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4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36629.7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丁超 , 邓松 , 张英 , 谈竹奎 , 张淮清 , 肖冬萍 , 宋宏天 , 蒲曾鑫 , 黄宇 , 胡珊珊 , 樊磊 , 刘喆 , 袁代龙 , 白洁 , 王保帅 , 黎安俊 , 王凌旭 , 陈俊卫 , 张俊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饱和吸收光谱的激光稳频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光电探测器、乘法器、低通滤波器、PID控制器和激光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与第一二分之一波片之间设置有弱光路子系统和强光路子系统;弱光路子系统包括电光调制器、第一反射镜、第一二分之一波片和F‑P腔,电光调制器、第一反射镜、第一二分之一波片和F‑P腔依次设置在第二偏振分光棱镜的射出端;F‑P腔内设置有铷原子气室;铷原子气室的外部设置有可调节电流的铜丝线圈。还包括S1‑S4的稳频方法步骤。本发明通过腔内EIT效应和外加磁场的塞曼效应两部分共同作用,极大地压缩了稳频后的激光线宽,并提升了稳频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9295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19153.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丁超 , 张英 , 蒲曾鑫 , 黄宇 , 谈竹奎 , 樊磊 , 刘喆 , 欧家祥 , 白洁 , 王凌旭 , 李波 , 肖艳红 , 胡厚鹏 , 张俊玮 , 王扬 , 胡珊珊 , 宋宏天 , 王保帅 , 林伟斌 , 肖冬萍 , 石筑鑫 , 张淮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光谱频率标定的光路系统及其标定方法,包括激光分束器,用于将852nm激光器的出射激光分裂成激光功率不同的两束光纤;饱和吸收光谱装置,用于接收激光分束器输出的其中一束光纤;原子气室,用于接收激光分束器输出的另一束光纤,将该光纤作为铯原子基态6S1/2激发到第一激发态6P2/3的弱探测光;再接收509nm激光器的出射激光,并将该激光作为铯原子从第一激发态6P2/3激发至里德堡nDJ态的强耦合光;光电探测器,用于通过GRIN透镜2接收原子气室输出的探测光;示波器,用于接收光电探测器的输出光,并显示EIT光谱峰。本发明相对传统技术,采用了更简化的设备配置,不需要额外的频率刻度标定设备,具备更高的实用性和现场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43277.8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H01M10/28 , H01M50/593 , H01M50/531 , H01M50/586 , H01M10/32
Abstract: 微重力环境下多周次使用锌银蓄电池,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正电极、负电极、电解液以及将正电极和负电极隔开的隔膜。正负集流条分别从正负电极向上伸出外壳并且分别套设有正负极绝缘套管。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上边沿均被绝缘膜包覆。本发明通过对电池正、负电极上边沿进行绝缘包覆,并使用绝缘套管对正、负电极集流条进行包覆,有效避免了电池在微重力环境下多次充电过程中析出的海绵锌会上浮形成“锌桥”,从而连通正负电极而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1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06028.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7/14 , G06F111/04
Abstract: 发明提供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连续体结构的设计参数、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优化问题进行转化、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和得到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结果。该方法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结合连续体拓扑优化变密度法,实现设计变量的压缩,使拓扑优化的求解效率有大幅提高,同时目标函数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1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506028.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7/14 , G06F111/04
Abstract: 发明提供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连续体结构的设计参数、建立拓扑优化数学模型、对优化问题进行转化、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和得到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结果。该方法采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结合连续体拓扑优化变密度法,实现设计变量的压缩,使拓扑优化的求解效率有大幅提高,同时目标函数值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6819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39721.8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宋宏天 , 王保帅 , 肖勇 , 胡珊珊 , 林伟斌 , 丁超 , 张英 , 蒲曾鑫 , 黄宇 , 谈竹奎 , 樊磊 , 刘喆 , 李波 , 王凌旭 , 肖艳红 , 胡厚鹏 , 张俊玮 , 肖冬萍 , 韦旭涛 , 张淮清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场强测量装置,该装置由探测激光器、耦合激光器、分束模块及原子蒸汽池组成;分束模块,用于得到共线反向的第一目标探测光及第二目标探测光,和,共线反向的第一目标耦合光及第二目标耦合光,第一目标探测光与第一目标耦合光共线同向;第一目标探测光与第一目标耦合光在原子蒸汽池中产生EIT效应,第二目标探测光及第二目标耦合光在原子蒸汽池中产生EIT效应,第一目标探测光的第一谱线图与第二目标探测光的第二谱线图间的多普勒效应相互抵消,第一谱线图以及第二谱线图的交集反映场强的大小。可见,本申请可提高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场强测量在电力系统中发展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56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573131.3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5B19/4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数字孪生系统,包括:机床、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通讯模块和数字孪生模块,其中,所述机床包含MODBUS接口;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状态数据采集子模块和运动数据采集子模块;所述数据通讯模块,用于将所述状态数据和所述运动数据通讯到所述数字孪生模块;所述数字孪生模块包括机床模型确定子模块、运动与加工模拟子模块和显示子模块。本发明在数字孪生体中实现了实体机床的运动映射、铣削映射、状态映射、参数预测和反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873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794799.1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镁合金板材强塑性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镁合金板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镁合金板;对镁合金板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得到时效态镁合金板;S2,将固溶态镁合金板和时效态镁合金板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的层合板,且层合板最外层为时效态镁合金板,S3,对层合板进行挤压复合或轧制复合,得到成品。其能够同时兼顾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工艺流程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73601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94799.1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镁合金板材强塑性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对镁合金板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态镁合金板;对镁合金板进行固溶时效处理,得到时效态镁合金板;S2,将固溶态镁合金板和时效态镁合金板交替堆叠形成多层结构的层合板,且层合板最外层为时效态镁合金板,S3,对层合板进行挤压复合或轧制复合,得到成品。其能够同时兼顾镁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工艺流程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2614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336581.X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肖冬萍 , 丁超 , 张淮清 , 邓松 , 张英 , 谈竹奎 , 宋宏天 , 蒲曾鑫 , 胡珊珊 , 黄宇 , 樊磊 , 刘喆 , 马凯 , 白洁 , 王保帅 , 黎安俊 , 张俊玮 , 罗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原子测量装置领域的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的原子气室内电场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电场加载装置模型,通过均强电场中的电场计算公式E=U/d计算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S2:计算在电场作用下玻璃原子气室的极化电荷密度P;S3:计算玻璃材料中的极化电荷Q2;S4:结合步骤S2和S3计算玻璃材料极化电荷Q2产生的电场强度E0;S5:将通过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与玻璃材料极化电荷Q2产生的电场强度E0做差得到玻璃原子气室内的精确电场强度E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计算电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和原子气室材料中极化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并将两者做差能够得出精确的原子气室内部的电场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