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检测系统及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0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311441005.3

    申请日:2023-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尾气检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尾气检测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尾气检测设备;卡口视频检测设备;区域边缘计算机,确定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的极大值以及尾气储存设备排气口位置,判断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极大值是否属于排放超标,并将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以及判断结果加密处理发送至总控中心;总控中心,对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进行解密处理,根据历史数据模型校验尾气储存设备尾气数据的极大值,并根据校验结果下发尾气排放核验指令。本发明的系统能够在专门的检测区域进行尾气检测,检测效率高,检测所需成本低,同时,提高尾气检测的准确性,有利于实现尾气排放检测的普及与推广。

    一种管材环刚度试验检测设备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23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529921.2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环刚度试验检测设备及方法,包括机械臂、环刚度测试装置和控制器,控制器用于控制机械臂将管材转移至环刚度测试装置,环刚度测试装置用于检测管材的环刚度,还包括视觉识别机构,以用于测量待夹取的管材内径以及捕捉待夹取管材的位置。本发明通过在机械臂上设置视觉识别机构,使得机械臂在夹取待检测管材之前,视觉识别机构可先对即将夹取的管材的内径进行自动测量,然后再对管材进行定位。无需工作人员通过卡尺对待测管材的内径进行手动测量,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视觉识别机构还可对管材的位置进行测定捕捉,使得控制器可控制机械臂根据接收到的位置信息,对待检测的管材进行精准夹取和移动,提高操作精度。

    一种电缆非金属护套环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83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49440.6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非金属护套环切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对非金属护套的电缆制样无法实现的问题,该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旋转驱动机构、自动夹持机构、环切刀具机构、电缆顶芯机构、内顶块机构;自动夹持机构夹紧电缆,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自动夹持机构旋转并带动电缆同步旋转;电缆顶芯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器和顶芯,通过直线驱动器驱动顶芯下压、并将电缆外护套内侧的填充物和导体压下设定深度;内顶块机构包括内顶块和内顶块驱动器,环切刀具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器;切割电缆外护套时,切刀驱动器驱动切刀移动到切割电缆外护套的位置,内顶块驱动器驱动内顶块贴合电缆外护套内侧、并驱动内顶块跟随电缆同步向切刀方向移动。

    一种电缆绝缘层中段剥离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547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90463.2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中段剥离装置,包括支架、移动刀座和剥离刀体,支架的底端设有开口向下的安装槽,移动刀座滑动连接在支架的顶端,支架上设有第一压轮组和第二压轮组,移动刀座上设有第三压轮组,支架上设有驱动组件,移动刀座上设有调节组件,本发明的优点:通过安装槽将支架安装在电缆上,由于安装槽设置在支架的底端,因此可将支架在任意位置装入电缆绝缘层进行剥离操作,将移动刀座在支架上设置成滑动连接,且位于安装槽内,因此,能根据不同的电缆大小调节移动刀座的位置,使其能满足不同外径的电缆。

    一种环刚度测试设备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16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602567.2

    申请日:2021-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刚度测试设备,包括:机箱、物料待取区、转运装置、控制器、测试台面、压力机、负荷检测模块、激光测距模块和旋转模块,在试验时,转运装置将被测管件从物料待取区转移至测试台面上,然后压力机对被测管件施加压力,以使被测管件产生径向变形,当被测管件的内直径变形量达到预设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压力机停止施压,并根据内直径变形量达到预设阈值时的负荷,计算被测管件的环刚度值。可以实现被测管件的自动上料、搬运、压力施加和检测、变形量检测和环刚度自动计算的功能,减少了试验过程的人员参与,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试验过程在机箱内完成,因此提高了试验安全性。

    一种基于热分析技术的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826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40599.1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分析技术的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方法,属于电气绝缘技术领域,包括:获取检测样品并对其进行编号;通过热分析方法对检测样品进行热分析获取热焓变化值和熵变化值;基于热焓变化值、熵变化值及对应编号绘制热焓‑熵变化曲线;基于热焓‑熵变化曲线确定热焓变化和熵变化的位置信息,采集环境条件参数并与位置信息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基于全寿命数据库预测高压电缆的绝缘老化程度;基于绝缘老化程度制定改善措施。本方案通过将检测样品的热焓变化、熵变化在热焓‑熵变化曲线上的位置信息与环境条件参数进行关联建立全寿命数据库对高压电缆的老化程度进行预测,显著提高了高压电缆绝缘老化预测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