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大平面尺寸沉井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212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571048.6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平面尺寸沉井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和钢筋混凝土沉井段(1),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由矩形沉井钢构和浇注在矩形沉井钢构内的钢筋混凝土组成,钢筋混凝土沉井段(1)由浇筑在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上的钢筋混凝土组成,矩形沉井钢构包括多个拼接而成的基本钢结构组件(3)。本发明的钢混组合沉井基础结构整体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剪性能,适合于采用传统“大锅底”等多种开挖下沉方法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斜拉桥及悬索桥主塔基础的大型沉井基础,具有较高的施工作业安全系数与下沉系数,在“不均匀下沉”、“突沉”、“翻砂”等危险工况下具有较高的结构安全性与抗开裂性能。

    一种超大平面尺寸沉井基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93597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863469.1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大平面尺寸沉井基础结构,包括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和钢筋混凝土沉井段(1),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由矩形沉井钢构和浇注在矩形沉井钢构内的钢筋混凝土组成,钢筋混凝土沉井段(1)由浇筑在钢混组合结构沉井段(2)上的钢筋混凝土组成,矩形沉井钢构包括多个拼接而成的基本钢结构组件(3)。本实用新型的钢混组合沉井基础结构整体性良好,并具有良好的抗弯、抗剪性能,适合于采用传统“大锅底”等多种开挖下沉方法的悬索桥锚碇基础、斜拉桥及悬索桥主塔基础的大型沉井基础,具有较高的施工作业安全系数与下沉系数,在“不均匀下沉”、“突沉”、“翻砂”等危险工况下具有较高的结构安全性与抗开裂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合层不完全覆盖的轨枕

    公开(公告)号:CN20960287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076317.1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复合层不完全覆盖的轨枕,包括轨枕本体和不完全覆盖轨枕的复合材料层,该复合材料覆盖层具有低弹性模量、耐化学腐蚀、耐老化等特性,复合材料仅覆盖在轨枕的四周与道床板混凝土接触的部位,并且在轨枕四个侧面覆盖的复合材料层中部镂空,保证道床板混凝土与轨枕可现场浇筑成整体,四个角点则通过复合材料层与道床板混凝土隔绝。该轨枕优点在于:提出的一种轨枕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基本消除轨枕角点处道床板的“八字形”裂缝,从而能够提高道床板的耐久性,延长线路的维修周期,提高线路使用寿命,该轨枕通过在现有的各种预制成品轨枕表面覆盖复合材料层,而无需重新设计或研发新的轨枕,因此大大降低了轨枕的生产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埋入式相对滑移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891328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891662.1

    申请日:2017-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为埋入式相对滑移测量装置,固定钢板的下表面焊接于钢构件表面,固定钢板的上表面安装千分表夹持装置和轴承高度调整装置;固定钢板上设置有凹槽,金属外罩底边放置在凹槽内;千分表安装在千分表夹持装置上;千分表的指针与金属外罩的内壁相接触;横向轴承连杆安装在轴承高度调整装置上,两端各安装一个不锈钢轴承;金属外罩的一对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轴承轨道,不锈钢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轨道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便于制作,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量程大、经济性好、适用性高;主要用于钢-混凝土结合段相对滑移的测量,也可应用于钢-混凝土叠合梁内部相对滑移的测量。

    一种大吨位悬臂式自平衡试验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803119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441617.1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吨位悬臂式自平衡试验加载系统,包括:锚固在地锚系统之上的反力墙,安装在反力墙后的千斤顶,安装在模型加载端的加载梁,所述的千斤顶和加载梁通过横向加载钢绞线进行连接,还包括用于传递荷载用的加载垫块、分载板;用于防止加载位置偏离和保证实验安全的安全限位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所述的反力墙、千斤顶、横向加载钢绞线、加载梁组成自平衡加载框架;试验模型安装在分载板与反力墙之间。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以张拉横向钢绞线的方式实现加载,并且可以通过施加偏心轴力的方式实现正负弯矩和轴力的加载,加载力大,安装方便,操作简单,适用于室内及室外模型试验,满足工程实践及科研工作所需要的荷载条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抗拉防裂轨枕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02874U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20077003.3

    申请日:2019-01-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拉防裂轨枕,包括轨枕本体(1)、薄片状连接板和设置在轨枕本体(1)四个边角处的复合材料块(2),四个边角位于俯视轨枕本体(1)的四个角,四个边角向轨枕本体(1)的中心内缩设置有倒角,轨枕本体(1)四个倒角处具有与复合材料块(2)相匹配的连接面,连接板的一端与复合材料块(2)固定连接,复合材料块(2)与轨枕本体(1)匹配连接后形成外表面平整或平滑弧形的完整轨枕整体,复合材料块(2)通过连接板与轨枕本体(1)的混凝土浇筑一体成型;该轨枕能够避免轨枕角点处道床板“八字形”裂缝的出现,进而减缓甚至消除道床板的抗裂状况,提高道床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桥梁构件疲劳模型试验杠杆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254821U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20862933.5

    申请日:2018-06-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构件疲劳模型试验杠杆加载装置,它包括加载梁(2)、可调连接拉杆以及加载装置(13),加载梁(2)、可调连接拉杆以及加载装置(13)之间形成加载杠杆;加载梁(2)上设置有力臂调节结构,根据F1*X=F2*(X+Y),计算可得到施加于被加载桥梁构件上的加载力F1;加载梁(2)上设置有球铰装置(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模型试验构件需要从构件或板件中部开孔处加载而无法直接使用疲劳千斤顶加载的问题,并解决了模型试验时需要的加载力吨位大于常用疲劳加载设备加载吨位的问题,提高了试验的精度以及结论的准确性,适用于斜拉桥锚拉板、钢锚箱等索梁锚固区域疲劳试验中的加载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应变片粘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20254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22075467.3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应变片粘接装置,包括箱状无盖结构的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端设置有滑槽板;还包括推拉弹簧,推拉弹簧外套设有透明带有刻度的圆筒;推拉弹簧下端连接有滑块;滑块设置在滑板槽下方,滑板槽上设置有供推拉弹簧下部直线段沿装置本体长度方向滑动的第一滑槽;装置本体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分为粘胶工作箱、贴片工作箱和连接工作箱;装置本体底板上第一压块对应位置设置有出胶孔,第三压块对应位置设置有出锡孔;第二压块为T型结构,装置本体底板上对应位置设置有供第二压块凸台穿过的开槽;装置本体底板连接电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方便携带,易于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