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51730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011173885.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藻一体化设备及其除藻方法,除藻一体化设备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网滤装置、絮凝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棉装置;网滤装置包括原水管、至少一个连接在原水管上的分流管、至少一个倾斜设置在分流管下方的滤板、设置在滤板下方的滤液槽和滤渣槽;滤板的第一表面倾斜朝向分流管,滤板的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并倾斜朝下;滤液槽与第二表面相连通;滤渣槽与第一表面相连通;絮凝过滤装置连通滤渣槽,将滤渣水进行絮凝过滤处理;过滤棉装置连通滤液槽和絮凝过滤装置,对滤液进行棉过滤,获得除藻后的净化水。本发明有效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水体进行除藻,净化水体,达到原位处理效果,降低藻类暴发危机,保障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55173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173885.7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藻一体化设备及其除藻方法,除藻一体化设备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内的网滤装置、絮凝过滤装置以及过滤棉装置;网滤装置包括原水管、至少一个连接在原水管上的分流管、至少一个倾斜设置在分流管下方的滤板、设置在滤板下方的滤液槽和滤渣槽;滤板的第一表面倾斜朝向分流管,滤板的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并倾斜朝下;滤液槽与第二表面相连通;滤渣槽与第一表面相连通;絮凝过滤装置连通滤渣槽,将滤渣水进行絮凝过滤处理;过滤棉装置连通滤液槽和絮凝过滤装置,对滤液进行棉过滤,获得除藻后的净化水。本发明有效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水体进行除藻,净化水体,达到原位处理效果,降低藻类暴发危机,保障水体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5200955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714126.X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制模装置,其包括两条轨道,以及雕刻机和喷浆压实装置;雕刻机和喷浆压实装置沿轨道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并可相对于轨道定位。雕刻机包括若干个用于塑造地形的雕刻工作单元,每个雕刻工作单元的挖掘高程独立设置;喷浆压实装置包括若干个用于进行水泥砂浆抹面的喷浆压实工作单元;每个喷浆压实工作单元的碾压高程独立设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自动制模装置通过雕刻机雕塑模型的地形,并利用喷浆压实装置进行水泥砂浆抹面完成模型制作。使得制作出来的模型的两个断面间的地形塑造的误差较小甚至没有,从而提高了模型试验的最终成果的准确性。且该自动制模装置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适用于各种物理模型的制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28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458936.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桥梁工程阻水比测量方法及装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桥梁的桥轴线与河道主流方向,确定桥梁的投影断面的位置;S2、根据预设水位下投影断面附近的平面流场特征,确定桥梁各桥墩所在投影断面位置的流速Vi、桥墩处水流和河道主流之间的夹角θi;S3、结合预设水位和桥墩的形状,确定各个桥墩的阻水面积Ai;通过下式分别获得各个桥墩的阻水流量qi=AiVicosθi;所有桥墩的总阻水流量q=Σqi;S4、获得预设水位下的投影断面的流量Q,结合桥墩的总阻水流量q,得到阻水比α=q/Q。本发明充分考虑河口复杂河道结构形式,可为桥梁工程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阻水比计算方法,为河口工程管理提供更为直接准确的技术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8044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13943.1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鱼对声音和水流选择的测试装置及方法,研究鱼对声音和水流选择的测试装置包括鱼槽、为所述鱼槽供水的供水单元、以及用于产生水下声场的音响单元;所述供水单元设置在所述鱼槽的进口外侧,所述音响单元设置在所述鱼槽的进口处;所述鱼槽的宽度自进口向出口逐渐增大,使得所述鱼槽内沿水流方向形成不同流速场、声场的多个水流断面。本发明根据鱼类对声音和流速的敏感性设计而成,既可单独测定不同鱼类对于声音或水的流速的趋向性,也可测定声音和水的流速组合情况下鱼类的趋向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性高,可为水工诱驱鱼措施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保护鱼类,减轻工程不利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673106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4918.5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24/32 , B01D24/46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过滤式水体净化装置,包括密闭的压力过滤箱、设置在所述压力过滤箱内的转鼓、填装在所述转鼓内的纤维滤料层;所述压力过滤箱第一端设有供待处理原水进入的进水口,相对的第二端设有供处理后的净水排出的出水口;所述转鼓在所述压力过滤箱内靠近所述出水口。本发明水质净化效果好,可去除原水中的80%以上的悬浮物、藻类等杂质,有效提高水体能见度、改善原水水质;净水效率高,构造简单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383314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117565.8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涌治污的菌种繁殖播撒设备,其基架及菌种繁殖支架分别设于河涌底部和水中,不会阻碍船只航行,可沿河涌的全断面布设,使河涌中间的主流区则也得到有效的治理,提高治污效果;另外,菌种繁殖支架在摇杆带动下摇摆,一方面,可改变生物膜载体和曝气点的相对位置,使曝气装置所产生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被随菌种繁殖支架摇摆的生物膜载体扰动,形成强烈紊乱,加强溶解氧的效果,并使水中含氧量分布更为均匀,从而提高除污菌种的生长、以及除污效果,另一方面,生物膜载体上生长的治污菌种随生物膜载体摇摆的过程中,容易从生物膜载体上不断脱落并散布在水中,然后在气泡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往下游的水体中扩散,提高治污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1855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014279.2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鱼对外界因素选择的测试装置及方法,研究鱼对外界因素选择的测试装置包括环形的第一墙体、可分离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内侧的环形拦鱼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和拦鱼网之间的多个挡板,所述第一墙体内部空间形成鱼类活动区域,多个所述挡板将所述第一墙体和拦鱼网之间的环形空间分成多个等面积的测试区域;每一所述测试区域设有水下灯和/或供水通过进入所述测试区域的流速口。本发明根据鱼类对流速和光的敏感性设计而成,既可单独测定不同鱼类对于光色或流速的趋向性,也可测定光色和流速组合情况下鱼类的趋向性,操作方便,可为水工诱驱鱼措施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我国鱼道运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285B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710458936.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口桥梁工程阻水比测量方法及装置,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桥梁的桥轴线与河道主流方向,确定桥梁的投影断面的位置;S2、根据预设水位下投影断面附近的平面流场特征,确定桥梁各桥墩所在投影断面位置的流速Vi、桥墩处水流和河道主流之间的夹角θi;S3、结合预设水位和桥墩的形状,确定各个桥墩的阻水面积Ai;通过下式分别获得各个桥墩的阻水流量qi=AiVicosθi;所有桥墩的总阻水流量q=Σqi;S4、获得预设水位下的投影断面的流量Q,结合桥墩的总阻水流量q,得到阻水比α=q/Q。本发明充分考虑河口复杂河道结构形式,可为桥梁工程设计提供更为科学的阻水比计算方法,为河口工程管理提供更为直接准确的技术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0627729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72319.8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1268 , C02F3/28 , C02F3/30 , C02F2101/16 , C02F2101/22 , C02F2103/007 , C02F220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的原位生物强化处理装置和系统及工法,本发明装置包括倾斜态网格结构和漂浮结构,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端悬于水面,下端固定于河涌或水塘的河床表面,使倾斜态网格结构与水流方向呈35°~60°的角度;所述倾斜态网格结构的上部悬挂碳素纤维,下部固定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缘设置有曝气结构。本发明可拦截下层水体中底泥悬浮物并加速其沉淀的同时生成自生动态膜,结合合理的曝气结构驯化河道微生物群落,并利用碳素纤维表面固定微生物对表层水体进行净化,工艺过程易于管理和控制,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且工法在保证水质效果的同时不影响河涌水流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具有一定流速的城镇黑臭河涌原位治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