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
    14.
    发明公开
    全固体电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3660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380046411.1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该全固体电池(100)具备正极层(20)、固体电解质层(10)及负极层(30),负极层(30)的负极合剂层(34)包含负极活性物质(34A)及碳材料(34D)中的任一方或双方、与负极活性物质(34A)及碳材料(34D)的至少一部分相接的第一相(34B)、以及与第一相(34B)的至少一部分相接的第二相(34C),第一相(34B)及第二相(34C)包含Li元素和X元素,该X元素为选自F、Cl、Br及I中的至少一种卤素元素,第一相(34B)的X元素浓度比固体电解质层(10)的X元素浓度高,第二相(34C)的X元素浓度比第一相(34B)的X元素浓度及固体电解质层(10)的X元素浓度低。

    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1403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314605.8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环境下的循环特性优异的电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该电极具有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合剂的活性物质层,上述活性物质包含以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为主成分的活性物质颗粒,上述活性物质颗粒具有芯部和包覆上述芯部的外周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其中,上述芯部的空间群为R‑3m,上述包覆部的空间群为Fm‑3m。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6025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181940.4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循环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了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所涉及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包含以组成式(1)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和磷酸化合物,并且锂镍复合氧化物的颗粒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由具有500W/m·k以上的热传导率的高热传导物质形成涂布层,所述涂布层的至少一部分是涂布层彼此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具有500W/m·k以上的热传导率的片状或者棒状高热传导物质而互相连接。LixNi1‑yMyO2 (1)[在上述组成式(1)中,M包含选自Co、Fe、Ti、Cr、Mg、Al、Cu、Ga、Mn、Zn、Sn、B、V、Ca以及Sr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满足0.05≤x≤1.2;0≤y≤0.5。]。

    集电体、蓄电元件和蓄电模块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910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80097723.1

    申请日:2020-03-27

    Inventor: 野岛昭信

    Abstract: 本发明的集电体具有:具有第1面和朝向所述第1面的相反侧的第2面的树脂层;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1面上的第1金属层;和位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第2面上的第2金属层,所述第1金属层具有第1开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