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5191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80028737.6
申请日:2017-05-0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传送装置,其为设置于机械设备的相对旋转部上的电传送装置,可使磁特性稳定,并且可避免2个磁性元件的接触造成的损伤,另外组装性良好。电传送装置(E)包括一对第1和第2磁性元件(1A、1B),它们可相互在同一轴心上相对旋转。磁性元件(1A、1B)各自包括磁芯(2A、2B)和具有导线的线圈(3A、3B)。线圈(3A)和线圈(3B)相互以位于径向的内外的方式磁耦合。线圈架(4A、4B)包括导线卷绕于外周上的圆筒部(4aA、4aB)、以及圆板状的凸缘部(4bA、4bB),该凸缘部(4bA、4bB)从圆筒部(4aA、4aB)的轴向端延伸到径向外方。凸缘部(4bA)和凸缘部(4bB)通过轴向接触面(10a、11a)而相互自由滑动地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80057947.2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可一边确保线圈与磁芯的电绝缘性,一边实现小型化的电感器。电感器(1)包括磁芯(2)、线圈骨架(3)与环状的线圈(4),该线圈(4)经由线圈骨架(3)而卷绕于该磁芯(2)的芯部(2a)上。磁芯(2)由内磁芯(11)和外周磁芯(12)构成。内磁芯(11)包括伸出部(11a),该伸出部(11a)从相对线圈骨架(3)而向中心轴方向突出的部分,向外径侧伸出。伸出部(11a)的朝向上述中心轴方向的内侧的面与线圈骨架(3)的翼缘部(3b)中的朝向上述中心轴方向的外侧的面接触,由此,按照磁芯(12)的凸缘部(2b)与线圈骨架(3)的翼缘部(3b)经由规定的间隙而面对的方式,使线圈骨架(3)相对外周磁芯(12)而在中心轴方向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80067289.0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感器,其可一边确保线圈和磁芯的电绝缘性,一边实现小型化。电感器(1)包括磁芯(2)、线圈骨架(3)和环状的线圈(4)。磁芯(2)具有:在中心轴(O)方向延伸的芯部(2a);2个锷部(2b),该2个锷部(2b)从芯部(2a)的中心轴(O)方向的两端,分别在外径侧扩大;侧壁部(2c),该侧壁部(2c)将该2个锷部(2b)的外径端之间连接。线圈骨架(3)具有筒部(3a),该筒部(3a)在中心轴(O)方向延伸,与芯部(2a)的外周嵌合。线圈(4)经由筒部(3a)卷绕于芯部(2a)上。线圈骨架(3)还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分别从筒部(3a)的两端而伸出,使锷部(2b)和线圈(4)间隔开,在凸缘部(3b)中的与至少一者的锷部(2b)面对的面上设置定位部(3c),该定位部(3c)位于上述凸缘部(3b)的外径端的内径侧的位置,在锷部(2b)侧突出,其前端与上述锷部(2b)抵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1551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8737.6
申请日:2017-05-01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电传送装置,其为设置于机械设备的相对旋转部上的电传送装置,可使磁特性稳定,并且可避免2个磁性元件的接触造成的损伤,另外组装性良好。电传送装置(E)包括一对第1和第2磁性元件(1A、1B),它们可相互在同一轴心上相对旋转。磁性元件(1A、1B)各自包括磁芯(2A、2B)和具有导线的线圈(3A、3B)。线圈(3A)和线圈(3B)相互以位于径向的内外的方式磁耦合。线圈架(4A、4B)包括导线卷绕于外周上的圆筒部(4aA、4aB)、以及圆板状的凸缘部(4bA、4bB),该凸缘部(4bA、4bB)从圆筒部(4aA、4aB)的轴向端延伸到径向外方。凸缘部(4bA)和凸缘部(4bB)通过轴向接触面(10a、11a)而相互自由滑动地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78069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780017144.X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H01F27/24 , H01F17/04 , H01F27/2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17/04 , H01F27/24 , H01F27/255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其为混合型,其中,组合有与磁芯外周部相比较相对导磁率较高的磁芯芯体,而且可抑制相对导磁率较低的磁芯外周部的磁饱和。磁性元件(1)包括:磁芯外周部(5),其位于线圈(3)的外周侧;磁芯芯体(6),其由相对导磁率高于该磁芯外周部(5)的材料制成;两侧的连接磁芯部(6、6),其位于线圈(3)的轴向两端的各外侧,将磁芯芯体(4)和磁芯外周部(5)连接。