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2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80093648.1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4 , H01M10/05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型全固体电池具备:包含正极集电体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多个正极层、包含负极集电体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多个负极层、和包含固体电解质层的多个固体电解质层,且具有所述正极层和所述负极层经由所述固体电解质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多个固体电解质层由属于第1组的多个固体电解质层和属于厚度比所述第1组厚的第2组的至少1个固体电解质层构成,所述第1组具有厚度最小的第1固体电解质层,所述第2组由厚度为所述第1固体电解质层的2倍以上的第2固体电解质层构成,在将属于所述第1组的多个固体电解质层的平均厚度设为ta、将属于所述第2组的固体电解质层的平均厚度设为tb时,满足下述(1)式的关系:2ta≤tb…(1)。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3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7271.9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B1/06
Abstract: 该固体电解质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构成。LixM2(PO4)z(1)(在通式(1)中,M表示具有1价~4价的价数的至少一种元素,x表示满足1.003≤x≤1.900的数,z表示满足3.001≤z≤3.200的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6526.9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对于由于电池反应而产生的热,散热的均匀性高。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层叠体(5),该层叠体(5)具有:正极层(1),其包含正极集电体层(1A)和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层(2),其包含负极集电体层(2A)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其包含固体电解质;边缘层(4),其与正极层(1)及负极层(2)分别并排地配置,包含固体电解质,并且,将正极层(1)和负极层(2)经由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3)交替层叠,层叠体(5)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及边缘层(4)中包含具有氧化被膜的金属颗粒(10)。
-
公开(公告)号:CN10528398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480033829.X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4 , H01M4/38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的急速充放电的膨胀收缩所引起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的褶皱(形态变化)并能够抑制急速充放电循环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滑落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包含5%以上的硅或者氧化硅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由镁或者碱土金属对聚丙烯酸的侧链末端部的羧基进行交联后的聚丙烯酸盐的粘合剂、以及负极集电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05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10343147.7
申请日:2011-10-25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G4/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维持安装性且能够防止外部电极从素体上剥离的电子部件以及该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在电子部件(1)中,包括含有素体(2)的主成分的第一电极层(11a)和由金属薄膜构成的第二电极层(12)而形成外部电极(3,4),第一电极层(11a)与素体(2)同时烧成而形成于主面(2c,2d)的端面(2a,2b)侧,并且在其边缘部(11e)与素体(2)之间形成缝隙(S),第二电极层(12)以夹持第一电极层(11a)的边缘部(11e)的方式覆盖端面(2a,2b)以及第一电极层(11a)上并且形成于缝隙(S)。
-
公开(公告)号:CN11354489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080019000.X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该全固体二次电池具有正极层、负极层、固体电解质层、与正极层和负极层分别并排地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正极层和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与负极层和配置于其外周的侧边缘层隔着固体电解质层交替地层叠,形成层叠体,在将侧边缘层的空隙率设为 将固体电解质层的空隙率设为 时,空隙率比 满足以下的式(1)。
-
公开(公告)号:CN1148303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7197.0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052 , H01M10/0585 , H01B1/06
Abstract: 该固体电解质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构成。LixM2(PO4)z(1)(在通式(1)中,M表示具有1价~4价的价数的至少一种元素,x表示满足0.800≤x≤1.900的数,z表示满足2.600≤z≤2.800的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50848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80018525.1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13 , H01M10/0562
Abstract: 该全固体电池(1)具备层叠体(10),该层叠体(10)由正极层(11)和负极层(12)经由固体电解质层(13)交替层叠而成。正极层(11)具有在层叠体(10)的第一侧面(10a)露出的第一正极端部(11a)。负极层(12)具有在层叠体(10)的第一侧面(10a)未露出的第二负极端部(12b)。全固体电池(1)具备形成于层叠体(10)的第一侧面(10a)的第一凹凸部(16)。
-
公开(公告)号:CN113474933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80016887.7
申请日:2020-03-16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10/0585 , H01M10/0562
Abstract: 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100),其包括正极层(1)与负极层(2)隔着固体电解质层(3)叠层而成的叠层体(20)、第一外部端子(6)和第二外部端子(7),叠层体(20)具有与叠层方向平行的第一侧面(21、23)和与叠层方向平行且与上述第一侧面(21、23)正交的第二侧面(22、24),上述第一外部端子(6)和上述第二外部端子(7)分别与上述第一侧面(21、23)连接,上述叠层体(20)具有沿叠层方向翘起的满足式(1)和(2)的翘曲:0.5°≤((A1+A2)/2)≤5°…(1)A1≤8.0°…(2),在此,A1为从上述第一侧面(21、23)侧观察时上述叠层体(20)的翘曲的角度,A2为从上述第二侧面(22、24)侧观察时上述叠层体(20)的翘曲的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5683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80075885.2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TDK株式会社
Inventor: 田中一正
IPC: H01M4/70 , H01M10/0562 , H01M10/0585
Abstract: 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包括:层叠体,其通过将具有正极集电体层和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与具有负极集电体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隔着固体电解质层层叠而成;一对正极外部电极和负极外部电极,它们设置于上述层叠体的相对的任意一对侧面,上述正极集电体层与上述正极外部电极接合,上述负极集电体层与上述负极外部电极接合,上述正极集电体层或上述负极集电体层的至少一方中,与上述正极外部电极或上述负极外部电极接合的部分的厚度比其以外的部分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