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747855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103042.3
申请日:2014-03-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字通信系统的信道质量估计与自适应发送接收装置,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包括电源模块、及与电源模块均连接的时钟产生模块、基带数据处理模块、中频调制模块、射频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微处理器和可变阶数调制模块;所述接收端包括电源模块、及与电源模块均连接的时钟产生模块、射频模块、中频解调模块、位同步提取模块、信道质量估计模块、D/A转换模块和双工器;所述发射端通过天线与接收端实现通信。本实用新型的发送端采用了可变阶数调制模块,可根据当前信道质量的好坏自适应地选择最佳的调制方式,当信道质量较好时采用高阶调制方式以提高系统的频带利用率;当信道质量较差时,采用低阶调制方式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942591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386864.7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认知功能的接收机系统,射频前端模块经模数转化模块连接数字电路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射频前端引入数字控制的可宽带调谐的射频预选滤波器,能有效避免镜像和谐波干扰,控制方便。同时,将频谱感知与认知用户数据接收合并一体,能实现频谱感知与数据接收的同时进行,并能及时的发现主用户信号的介入,避免静默期,提高通信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还能提供空闲信道给认知用户,并不断监测当前空闲信道。还能在不变本地振荡器的情况下,对XMHZ内的其他子信道进行频谱感知,提供备用信道。当主用户重新占用授权频段时,动态智能的实现空闲信道的实时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204316533U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20011831.9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4L2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双极性编码与加窗的联合旁瓣抑制装置,其数字信源模块产生的基带数据经过信道编码模块的信道编码,调制映射模块的调制映射和串并转换模块的串并转换后送入双极性编码模块,双极性编码模块对并行数据依次进行双极性编码后送入IFFT变换模块进行IFFT变换,IFFT变换后的数据经加窗模块的升余弦窗后送入并串转换模块进行并串转换后送入射频模块,形成最终的OFDM调制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增加计算复杂度和不引入干扰的情况下提高旁瓣抑制性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04014077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44468.5
申请日:2014-08-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频谱感知装置,且主要由频段池存储器、射频前端、A/D转换模块、时域能量检测模块、频域谱熵检测模块、能量值比较器、时域双门限判决模块、频域门限判决模块、能量池存储器和谱熵池存储器组成。将现有的能量检测模块与频域谱熵检测模块结合起来进行频谱感知的联合检测,有效减少了频谱检测受噪声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了检测准确度。当信噪比较大或信道状况较差时,进行时域能量检测;否则,进行频域谱熵检测。相对于其他联合检测方法,数据处理量小,硬件复杂度低,简单实用。此外,在上述联合检测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自适应双门限调整模块,以进一步延长了认知用户数据传输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04190793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20736629.8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预编码实现OFDM旁瓣抑制的装置,预编码模块增设在调制映射模块和数字上变频模块之间;即调制映射模块的输出端与预编码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预编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字上变频模块的输入端,主用户上位机连接数字上变频模块的输入控制端,数字上变频模块的输出控制端连接预编码模块的控制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降低频谱利用率和不增加硬件实现复杂度的情况下,在目标频段上产生足够深的频谱凹槽,从而最大限度地抑制认知用户对主用户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04013602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40597.7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OFDM双调制解调方式的实现装置,其发送端包括基带调制模块和指令接收单元;接收端包括基带解调模块、同步处理单元、信道均衡单元、SNRquant计算单元和指令发送单元。同步处理单元和信道均衡单元分别连接基带解调模块,同步处理单元和信道均衡单元的输出端接SNRquant计算单元的输入端,SNRquant计算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指令发送单元。指令发送单元与指令接收单元通过无线信道相接。指令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基带调制模块。本实用新型在调制解调方式的切换方面,系统不需要计算误码率,直接采用计算信噪比量化值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采用的计算步骤较少,硬件实现简单,开销较少,且灵活度较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