两侧的连接磁芯部(6、6)或一侧的连接磁芯部(6)中的至少一部分由磁芯芯体法兰部(4a)构成,该磁芯芯体法兰部(4a)作为磁芯芯体(4)的一部分,从磁芯芯体(4)朝向磁芯外周部(6)而延伸,连接磁芯部(6)中的除了磁芯芯体法兰部(4a)以外的部分由作为磁芯外周部(5)的一部分的连接磁芯部结构部分(5a)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12399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80046563.5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B25J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机器人的对人保护装置。利用简单的结构使机器人进行用于对人保护的动作,上述简单的结构包括:被机器人的周围操作的操作人员保持的交流电压附加装置、设置于机器人的电极、以及测量电极的电压的带接地电极的测量器,若机器人与操作人员接近而电极的电压变高,则将与测量器测量出的电压值相应的控制信号向机器人的控制器发送,基于控制器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使机器人进行用于对人保护的动作。在该结构中,通过交流电压附加装置对操作人员的体表附近的电场附加正负变动的交流电压,使人体的带电状态变大,因此与现有的使用人体通信的装置相比,能够延长最长检测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71289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80013238.9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元件,其是具备在核芯的外周配置有线圈的线圈组件、以及覆盖线圈组件的外周的外周芯部的磁性元件。外周芯部具有能够插入线圈组件的开口部、以及将线圈组件固定于外周芯部内的固定构件。线圈利用密封树脂进行密封。在外周芯部的开口部安装有盖部件,该盖部件填充该开口部中的与线圈之间的间隙,减少密封树脂的填充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680030976.0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在如罐形的电感等用磁性体覆盖线圈的形状的磁性元件中,冷却性能优良、且能够抑制发热的磁性元件。作为磁性元件的电感(1)具备卷绕绕组而成的线圈(5)、和在内部配置线圈(5)且使由线圈(5)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性体(2),磁性体(2)在覆盖线圈(5)的外径侧的磁性体外径部具有用于对磁性元件进行空气冷却的空气冷却部,该空气冷却部由作为贯通磁性体外径部的孔构造的狭缝(7)构成。另外,在线圈被密封树脂密封的情况下,磁性体在与线圈相对的面设置有控制填充密封树脂时的树脂流动的流动控制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61541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30976.0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在如罐形的电感等用磁性体覆盖线圈的形状的磁性元件中,冷却性能优良、且能够抑制发热的磁性元件。作为磁性元件的电感(1)具备卷绕绕组而成的线圈(5)、和在内部配置线圈(5)且使由线圈(5)产生的磁通通过的磁性体(2),磁性体(2)在覆盖线圈(5)的外径侧的磁性体外径部具有用于对磁性元件进行空气冷却的空气冷却部,该空气冷却部由作为贯通磁性体外径部的孔构造的狭缝(7)构成。另外,在线圈被密封树脂密封的情况下,磁性体在与线圈相对的面设置有控制填充密封树脂时的树脂流动的流动控制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6880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80053369.1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NTN株式会社
IPC: H01F27/24 , H01F17/04 , H01F27/06 , H01F27/255 , H01F3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55 , H01F27/06 , H01F27/263 , H01F27/2823
Abstract: 提供能够抑制成形时所需要的模具数量并且抑制漏磁通的磁芯部件、以及使用该磁芯部件的片式电感器。一种磁芯部件(1),具有用于缠绕绕组(4)的卷轴部(1a),接合同一形状的2个半构件(2、3)而成,半构件是磁性体,磁芯部件(1)具有设置于卷轴部(1a)的两端的腿(1b)、和设置成与卷轴部(1a)并行地跨在两腿的一端部的罩部(1c),接合面(1d)形成于卷轴部(1a)以及罩部(1c),该接合面(1d)是相对卷轴部(1a)的轴向不垂直的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