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8096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189197.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0L5/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0 , Y02E50/30 , C10L5/445 , C10L2290/24 , C10L2290/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林剩余物成型燃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农林剩余物磨粉经硫酸盐皂化物预处理后制备成型燃料。本发明所述燃料中由于硫酸盐皂化物含脂肪酸和树脂酸化合物,因此提高了成型燃料的强度和抗吸潮性,并增加有机质助燃,热值提高。使成型燃料质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2458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640669.1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廉价易得的含氮生物质原料,基于磷酸活化法同时实现杂原子的掺杂和活性炭的自成型,制备具有发达的微/介孔结构、高比表面积、丰富的磷、氮官能团的磷/氮掺杂颗粒活性炭,掺杂的磷和氮对HMF催化氧化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温和、高效地将HMF转化为DFF,为开发低成本、高催化活性、回收便利的非金属杂原子掺杂碳催化剂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96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752307.2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山小种烟熏专用燃料棒及其使用方法,该专用燃料棒是以松木屑、炭粉、腐植酸类物质、松脂和松节油为原料制成,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点火容易、升温快、温度调节灵敏度高、发烟效果稳定、烟熏性能好等优点。在茶叶萎凋、熏焙和复焙过程中,采用所述专用燃料棒进行暗火烟熏,其在产生热量的同时,燃料棒中的挥发性成分和热解产物可散发出来并被茶叶吸收,而使所得正山小种品质更稳定,松烟香更浓郁持久,二次耐泡性更持久,茶味松烟香融合度较高,具有较好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04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74311.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低温条件下,植物原料浸渍于碱/硫脲溶液,与溶剂小分子发生作用,纤维素链被破坏,并溶解。同时,硫脲和氮磷有机化合物与植物原料中的酚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新的交联产物,促进杂原子的固定;交联产物与植物原料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提高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温条件下,碱作为活化剂,进行刻蚀作用,促进活性炭造孔。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335.4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硫脲体系能溶解植物原料的纤维素,使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同时硫脲和含氮化合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内部,与植物原料的酚羟基、甲氧基、醚键等基团发生作用,形成交联物质,固定氮、硫原子,提高活性炭的掺杂。同时,交联物质有助于形成活性炭骨架结构,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有望成为高性能活性炭的新生产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272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674311.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磷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低温条件下,植物原料浸渍于碱/硫脲溶液,与溶剂小分子发生作用,纤维素链被破坏,并溶解。同时,硫脲和氮磷有机化合物与植物原料中的酚羟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新的交联产物,促进杂原子的固定;交联产物与植物原料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提高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温条件下,碱作为活化剂,进行刻蚀作用,促进活性炭造孔。本发明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357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910674408.X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24 , C01B32/3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碱/尿素溶解体系的掺氮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碱/尿素溶解体系中加入植物原料,碱与水都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在分子间和分子内形成新的氢键,使得纤维素溶解,同时加入富氮化合物,可以与植物原料内部的芳香烃基、脂肪烃基和羟甲基等基团产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状聚合物,有利于在活性炭材料表面原位形成稳定的结构氮,提高活性炭的氮掺杂量。同时在碱的活化作用下,热处理过程中植物原料和三维状聚合物形成活性炭的骨架结构,有利于提高活性炭产品的比表面积。因此,本发明可制得兼具“高比表面积”和“高掺氮量”的活性炭产品,并且该工艺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产品可再生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34251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74466.2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废弃物制备氮掺杂颗粒活性炭的方法,碱/尿素体系溶解植物原料中的纤维素,形成粘结物质,促进塑化成型;同时碱作为制备活性炭的活化剂,对植物原料具有脱水、催化及侵蚀作用,得到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三聚氰胺废弃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孔隙内部,与植物原料中的甲氧基、酚羟基和脂肪烃基等活性基团发生化学交联,形成交联物,有利于原位生成含氮量高的颗粒活性炭。本发明是一种绿色、节能降耗和低碳环保的新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029447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74335.4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IPC: C01B32/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共掺杂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在低温条件下,碱/硫脲体系能溶解植物原料的纤维素,使分子内或分子间氢键断裂,同时硫脲和含氮化合物进入到植物原料的内部,与植物原料的酚羟基、甲氧基、醚键等基团发生作用,形成交联物质,固定氮、硫原子,提高活性炭的掺杂。同时,交联物质有助于形成活性炭骨架结构,增加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本发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有望成为高性能活性炭的新生产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