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舱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及灭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250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669236.0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温灭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双舱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及灭菌方法,包括灭菌器本身,灭菌器包括壳体、灭菌舱室、活塞以及第一直线驱动器。通过第一直线驱动器调节活塞,使活塞不与两个进气口抵靠,从而让蒸汽传输至两个加热腔内部对灭菌舱室进行加热,使得能同时对两个灭菌舱室内的部件进行灭菌,从而一次灭菌大量物件;利用活塞与一个进气口抵靠,使得一个进气口处于封闭状态,使仅有一个进气口与其对应的加热腔连通进行加热,同时蒸汽能进入对应的一个灭菌腔,从而使得仅有一个灭菌舱室能够进行灭菌,使得通过调节活塞位置使一个灭菌舱室进行灭菌一个灭菌舱室进行上下料提高的工作效率,两个灭菌腔能独立运行。

    一种用于正负压装置的舱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287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83431.4

    申请日:202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正负压装置的舱门组件,包括舱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导向组件、第一移动导向组件和第二移动导向组件;所述固定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防挤压部;当所述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导向组件位于所述防挤压部的正前方;当所述压力舱处于正压或负压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导向组件能够容纳于所述防挤压部中。本申请所设置的导向机构在发挥正常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在舱门关闭后且压力舱形成负压或正压时,避免因负压力或正压力对舱门造成挤压,从而保证舱门持续正常的工作。并且保证整个舱门在运动过程中,导向装置的运动不会产生冲击载荷,保证了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用于高温蒸汽灭菌的管腔PCD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044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11049.2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蒸汽灭菌的管腔PCD装置,包括PCD管腔,所述PCD管腔中空设置,在PCD管腔内设有化学指示卡,在PCD管腔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定化学指示卡在PCD管腔内的位置,在PCD管腔远离限位件的一端设有温度检测组件,温度检测组件用于检测PCD管腔内的温度,温度检测组件与PCD管腔之间可拆卸连接,本申请通过温度传感器为化学试纸卡的变色环境进行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化学指示卡的质量问题,同时为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好的灭菌过程提供温度数据支持,工作人员通过化学试纸卡与温度传感器综合评估灭菌质量,方便灭菌工作人员根据温度数据确定后续处理方案,降低了灭菌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一种集成清洗功能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444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667611.8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动真空灭菌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集成清洗功能的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包括灭菌仓、预热水箱、蒸汽发生器、真空泵、旋转喷头、蒸汽管;灭菌仓分隔成灭菌腔与清洗腔;灭菌仓的一侧设有插口,灭菌仓的插口处设有抽屉,抽屉上设置有清洗框架;灭菌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道;灭菌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预热水箱设置于支撑架上,预热水箱包含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贯通灭菌仓的顶部中心处向灭菌仓的内部延伸;旋转喷头呈水平状,且其能够转动的设置于第一管道的延伸端;蒸汽管环绕灭菌仓的内部轮廓设置在灭菌仓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与医用清洗机集成的产品,均为各自单独设置的技术问题。

    一种灭菌室用蒸汽排放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7656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911403361.X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菌室用蒸汽排放管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将水箱、冷凝器和真空泵相互连通的方式形成抽真空蒸汽冷却管路、冷凝水回水管路、冷却管路、真空泵直冷管路;由冷凝水回水管路形成的冷凝回水和由抽真空蒸汽冷却管路形成的冷凝液化水一起排放至水箱中;这样,刚开始高温的冷凝液化水和冷凝回水没有直接被排出,而是与水箱中已有的低温水温度综合之后再次排出;且本次后续暂存于水箱的水又可以供下次初始排放的水降温之用,起到了控制排放温度的作用;而水箱的暂存作用使水在排放之前有自然冷却的时间,相比直接排放能拥有更低的排放温度;即使工作中水温突然升高,但由于综合温度之后再排放的机理,也能控制排放水温。

    用于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置物架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810477344.X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置物架,涉及医疗器械灭菌设备领域,包括若干支撑层架、若干篮子组件以及至少四根立柱,支撑层架为长方型,四根立柱包络成立方体型,且立方体的横截面的形状与支撑层架的形状相匹配,支撑层架通过挂钩组件与四根立柱可拆卸的连接,每个支撑层架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医疗器械的篮子组件,立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插孔,挂钩组件通过插销与插孔连接。在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置物架的时候能够不借用工具快速调节支撑层架的层距,节约操作时间、减少劳动强度;增加了限位机构能够使脉动真空灭菌器的置物架在灭菌器灭菌内室得到限位;拉手组件可以快速拆卸,便于操作,增加了灭菌器内室的空间利用率,方便更换硅胶把手,达到节约成本的作用。

    一种用于气压舱的安全联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3260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0186253.2

    申请日:2021-0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压舱内的安全联锁装置,涉及安全防护领域。所述安全联锁装置包括:安装板、气缸和错位转动件,并添加有探测元件组、电控组与气压传感器组,安全联锁装置能控制安全挡板对舱门开关门进行操作控制,能使舱门不被随意地打开;添加的探测元件,电控组能探测舱门是否关门到位,舱内设置多个气压传感器能对舱内气压进行监控,在舱内气压未达到安全范围内时阻止人员对舱门进行开关门,气缸尾部还设置有紧急开关,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能施加在用户原有的气压舱上,不用整体更换就能提高气压舱的安全性,使装置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一种灭菌器密封门自动开门装置及灭菌器

    公开(公告)号:CN11816164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10890.X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灭菌器密封门自动开门装置,包括安装座和定位座,在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缸筒与安装座之间转动连接,在定位座上沿竖直方向转动设置有驱动杆,驱动气缸的输出轴与驱动杆之间传动连接,在安装座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驱动气缸连接以控制驱动气缸开启或关闭,在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电磁阀电性连接,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定驱动气缸的输出轴的收缩距离;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灭菌器,包括箱门、箱体和如上所述的密封门自动开门装置,本申请能够实现灭菌器的自动开关门,减少或避免灭菌器开关门时使用人力操作,提高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并提高了灭菌器开关门的顺畅度和可靠性。

    一种用于正负压装置的舱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12876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083431.4

    申请日:2020-0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正负压装置的舱门组件,包括舱门、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固定导向组件、第一移动导向组件和第二移动导向组件;所述固定导向组件上设置有防挤压部;当所述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导向组件位于所述防挤压部的正前方;当所述压力舱处于正压或负压状态时,所述第二移动导向组件能够容纳于所述防挤压部中。本申请所设置的导向机构在发挥正常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在舱门关闭后且压力舱形成负压或正压时,避免因负压力或正压力对舱门造成挤压,从而保证舱门持续正常的工作。并且保证整个舱门在运动过程中,导向装置的运动不会产生冲击载荷,保证了导向装置的使用寿命。

    一种灭菌舱门用组合导轨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425093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010186625.7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菌舱门用组合导轨及其使用方法,组合导轨包括导轨基体段,导轨延长段、导轨底基段以及底座,通过在底座上纵向设置若干左右腰型孔和前后腰型孔,将导轨延长段、导轨底基段拉接于底座顶面的方式,并通过在用于拉接的连接螺栓与左右腰型孔、前后腰型孔之间预留间隙,实现导轨延长段、导轨底基段具有游隙可调,从而在前期安装过程中补偿安装误差以及进行后期使用过程中及时调整复位和抵御零件变形,并且通过头调组件和尾调组件的相互配合也快速回复移位,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可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