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722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34337.8

    申请日:2021-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区域能源站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包括BIM+GIS交互系统服务器和的展示端,还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传感器子系统层,BIM+GIS交互系统服务器设有BIM+GIS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BIM+GIS模型轻量化处理系统用于对BIM模型和GIS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运维管理系统对数据存储服务器获取的传感器子系统层的数据进行监测和管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的实施方法。本发明基于BIM+GIS的区域能源站智慧运维系统及其实施方法,集成能源站生产、维保、安防数据,搭建物联网+AI+三维展示一体化运维模式,有效解决区域能源站生产管理效率不高、巡检维护不便、安全防范能力不强的问题。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733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5018.4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BIM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包括感知与信息输入层、数据采集与传输层、综合管理层、信息交互展示层。感知与信息输入层,包括信息输入模块和第三方系统接入模块,用于输入信息;数据采集与传输层,用于实现数据采集、通讯、处理;综合管理层,包括三维可视化管理模块、资产管理模块、容量管理模块、能效管理模块和知识库管理模块;信息交互展示层,用于图形化人机交互界面从多个层次展现园区全景、楼栋全景、机房内三维全景。本发明可打破数据中心传统的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互通和统一监控管理,使运维人员更直观、简便地了解各设备和管线的运行状态、定位及维护管理情况,可大幅提高运维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直观性。

    设有Hat+H组合桩围护结构的地下车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325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493508.1

    申请日:2020-1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设有Hat+H组合桩围护结构的地下车库,包括机械停车系统框架和停车设备系统,停车设备系统包括平板移车机器人和升降机,机械停车系统框架的外围设有围护结构,围护结构通过帽型钢板桩和H型钢组合而成,围护结构内部底部设有封闭底板,顶部设有封闭顶板,机械停车系统框架安装在封闭底板与封闭顶板之间,封闭顶板中心区域设置有凸出室外地面的调车室,调车室与升降机连通。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设有Hat+H组合桩围护结构的地下车库的施工方法。本发明设有Hat+H组合桩围护结构的地下车库及其施工方法,施工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且具有截面模量大、抗弯刚度大、构造简单、施工便利的优点。

    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90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23807.3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却方法;冷却系统中开式冷却塔通过冷却水循环泵与双工况机组的冷凝器侧和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连接;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与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并联,与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串联;蓄冰装置和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通过乙二醇泵与双工况机组的蒸发器侧相连;蓄冰装置通过释冷循环泵与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相连;末端空调水循环泵与自然冷源供冷板式换热器、双工况机组供冷板式换热器及融冰供冷板式换热器相连。本发明的基于冰蓄冷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及数据中心冷却方法中,利用可放置于地下室的蓄冰装置作为数据中心应急冷源,占地小、土建施工费用低。

    一种泵站取供水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719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65530.4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站取供水装置。该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源处的井筒,井筒底部设有沉淀池和进水间,进水间通过自流管与外部水源连通,进水间内设有轴流泵,轴流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内中部设有斜板,沉淀池内上部通过卧式离心泵与供水管连通,沉淀池内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江水通过自流管进入进水间,轴流泵喇叭口在进水间吸水,江水通过轴流泵沿导流墙进入沉淀池的配水区,沉淀池内设置斜板,水流自下而上流出,沉泥沿斜板壁面自动滑下。沉淀池竖直向上区域设有卧式离心泵,水泵吸水喇叭口自沉淀池清水区吸水,以保证吸水水质;积泥通过沉淀池底部的穿孔排泥管汇集至总管,再排入集泥坑,最终通过潜污泵抽送排出。

    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的空调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42460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20007779.0

    申请日:2020-01-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水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的空调水系统,包括空调主机,空调主机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并联有若干终端用户,空调主机的进水管上设有一次循环泵,空调主机的出水管上设有二次循环泵,空调主机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还并联有水蓄能装置,水蓄能装置的一端连在空调主机与二次循环泵之间的出水管上,水蓄能装置的另一端连在一次循环泵与终端用户之间的进水管上,水蓄能装置与出水管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双向流量计。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的空调水系统,通过一次循环泵、二次循环泵频率及台数控制,实现不同工况的切换,通过蓄能装置,减少了主机装机容量,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

    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172590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243313.3

    申请日:2020-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热井群智能回灌控制系统,包括多个地热井、集水器、板式换热器、分水器和热泵主机,每个地热井内均设置有取水泵,多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集水器的出水端经板式换热器与分水器的进水端相连通,板式换热器与热泵主机相连接;分水器的出水端设置有多个回灌泵,所述回灌泵与多个地热井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分水器和集水器之间设有平衡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经管道与其对应的地热井相连通;每个取水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计和电导率测量计;每个回灌泵的出水端均设置有压力表和第二流量计;平衡管上设有第三流量计。

    垂直地埋管下管辅助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63477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783577.1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垂直地埋管下管辅助装置。该辅助装置,包括直筒段,直筒段一端开口向外扩,形成扩口段;地埋管井套管从直筒段另一端卡入环形固定段,环形固定段固定设置在直筒段上。通过环形固定段固定地埋管井套管,在下管过程中,扩口段能有效保护地埋管。使用本发明的下管辅助装置,能加快下管速率,有效保护地埋管。

    综合利用水电站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能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412291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794429.6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水电站清洁能源的数据中心能源系统,涉及数据中心能源技术领域。它包括供电系统和制冷系统;供电系统包括A段母线、B段母线、水电主供A路、水电主供B路;A段母线和B段母线上均通过第一开关连接有变压器和高压冷机;供电系统还包括备用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将数据中心这个用能大户选址在水电站附近,可大量就地消纳水电站发出的电能,避免弃水这种浪费能源的情况发生。建设特高压外送通道需要消耗巨额资金,就地消纳能源在电力建设的经济性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