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83254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052168.8

    申请日:2003-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22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得到无损臭氧发生性能下使放电领域增大的臭氧发生器,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7)、与第1电极(7)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3)、以及具有设置于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5)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13)的电极组件(102)进行多层积层,在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迭加交流电压、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领域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第1电极(7),在与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8),将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8),经第1电极(7)的内部、使在各放电领域的各放电区间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臭氧发生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1884A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03140937.7

    申请日:2003-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22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得到无损臭氧发生性能下使放电领域增大的臭氧发生器,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7、与第1电极7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3、以及具有设置于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5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13的电极组件102进行多层积层,在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迭加交流电压、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领域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第1电极7,在与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8,将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8,经第1电极7的内部、使在各放电领域的各放电区间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臭氧发生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858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0278.6

    申请日:2015-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4 C01B2201/70

    Abstract: 包括:圆筒形的罐状容器;多个电极管和放电管,所述多个电极管以长度方向沿着罐状容器的轴向的状态,并排配置在该罐状容器内,所述放电管设置在这些电极管内,分别形成放电间隙;一对端板,分别以贯通状态保持所述多个电极管的两端部;冷却空间,由该一对端板和在该一对端板之间划分而成的所述罐状容器的内表面形成;冷却介质入口,形成在该冷却空间的一端侧的下部;冷却介质出口,形成在所述冷却空间的另一端侧的上部;原料气体入口,设置在所述罐状容器的轴向端部侧,导入原料气体,使所述原料气体从所述放电管的另一端侧送气到所述放电间隙;以及臭氧气体出口,设置在所述罐状容器的轴向相反一侧,是通过所述放电间隙中的无声放电而从原料气体生成的臭氧气体的出口,在所述多个电极管中的、因所述无声放电而周围的冷却介质会成为规定温度以上的电极管内不配置所述放电管。

    臭氧发生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60289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1932.X

    申请日:2003-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22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得到无损臭氧发生性能下使放电领域增大的臭氧发生器,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7)、与第1电极(7)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3)、以及具有设置于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5)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13)的电极组件(102)进行多层积层,在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迭加交流电压、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领域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第1电极(7),在与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8),将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8),经第1电极(7)的内部、使在各放电领域的各放电区间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臭氧发生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8325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52168.8

    申请日:2003-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22 C01B22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为了得到无损臭氧发生性能下使放电领域增大的臭氧发生器,对平板状的第1电极(7)、与第1电极(7)的主面对向的平板状的第2电极(3)、以及具有设置于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的平板状的感应体板(5)及形成放电领域的撑挡(13)的电极组件(102)进行多层积层,在第1电极(7)与第2电极(3)间迭加交流电压、在注入氧气的放电领域产生放电使臭氧气体发生,第1电极(7),在与放电领域对向的电极面与侧部间形成将发生在放电领域的臭氧气体取出的臭氧气体通路(8),将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分散地配置于第1电极的放电领域内,多个的臭氧气体通路(8),经第1电极(7)的内部、使在各放电领域的各放电区间发生的臭氧气体集中取出。

    模块化臭氧发生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43135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1812891.2

    申请日:2001-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3/11 C01B2201/12 C01B2201/40 C01B2201/70

    Abstract: 一种臭氧发生系统(1),其中多个板型臭氧发生器(2)彼此靠近地设置在一块(3)中。每个臭氧发生器包括一腔室,用于通过电晕放电而将氧气转化成臭氧,每个腔室设有一个用于氧气或富氧气体的进入口和一个用于臭氧的排出口。上述臭氧发生器设在一模块(26)中,它们由一块架(4)固定在其中。上述块架包括一用于引入氧气的入口(5),和一用于排出由发生器转化生成的臭氧的出口(6)。在上述块架中设有多个在上述入口与一个腔室进入口之间延伸的第一导管(7),及多个在上述出口与一个腔室排出口之间延伸的第二导管(8)。上述导管设置成使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距离具有相等长度,而不论引入的气体经过哪个发生器,从而通过发生器的并联实现了均匀的气流和均匀的气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