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7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33700.0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热的自适应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膜包括橡胶基体膜以及掺杂在橡胶基体膜中的ZnO基无机填料、碳纳米管;所述ZnO基无机填料、所述碳纳米管各自独立地掺杂在橡胶基体膜的内部和/或表面。通过对复合膜的组分进行限定,有效降低复合膜的热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077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149331.7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6F18/24 , G06Q50/06 , G06N20/00 , G06F18/214 , H02J3/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目标配电网的故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按照预设频率获取目标配电网上多个预设节点处至少一个周期的实时三相电流波形数据;计算各实时三相电流波形数据的零序电流波形数据,并采用预设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提取各节点零序电流波形数据的实时零序高频特征和实时零序工频特征;根据各个节点的实时三相电流波形数据、多个实时零序高频特征和多个实时零序工频特征,生成目标配电网的实时故障识别特征;将故障识别特征输入已训练半监督识别模型,采用已训练半监督识别模型识别并输出目标配电网的运行状态信息。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有效诊断配电网发生的故障类型,提高对目标配电网进行故障识别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0411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33861.7
申请日:2016-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一种异常电力用户挖掘中类分布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SMOTE算法、ROSE算法,其有益效果是:从训练集入手,通过重采样改变训练数据的分布,即构造一个样本数相对平衡的合成数据集,并在新数据集上进行建模,从而提高分类器的性能,解决类分布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011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110228873.4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中电流控制的双环直流接地极,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双环直流接地极,包括接地极、碳床、绝缘层和均流电阻。接地极被包裹在碳床的中心,所述的绝缘层置于碳床的上部。接地极由内环接地极和外环接地极组成,内环接地极和外环接地极同心同平面安装,所述的均流电阻通过导线连接在内环接地极和外环接地极之间。本发明双环直流接地极,采用在接地极上部土壤中敷设绝缘介质薄膜,并在内、外环间添加均流电阻,强制均衡电流在双环接地极内、外环中的分布,从而使地表电位更加均匀,有效减小接地系统的跨步电位差,大大减小直流接地极的尺寸和占地面积,从而降低直流接地极的总体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02290808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228884.2
申请日:2011-08-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公共接地系统,属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的公共接地系统,由多个接地极组成,各接地极通过线路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各接地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相邻的接地极用导线连接成首尾相接,且不相邻的接地极之间用导线相互连接。本发明提出的公共接地系统,将一个区域内的已有的几个直流接地极通过线路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供所有直流系统共用,同时,该区域今后新建的直流工程都可以直接链接到该公共接地极上,不用再新建新的接地极,这样就大大节约了用地面积,降低了设备成本,进而降低了直流输电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3013378U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220638187.4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敷无机复合材料的直流输电导线,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电磁环境防护技术领域,该输电导线由钢芯铝绞线及敷裹于该钢芯铝绞线外表面上的无机复合材料涂层所组成;所述的钢芯铝绞线选用LGJ-6×630/45或LGJ-6×720/50两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涂层厚度可为0.1-1mm。本实用新型有效均匀了极导线表面电场,有效地抑制电晕的产生,使得无线电干扰值降低优化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输电导线重新设计线路杆塔可减小输电走廊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096275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0798854.3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29/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含离子流直流电场测量的传感器装置,属于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监测领域。该测量装置由两个电位互相独立且绝缘隔离的传感器和,和由差分信号处理模块、无线信号传输模块及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及无线供能模块组成的信号处理电路构成;其中,传感器与传感器用绝缘材料隔开,通过绝缘材料进行机械上的连接,以实现完全电位隔离,所述信号处理电路集成在PCB版上,分别与两个传感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便捷、有效、可靠地进行离子流场条件下的直流合成场强测量,可以为后续为输电线路防雷、故障定位和在线监测等过程提供更好的原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200054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27033.7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阶段可逆热致变色绝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聚二炔纳米管指示剂和硅橡胶绝缘材料基体;所述硅橡胶绝缘材料基体的制备原料包括含有线型聚二甲基硅氧烷前体的基础剂、交联剂和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利用聚二炔纳米材料的温度敏感性,实现硅橡胶绝缘材料的可逆热致变色。实验结果表明:材料在不影响基体本身机械、绝缘性能的前提下,既能够实现从室温至120℃的多阶段(蓝‑紫‑红‑橙)可逆颜色变化,实现较宽温度范围的设备温度监控,也能实现异常温升的在线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8050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26751.6
申请日:2025-01-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波导光栅结构的电场传感器件,涉及电场传感技术领域,该电场传感器件包括衬底,以及设置于衬底上的第一波导光栅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偶极子天线和第二偶极子天线,第一波导光栅结构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二方向,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于第一波导光栅结构的相对两侧。第一偶极子天线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第二偶极子天线与第二电极电连接。利用偶极子天线接收外部电场,并传递到第一波导光栅结构两侧的电极上,放大施加在第一波导光栅结构上的电场,从而增加电场传感器件的测量量程。并且,电场传感器件具有宽频带测量、非接触式测量、体积小、灵敏度高、温、湿度稳定性高、绝缘成本低、安装便捷等特点,适合在电力网络中大规模布局。
-
公开(公告)号:CN11951374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5850.4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清华大学
Inventor: 高吉普 , 胡军 , 张缘圆 , 吴世林 , 辛明勇 , 潘石 , 徐长宝 , 马浩宇 , 毕然 , 张汇泉 , 刘新霆 , 张波 , 何金良 , 高源 , 张宣 , 邱可玥 , 钟润峰 , 张钥朗
IPC: G06F18/2431 , H02J3/00 , H02J3/38 , G01R31/00 , G01R31/08 , G06F18/2411 , G06F18/2413 , G06F18/2415 , G06F18/2131 , G06F18/214 , G06N20/20 , G06N20/1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目标配电网故障模型;获取目标配电网模型仿真结果中第一时域信号数据;根据第一时域信号数据构建第一故障数据集;使用第一故障数据集训练第一电网故障分类模型,根据训练完成后的第一电网故障分类模型进行配电网故障分类。通过模拟真实配电网的复杂工况,本方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情况。此外,采用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集成学习算法相结合,不仅能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故障类型,而且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计算效率。因此,本申请的配电网故障分类方法及系统在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并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