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极端条件下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4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18356.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拟极端条件下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下壳、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活塞连接件和驱动件。上壳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上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顶部与上壳的底部连接,下壳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活塞背离第一活塞的一侧。本申请采用上壳和下壳的双节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模拟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的承载能力差的问题。

    一种模拟极端条件下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18356.6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模拟极端条件下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下壳、第一活塞、第二活塞、活塞连接件和驱动件。上壳内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上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连通孔,第一连通孔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顶部与上壳的底部连接,下壳内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与第一容纳空间连通,下壳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通孔,第二连通孔与第二容纳空间连通;第一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二活塞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活塞背离第一活塞的一侧。本申请采用上壳和下壳的双节设计,解决了现有的模拟地层破坏的试验装置的承载能力差的问题。

    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下结构荷载-位移曲线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54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75041.1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知识‑数据驱动的地下结构荷载‑位移曲线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下结构工程参数,将所述地下结构工程参数输入预测模型,获取所述预测模型的中间参数输出;根据所述中间参数输出获取荷载‑位移曲线的参数;根据所述荷载‑位移曲线的参数建立荷载‑位移曲线。本发明通过知识‑数据协同驱动建立一个荷载‑位移曲线的预测模型,对建立一个完整的荷载‑位移曲线函数所需的四个参数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实验验证了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荷载‑位移曲线所需的四个参数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善改进了现有技术获取荷载‑位移曲线的误差问题。

    一种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531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3411.0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影响隧道结构韧性的指标,根据指标建立韧性指标体系;选取待分析的目标隧道结构,根据韧性指标体系获取目标隧道结构在多个时刻的多组实测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所述指标的主观权重,使用熵权法得到所述指标的客观权重,根据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得到所述指标的组合权重;根据多组所述实测数据和所述韧性指标体系得到多个复合性能;对多个所述复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所述目标隧道结构的损伤状态和韧性强度。本发明能够得到精确的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结果,为地下结构的安全韧性和耐久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一种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15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533411.0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影响隧道结构韧性的指标,根据指标建立韧性指标体系;选取待分析的目标隧道结构,根据韧性指标体系获取目标隧道结构在多个时刻的多组实测数据;使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所述指标的主观权重,使用熵权法得到所述指标的客观权重,根据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得到所述指标的组合权重;根据多组所述实测数据和所述韧性指标体系得到多个复合性能;对多个所述复合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得到所述目标隧道结构的损伤状态和韧性强度。本发明能够得到精确的邻近施工扰动作用下既有隧道结构安全韧性评价结果,为地下结构的安全韧性和耐久性提供了重要信息。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土拱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5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24827.1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土拱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活动门、移动机构、伺服控制机构及监测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用于模拟高地应力条件,第二加压机构用于模拟高水压条件,活动门用于沿承载机构的高度方向移动;移动机构用于控制活动门下移;伺服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承载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和移动机构;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活动门下移过程中的目标土体数据。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承载机构与活动门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对处于高地应力和高水压状态下的土体的土拱效应做出模拟,且能够通过伺服控制机构实现智能控制。

    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土拱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5592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510124827.1

    申请日:2025-01-26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土拱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及方法,试验装置包括:承载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活动门、移动机构、伺服控制机构及监测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用于模拟高地应力条件,第二加压机构用于模拟高水压条件,活动门用于沿承载机构的高度方向移动;移动机构用于控制活动门下移;伺服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承载机构、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和移动机构;监测机构用于监测活动门下移过程中的目标土体数据。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加压机构、第二加压机构、承载机构与活动门集成在一起,实现了对处于高地应力和高水压状态下的土体的土拱效应做出模拟,且能够通过伺服控制机构实现智能控制。

    一种控制矿山法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85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38250.3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矿山法隧道软岩大变形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隧道形状和尺寸,步骤二、矿山法隧道开挖并判断超挖施工段进行固定间隔隧道超挖,步骤三、隧道超挖面回填泡沫轻质土,步骤四、泡沫轻质土回填后进行支护及时封闭施工面;本发明通过对隧道进行超挖并回填泡沫轻质土的施工,改变了围岩的性质和结构,从结构上直接阻断高地应力的传递,达到控制软岩大变形的效果,对软弱岩体也能发挥良好的效果。

    一种盾构渣土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35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53223.0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隧道施工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盾构渣土同步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中同步注浆材料主要包括1重量份的盾构渣土,0.5‑1.0重量份的矿渣粉,2.1‑2.4重量份的砂,0.15重量份的熟石灰,0.15重量份的无水硫酸钠,1.1‑1.4重量份的水,由此制备得到的同步注浆材料的各项性能较好。本申请中同步注浆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简洁且操作便捷,有助于后续推广应用。此外,利用黏性土地层盾构渣土,采用地聚合物矿渣粉作为胶结材料,制备同步注浆材料可以消耗盾构渣土,能够实现渣土资源化再利用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对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符合“节能减排”的政策。也能够为企业节省施工成本,有助于缓解地铁施工单位渣土处理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压力。

    一种盾构隧道泥膜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56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8445.0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泥膜渗透系数测定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渗透柱,其侧壁设有多个孔压计;变径柱,设置于渗透柱底部且与其同轴连通;顶盖,与渗透柱顶部密封连接,其上设有第一进气孔;底板,与变径柱下方密封连接,底板与与变径柱之间的空间形成透水石容纳腔,且底板上设有排水孔和第二进气孔;空压机,经第一调压阀与第一进气孔连通,经第二调压阀与第二进气孔连通;刀盘机构,设置于渗透柱内且位于其上部;加热板,嵌设于刀盘机构的刀盘内。本发明通过调节顶盖和底板处进气压力,配合变径柱调节水力梯度,实现水力梯度精准可控;通过设置有刀盘机构和加热板,能实现不同温度下,水力梯度对泥浆入渗规律和泥膜渗透系数进行研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