热器;其中,吸收式热泵包括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和冷凝器,管路系统包括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一次侧管路串联经过锅炉、发生器与换热器,一次侧管路的一次水依次经过锅炉和发生器再流经换热器后流出吸收式换热机组;二次侧管路并联经过蒸发器、吸收器、冷凝器和换热器,这样能够大大降低一次水的阻力,使得发生器内的一次侧管路和蒸发器内的二次侧管路的流速增加,进而提高发生器和蒸发器的换热系数,降低供热成本,减小吸收式机组的体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