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6277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9876.8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23K26/342 , B23K2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42 , B23K26/06
Abstract: 一种熔覆轨迹可调的激光熔覆头构件,熔覆头安装在可驱动熔覆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竖直调节装置上,熔覆头内设有透镜,且透镜与熔覆头同轴设置;送粉管通过可调节送粉管与熔覆头之间的夹角大小的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上,且送粉管的中轴线的延长线与熔覆头的中轴线的延长线相交;竖直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丝杠电机,熔覆头的外壁上设有与第一输出轴相配合的第一螺母,第一输出轴与第一螺母相啮合,以驱动熔覆头上下移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二丝杠电机和第二螺母,送粉管靠近出口的一端与熔覆头的外壁铰接,送粉管靠近进口的一端与第二螺母的外壁铰接,第二螺母与第二丝杠电机的第二输出轴相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37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7107.4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双流道汇聚式旁轴送粉喷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叠设且相互固定的顶板、楔形板和底板;所述楔形板的大头端设有总流道,总流道的入口端外露于楔形板的侧面形成总入口;顶板与楔形板之间设有沿楔形板顶面延伸的上流道,底板与楔形板之间设有沿楔形板底面延伸的下流道,上流道的近端通过第一分流道与总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下流道的近端通过第二分流道与总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上流道的远端延伸至楔形板的小头端端面形成上流道出口,下流道的远端延伸至楔形板的小头端端面形成下流道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061198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41511.0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带下侧保护气流道的卸载式宽带送粉喷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叠设且相互固定的顶板、隔片和底板;顶板入口段向上倾斜延伸,顶板入口段上设有粉末通孔,底板入口段上设有卸载通孔,粉末通孔的顶口外露于顶板构成粉末入口,粉末通孔的底口与卸载通孔通过过滤网上的通孔连通,过滤网铺设在卸载通孔上,顶板与隔片之间设有水平的粉末流道,粉末流道的一端与粉末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顶板与隔片的出口端构成粉末出口;底板与隔片之间设有水平的保护气流道,保护气流道的一端与底板上的保护气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底板与隔片的出口端构成保护气流道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0583910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22816.5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带保护气的叠板组合式宽带送粉喷嘴,喷嘴本体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叠设且相互固定的顶板、上叠板、下叠板和底板,顶板入口段上设有上保护气通孔、粉末通孔及下保护气通孔;顶板与上叠板之间设有上保护气流道,上叠板和下叠板之间设有粉末流道,下叠板和底板之间设有下保护气流道;上保护气流道的一端与上保护气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喷嘴本体出口端形成上保护气出口,下保护气流道的一端与下保护气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喷嘴本体出口端形成下保护气出口,粉末流道的一端与粉末通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喷嘴本体出口端形成粉末出口,且上保护气出口、下保护气出口分别位于粉末出口的上方和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7059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139846.7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锥面杠杆式结构粉末汇聚点可调的激光同轴送粉喷嘴,送粉管通过可调节送粉管与熔覆头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四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套筒沿竖直方向的横截面面积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套筒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且套筒和熔覆头之间设有导向装置;送粉管位于套筒外,且送粉管靠近进口的一端可沿套筒外壁面上下滑动地设置套筒外壁面上,送粉管靠近出口的一端铰接在熔覆头上,送粉管的中间通过弹簧与熔覆头连接;中央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改变激光离焦量的同时,本发明能实时动态调整粉末汇聚点,让粉末汇聚点始终落在加工零件表面,实现高精度、高质量、性能良好的熔覆层且熔覆轨迹宽度可变。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769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139871.5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23K26/342 , B23K26/06
Abstract: 熔覆轨迹可调的激光熔覆装置及调节熔覆轨迹宽度的方法,激光熔覆装置包括激光熔覆头构件、激光器、送粉器和中央控制器;熔覆头安装在可驱动熔覆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竖直调节装置上,熔覆头内设有透镜;送粉管通过可调节送粉管与熔覆头之间的夹角大小的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上;所述中央控制器内具有信号变送器、送粉控制器和计算器。本发明既可以调节熔覆轨迹的宽度,也可以在光斑尺寸变化的同时根据熔覆宽度的变化调整粉末输送量和送粉角度,不会造成熔覆轨迹高度的起伏和截面形状的不稳定,且激光功率密度保持不变,使得熔覆层的厚度保持不变,保证熔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76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9871.5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23K26/342 , B23K2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26/342 , B23K26/06
Abstract: 熔覆轨迹可调的激光熔覆装置及调节熔覆轨迹宽度的方法,激光熔覆装置包括激光熔覆头构件、激光器、送粉器和中央控制器;熔覆头安装在可驱动熔覆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竖直调节装置上,熔覆头内设有透镜;送粉管通过可调节送粉管与熔覆头之间的夹角大小的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上;所述中央控制器内具有信号变送器、送粉控制器和计算器。本发明既可以调节熔覆轨迹的宽度,也可以在光斑尺寸变化的同时根据熔覆宽度的变化调整粉末输送量和送粉角度,不会造成熔覆轨迹高度的起伏和截面形状的不稳定,且激光功率密度保持不变,使得熔覆层的厚度保持不变,保证熔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0122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39886.1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粉末焦点可调的铰链滑块式激光同轴送粉喷嘴,熔覆头外设有送粉管,送粉管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四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送粉管位于所述套筒外,送粉管靠近进口的一端设有滑轨部;套筒上固定有滑块部,滑块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部上,滑块部和滑轨部之间通过卡扣装置相互连接,以防止滑块部在滑行过程中与滑轨部分离;送粉管靠近出口的一端铰接在熔覆头上;中央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改变激光离焦量的同时,本发明能实时动态调整粉末汇聚点,让粉末汇聚点始终落在加工零件表面,实现高精度、高质量、性能良好的熔覆层且熔覆轨迹宽度可变。
-
公开(公告)号:CN206616273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229545.9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粉末焦点可调的铰链滑块式激光同轴送粉喷嘴,熔覆头外设有送粉管,送粉管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熔覆头四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筒,套筒的一侧设有驱动装置;送粉管位于所述套筒外,送粉管靠近进口的一端设有滑轨部;套筒上固定有滑块部,滑块部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部上,滑块部和滑轨部之间通过卡扣装置相互连接,以防止滑块部在滑行过程中与滑轨部分离;送粉管靠近出口的一端铰接在熔覆头上;中央控制器与驱动装置相连。在改变激光离焦量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实时动态调整粉末汇聚点,让粉末汇聚点始终落在加工零件表面,实现高精度、高质量、性能良好的熔覆层且熔覆轨迹宽度可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974663U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20851563.6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24/10
Abstract: 一种双流道汇聚式旁轴送粉喷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叠设且相互固定的顶板、楔形板和底板;所述楔形板的大头端设有总流道,总流道的入口端外露于楔形板的侧面形成总入口;顶板与楔形板之间设有沿楔形板顶面延伸的上流道,底板与楔形板之间设有沿楔形板底面延伸的下流道,上流道的近端通过第一分流道与总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下流道的近端通过第二分流道与总流道的出口端相连通,上流道的远端延伸至楔形板的小头端端面形成上流道出口,下流道的远端延伸至楔形板的小头端端面形成下流道出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