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0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72153.6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09 , C12N15/11 , G16B20/30 , G16B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二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二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在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中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筛选出的4对引物具有扩增结果稳定、电泳条带清晰可辨的特点,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证实所述SSR标记重复性和多态性较高,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6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66156.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4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转录因子基因NAC1‑1在蔗茎发育中的应用。所述甘蔗转录因子基因NAC1‑1是从蔗茎绵心的甘蔗品种中克隆得到,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由28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50~150位氨基酸残基为NAC基因家族典型的NAM结构域。本发明揭示NAC1‑1基因的高效表达可诱导蔗茎产生绵心表型,低表达或者不表达没有绵心蔗茎的出现。结果证明,NAC1‑1基因的低表达对于甘蔗蔗茎正常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也为选育非绵心甘蔗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候选靶标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20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910538171.2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姬菇菌株及其选育方法,是通过海鲜菇和蟹味菇的多孢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在利用杂交菌株的多孢自交获得的真姬菇品种真姬1号;本发明通过杂交及自交育种获得真姬1号,生长速度上与亲本菌株相比,满袋时间比出发菌株海鲜菇提前5d,生长周期比亲本海鲜菇提早10d育成采收,平均菌柄长度14.4cm,平均菌盖直径1.4cm,平均单瓶产量330.5g,平均生物学效率110.1%,优于亲本出发菌株海鲜菇和蟹味菇,其经济效益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63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72152.1
申请日:2020-07-1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分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三号染色体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子标记与应用,包括四对位于甘蔗高贵种三号染色体的SSR分子标记核心引物对,研究基于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全基因组数据,设计、合成SSR标记引物,并对5份高贵种材料、4份割手密种材料、2份栽培种材料品种资源进行分析。筛选出的4对引物可以分清SSR所在甘蔗高贵种和割手密种的染色体位置,准确、高效地鉴定甘蔗品种,可用于甘蔗遗传分析和品种鉴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