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0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8606.0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0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02 , B32B27/32 , B32B2307/7246 , B32B2439/70 , B65D65/4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薄片,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且即使不夹着粘结层也表现出优良的层间粘结性。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内部层(A),其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中间层(B),其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中间层(B)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混合物;外部层(C),其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中间层(B)的外侧,包含苯乙烯系树脂;其中,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157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80058907.1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32B2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膜,其具有拉伸物性优异、起伏少的包含偏氟乙烯树脂的层。一种多层膜,其是在包含偏氟乙烯树脂的B层的一个面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层叠有A层,所述A层由根据JISK7133:1999而测定的在120℃下静置5分钟后的尺寸变化率为MD方向为5%以下、TD方向为3%以下的热塑性树脂膜构成,对于剥离所述A层后的所述B层的与所述A层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的4.8mm×3.7mm的范围,根据ISO25178‑604通过非接触型干涉显微镜测定的算术平均高度Sa1为80nm或以下,在剥离所述A层后的所述B层上根据JISK7127:1999(试验片类型2)进行拉伸试验时的25℃下的拉伸断裂标称应变在MD方向、TD方向上均为10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09394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80059362.4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29C51/14 , B29C48/21 , B29C48/305 , B29C48/92 , B29C51/10 , B32B27/00 , B32B27/30 , B29K27/12 , B29L7/00 , B29L9/00
Abstract: 提供:用于三维表面装饰工艺时,不产生褶皱等的真空成型用氟系树脂多层薄膜。一种真空成型用氟系树脂多层薄膜,其包含:表面层,其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60质量%~85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40质量%~15质量%;和,背面层,其含有偏二氟乙烯系树脂0质量%~50质量%和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100质量%~50质量%,基于JIS K7133测定的以120℃加热了30分钟时的薄膜的流动方向的加热伸缩率为‑15%~‑2%。
-
公开(公告)号:CN11231307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80040493.2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维持薄膜嵌入成型用装饰薄膜的表面凹凸的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嵌入成型用装饰薄膜,其依次层叠有:含有氟系树脂100~80质量份和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0~20质量份的氟系树脂层、含有氟系树脂50~0质量份和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50~100质量份的丙烯酸系树脂层、以及含有热塑性树脂的装饰层,前述氟系树脂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在前述氟系树脂层的不与前述丙烯酸系树脂层接触的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凹凸。此外,本发明还提供该薄膜嵌入成型用装饰薄膜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328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580007162.0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32B27/30 , B32B25/08 , C08L53/02 , H01L31/0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49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02 , B32B27/304 , B32B27/32 , B32B27/36 , B32B27/365 , B32B2457/12 , C08L53/02 , H01L31/0481 , Y02E10/50
Abstract: 提供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使用的、层间粘接性良好的多层片材。种多层片材,其中,具有:第树脂层,由聚偏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第二树脂层,被设置在上述第树脂层上,并由含有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和/或其氢化物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以及第三树脂层,被设置在上述第二树脂层上并与上述第树脂层相对,并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通过在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或硅酮树脂/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粒子上接枝聚合乙烯基系单体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14555363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80005921.5
申请日:202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色调装饰膜,具备保护层、锚固层、金属蒸镀层和粘接层,金属蒸镀层包含铟,保护层包含第一混合树脂层和第二混合树脂层,第二混合树脂层设置于锚固层侧,第一混合树脂层包含偏氟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酯系树脂,第二混合树脂层包含偏氟乙烯系树脂和丙烯酸酯系树脂,第一混合树脂层中的偏氟乙烯系树脂与丙烯酸酯系树脂的固体成分浓度比率(质量%)为75:25~60:40,第二混合树脂层中的偏氟乙烯系树脂与丙烯酸酯系树脂的固体成分浓度比率(质量%)为15:85~60:40。
-
公开(公告)号:CN111386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80076572.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32B27/30
Abstract: 提供一种偏氟乙烯系树脂多层薄膜,其可以在高湿环境下长期抑制由酸雨导致的薄膜变色、和由装饰薄膜所含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引起的生成多烯结构所导致的薄膜变色。一种偏氟乙烯系树脂多层薄膜,其包含在背面层层叠有表面层的2层,所述表面层含有80质量%以上的偏氟乙烯系树脂和20质量%以下的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所述表面层的结晶度为45%以上,α晶体在所述偏氟乙烯系树脂的全部晶体成分中所占的比率为60%以上,所述表面层的厚度为15μm以上,所述背面层含有90质量%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系树脂。
-
-
公开(公告)号:CN10551780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480048606.0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27/00 , B32B27/06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02 , B32B27/32 , B32B2307/7246 , B32B2439/70 , B65D65/40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树脂薄片,其具有良好的水蒸气阻隔性,且即使不夹着粘结层也表现出优良的层间粘结性。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一种热塑性多层树脂薄片,其具有包含下述层的层结构:内部层(A),其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中间层(B),其层叠于所述内部层(A)的两面,包含苯乙烯系树脂与烯烃系树脂的混合物,且所述中间层(B)的混合物中的烯烃系树脂的混合比率低于内部层(A)的混合物;外部层(C),其进一步层叠于所述中间层(B)的外侧,包含苯乙烯系树脂;其中,所述内部层(A)和所述中间层(B)的树脂层的截面具有如下形态:在烯烃系树脂域中纵横比(长轴的长度/短轴的长度)为10以上的占8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960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580007162.0
申请日:2015-02-09
Applicant: 电化株式会社
IPC: B32B27/30 , B32B25/08 , C08L53/02 , H01L31/04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49 , B32B27/08 , B32B27/30 , B32B27/302 , B32B27/304 , B32B27/32 , B32B27/36 , B32B27/365 , B32B2457/12 , C08L53/02 , H01L31/0481 , Y02E10/50
Abstract: 提供可以作为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使用的、层间粘接性良好的多层片材。一种多层片材,其中,具有:第一树脂层,由聚偏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第二树脂层,被设置在上述第一树脂层上,并由含有苯乙烯‑共轭二烯系嵌段共聚物和/或其氢化物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以及第三树脂层,被设置在上述第二树脂层上并与上述第一树脂层相对,并由含有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上述第二树脂层含有通过在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或硅酮树脂/丙烯酸系复合橡胶粒子上接枝聚合乙烯基系单体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