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致冷剂循环的空调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0475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510108436.3

    申请日:2005-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F25B7/00 F25B2313/02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致冷剂循环的空调,包括主致冷剂回路、次致冷剂回路及热交换单元,在制热操作中,主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沿着从第一压缩机依次经过热交换单元、膨胀阀、室外热交换器返回到第一压缩机的第一循环顺序进行循环,次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沿着从第二压缩机依次经过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单元返回到第二压缩机的第二循环顺序进行循环;所述致冷剂在制冷操作中的循环顺序与制热操作时的情形相反。在制冷或制热操作中,主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流入到热交换单元中的方向与次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流入到热交换单元中的方向相同,主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从热交换单元中排出的方向与次致冷剂回路中的致冷剂从热交换单元中排出的方向相同。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79391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10124884.2

    申请日:2005-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最优化控制流向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流速。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外热交换部分,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室外热交换器,用于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热交换;及膨胀装置,用于使制冷剂膨胀;室内热交换部分,包括:泵,用于使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部分以外的流径中流动;至少一个室内热交换器,用于使制冷剂与室内空气热交换;及流速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制冷剂流速;以及混合热交换部分,用于使彼此独立的室外热交换部分与室内热交换部分相互热交换。只要泵的功率允许,空调系统就能不受建筑高度限制而安装于多层建筑;也可应用于具有更长制冷剂管线的系统,并能精密控制室内空气温度。

    第二制冷剂泵驱动式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825008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610054973.9

    申请日:2006-02-27

    Abstract: 一种第二制冷剂泵驱动式空调器,包括:具有使不含油制冷剂循环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第一循环器,该第一循环器包括压缩和排放含油制冷剂的压缩机、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第二室外热交换器和室外膨胀器;以及第二循环器,该第二循环器包括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使不含油的制冷剂循环并与第一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的中间热交换器、接收器和泵。对用于连接室外单元和室内单元的连接管的长度和直径的限制降低,同时防止压缩机缺油。

    空调
    18.
    发明公开
    空调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769804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510120075.4

    申请日:2005-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该空调包括:至少一个室内单元;室外单元,其与所述室内单元连通,并具有至少一个压缩机和至少一个室外热交换器;流路开/关阀,其用于打开或关闭制冷剂能够经由其中流动到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流路;以及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流路开/关阀,以根据所述室内单元的负荷量,对所述制冷剂进行适当地压缩和冷凝。因此,由于所述空调包含能够打开或关闭流路的流路开/关阀和分支流路开/关阀,以及用于控制这些阀的控制单元,因此即使在小负荷运行期间,也能适当地保持循环的高压,从而可以提高运转中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