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7771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54297.5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IPC: C05G3/80 , C05F17/20 , C09K17/40 , A01G22/00 , C09K101/00 , C09K10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酸性紫色土的有机无机复配调理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有机无机复配调理剂由包括无机物料白云石粉或黄磷渣与有机物料花椒枝条有机肥(花椒枝条发酵而来)复配制备获得,原料均为工农业废弃物,且在重庆当地资源丰富,不仅解决了废弃物如何资源化的问题,还降低了调理剂的成本。本发明有机无机复配调理剂按无机与有机1:2重量比、有机肥150kg/亩、无机物料75kg/亩施用于酸性紫色土时,二者相互作用效果明显,对土壤结构调节和作物生长具有显著提升,实现了资源化最大利用,环保节能,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21566.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紫色土粗骨土快速转化为良好耕作土壤的方法,涉及土壤转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粗骨土与有机废弃物混合后得到粗骨土基质,然后加入硫磺和第一次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2)于堆肥发酵前两天对粗骨土基质进行曝气,曝气完成后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期间每隔7天翻堆一次;(3)发酵过程中堆肥温度≤60℃,发酵高温期第二次加入微生物菌剂,发酵总计30‑40天后完成发酵,得到成熟土壤,解决粗骨土质地较粗、耕作性能不强、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肥力偏低等问题,自然成土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21566.7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西南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紫色土粗骨土快速转化为良好耕作土壤的方法,涉及土壤转化技术领域,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粗骨土与有机废弃物混合后得到粗骨土基质,然后加入硫磺和第一次加入微生物菌剂,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堆肥;(2)于堆肥发酵前两天对粗骨土基质进行曝气,曝气完成后进行好氧发酵,发酵期间每隔7天翻堆一次;(3)发酵过程中堆肥温度≤60℃,发酵高温期第二次加入微生物菌剂,发酵总计30‑40天后完成发酵,得到成熟土壤,解决粗骨土质地较粗、耕作性能不强、保水保肥能力弱、微生物肥力偏低等问题,自然成土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03027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163387.3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IPC: G06V10/50 , G06V10/762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自适应密度聚类的青花椒果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青花椒图像信息,将青花椒图像信息划分为多个单元区,并从各单元区中提取HOG特征,得到HOG特征图;基于HOG特征图确定出方向‑强度联合特征图I;采用ExGR指标对原始青花椒图像进行植物区域分割,提取出绿色植物区域,并对绿色植物区域进行标记得到标记矩阵PM;将方向‑强度联合特征图I和绿色植物区域矩阵PM进行融合得到融合特征图F;对融合特征图F进行均值滤波,并由滤波后的融合特征图F中提取出青花椒的果粒点图;采用自适应密度聚类算法对果粒点图进行聚类处理,得到青花椒的果序;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对青花椒的果序进行准确检测,从而为花椒产量的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501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619404.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马铃薯脱毒研究中心、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FCM算法的自适应土壤图像阴影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土壤图像的I分量和L分量的聚类中心;构建改进FCM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改进FCM算法优化模型转换;转换后的优化模型分别对uij,vi和λj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零,解出uij和vi,根据步骤S4得出的隶属度uij以及聚类中心vi构建隶属度矩阵U和聚类中心矩阵V,并构建吸引权重矩阵F;初始化聚类中心矩阵V、L分量图像和I分量图像;找出聚类中心值最小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心为土壤图像的阴影的聚类中心v_shadow,并提取出隶属于聚类中心为v_shadow的数据点,即为土壤图像的阴影数据点;能够对土壤图像中的阴影做出准确检测,确保检测精度,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501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619404.4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马铃薯脱毒研究中心、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FCM算法的自适应土壤图像阴影检测方法,包括:确定土壤图像的I分量和L分量的聚类中心;构建改进FCM算法优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将改进FCM算法优化模型转换;转换后的优化模型分别对uij,vi和λj求偏导并令偏导等于零,解出uij和vi,根据步骤S4得出的隶属度uij以及聚类中心vi构建隶属度矩阵U和聚类中心矩阵V,并构建吸引权重矩阵F;初始化聚类中心矩阵V、L分量图像和I分量图像;找出聚类中心值最小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心为土壤图像的阴影的聚类中心v_shadow,并提取出隶属于聚类中心为v_shadow的数据点,即为土壤图像的阴影数据点;能够对土壤图像中的阴影做出准确检测,确保检测精度,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1108484.8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IPC: G06T7/11 , G06T7/136 , G06T7/168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直方图拟合的密度峰值聚类土壤图像阴影检测方法,通过对聚类数据集的密度进行重构,然后自适应地确定出聚类中心,对于基于非阴影和阴影区之间的数据点的分割阈值进行动态的确定,得到最终的阴影检测结果,能够有效避免原始聚类算法中聚类数据分配策略的误差传递缺陷,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阴影检测的精度,从而确保后续土壤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14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08484.8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马铃薯脱毒研究中心、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直方图拟合的密度峰值聚类土壤图像阴影检测方法,通过对聚类数据集的密度进行重构,然后自适应地确定出聚类中心,对于基于非阴影和阴影区之间的数据点的分割阈值进行动态的确定,得到最终的阴影检测结果,能够有效避免原始聚类算法中聚类数据分配策略的误差传递缺陷,能够有效提高土壤阴影检测的精度,从而确保后续土壤图像处理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61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105288.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重庆师范大学 ,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马铃薯脱毒研究中心、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改进减法直方图的土壤图像阴影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土壤图像的Brightness特征和Ratio'特征;S2.基于土壤图像的Brightness特征和Ratio'特征确定土壤图像的阴影搜索区间;S3.基于土壤图像的Brightness特征和Ratio'特征确定土壤图像的阴影检测阈值;S4.基于土壤图像的阴影搜索区间以及阴影检测阈值对土壤图像进行阴影检测;能够有效地对土壤图像的阴影和非阴影区域进行准确的识别、分割,从而确保土壤图像阴影的检测精度,而且算法中不存在冗余,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并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500215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399847.3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马铃薯脱毒研究中心、重庆市土壤肥料测试中心))
IPC: C05F17/993 , C05F17/964 , C05F17/20 , C05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间堆肥发酵池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发酵池、第二发酵池、第一发酵池材料和使用方法,第一发酵池内空长为3~6m,宽为2~6m,深为1.5~2m,第一发酵池容积为10m3,长宽高分别为6m,最大容积为216m3,第一发酵池顶部设置有两个进料口,进料口的形状为正方形,进料口的边长为0.5m,第一发酵池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形状为长方形,出料口的长为1~1.5m,出料口宽为0.6~1m。本发明通过田间有机肥发酵池的设计和应用,可以解决田间作物秸秆、蔬菜尾菜和畜禽粪便等多种料投放下,通过调节物料发酵时的供氧量、温度和水分等指标,来提高发酵效率,使其达到完全腐熟状态后进行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