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管式微缆加工系统和制造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2433316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00282.6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心管式微缆加工系统和制造工艺,包括依次设置的套塑挤出机、套塑水槽、第一牵引件、第一储线装置、护套挤出机、第二牵引件、第二储线装置和收线组件,所述第一储线装置和所述第二储线装置均包括架体、储线架、转线架和转向轮,所述储线架和所述转线架位于所述架体的同侧,所述转向轮通过驱动件和所述架体转动连接,且位于所述架体的另一端;线体经所述转线架运送至所述储线架上,后转送至所述转向轮上,并能够再经由所述转线架传输。本发明能够在更换线盘时连续生产,减少套塑和护套分工序生产时套管放置时间不同导致的成品余长变化并且提高中心管式微缆的制备效率。

    一种超高密度大芯数气吹微缆

    公开(公告)号:CN211014736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834200.1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高密度大芯数气吹微缆,其通过200μm小尺寸光纤进行套塑,以最多48的光纤形成的松套管为子单元,制备超高密度大芯数气吹微缆,具有低重量、小缆径、光纤密度高的优点。其包括中心加强件,所述中心加强件外周环布有至少一层光单元绞合层,相对外层的光单元绞合层绞合于相对内层的光单元绞合层所形成的外周,每层的光单元绞合层内包括有若干个相同的子单元,不同层的光单元绞合层内的子单元为相同的子单元,相对外层的光单元绞合层的子单元数量大于相对内层的光单元绞合层的子单元数量,每个子单元包括松套管,每根松套管内布置有最多48根200μm小尺寸光纤、且松套管内填充有油膏,最外层的光单元绞合层的外周包覆有PE外护套。

    高强度高抗压全介质光缆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88868U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320822749.5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抗压全介质光缆,它涉及通信光缆技术领域。它包括中护层、非金属加强材料层、光纤、缆膏、中心加强件、松套管、纤膏、内护套和外护套,外护套与内护套之间设置有中护层,内护套内设置有非金属加强材料层,非金属加强材料层内设置有多根松套管,松套管内设置有光纤,光纤和松套管之间设置有纤膏,松套管外部填充有缆膏,多根松套管中心设置有中心加强件。本实用新型光缆结构采用三层塑料层作为其外护套,保护缆芯安全;使高强度高抗压全介质光缆实现高强度高抗侧压的需求,产品可应用于强电区域或雷电频繁区域,保证了通信线缆和终端设备的安全。

    用于光纤套塑的防抖动放纤装置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666206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097723.6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光纤套塑的防抖动放纤装置及其系统,包括放线架和光纤盘具,光纤盘具安装在放线架上,且随放线轴转动放纤,放线架上安装有摆动导轮组件,摆动导轮组件包括摆轮支架,以及均安装在摆轮支架上的光纤导轮一、光纤导轮二和配重块;摆轮支架通过轴承安装在放线架上、且能够沿平行于光线盘具的轴线方向摆动;光纤导轮一、光纤导轮二和配重块三者的中心连线为三角形结构;光纤盘具上的光纤依次经过光纤导轮一、光纤导轮二导引后输出。光纤经由光纤盘具放纤输出后经过摆动导轮组件导引输出后进入套塑工艺的挤塑机头,摆动导轮组件的设计能够实现光纤从光纤盘具到跳舞张力导轮的的长度一致,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放线过程中的抖动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矫正撕裂绳平行位置的装置及光缆生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421341U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820986351.8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矫正撕裂绳平行位置的装置及光缆生产系统,涉及线缆生产的技术领域,包括平衡支撑架和垂直导引架,垂直导引架包括缆芯导引杆、第一撕裂绳导引杆和第二撕裂绳导引杆;缆芯导引杆连接于平衡支撑架的中部,第一撕裂绳导引杆和第二撕裂绳导引杆设于缆芯导引杆的两侧,并与平衡支撑架连接,缆芯导引杆设有缆芯导引孔,第一撕裂绳导引杆设有第一导引孔,第二撕裂绳导引杆设有第二导引孔,缆芯导引孔的轴线、第一导引孔的轴线和第二导引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矫正撕裂绳平行位置缓解了相关技术中光缆生产过程中多根撕裂绳难保持平行对称放置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