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4081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780003363.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04 ,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的方法和一种由此制备的锂二次电池用的电极,其中,由于所述方法可通过形成多个负极活性材料层并使每一个负极活性材料层的干燥条件不同而抑制粘合剂的迁移并且可均匀地控制电极中的粘合剂的分布,因此所述方法可通过改善负极活性材料与集电器之间的粘附力而改善寿命特性,并且可通过降低负极的界面电阻而改善充电特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77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780002714.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负极,所述负极包含集电器、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第一活性材料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的第二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含碳基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并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含硅氮化物。根据本发明的负极包含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的包含硅氮化物的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硅氮化物的氮可以与锂离子反应而形成锂氮化物。因此,对于使用碳基负极活性材料的电极,由于未反应的锂离子而在负极的表面上析出锂的问题可以通过形成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来解决。另外,所述硅氮化物层可以含有Si纳米粒子,由此显示高容量,并且由于优异的离子传导性而可以产生高输出特性,同时由于锂氮化物而抑制Si纳米粒子的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8028355B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680052380.0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62 , H01M4/139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所述正极包含:正极集电器;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多孔正极活性材料层设置在所述正极集电器的表面上并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碳纳米管;和导电层,所述导电层设置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导电层包含由多个第二碳纳米管形成的多孔网络结构,并且具有等于或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孔隙率+10体积%的孔隙率。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用正极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优异的强度特性以及优异的导电性的碳纳米管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表面和内部形成导电网络而在保持所述活性材料层中的材料电阻低的同时显著降低电荷传递电阻,由此,可以显著改善电池的输出特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7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80002714.8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60L11/18 , H01M4/0404 , H01M4/0428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386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极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如下的负极,所述负极包含集电器、形成在所述集电器上的第一活性材料层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的第二活性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包含碳基负极活性材料粒子,并且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包含硅氮化物。根据本发明的负极包含在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层上的包含硅氮化物的第二活性材料层。所述硅氮化物的氮可以与锂离子反应而形成锂氮化物。因此,对于使用碳基负极活性材料的电极,由于未反应的锂离子而在负极的表面上析出锂的问题可以通过形成所述第二活性材料层来解决。另外,所述硅氮化物层可以含有Si纳米粒子,由此显示高容量,并且由于优异的离子传导性而可以产生高输出特性,同时由于锂氮化物而抑制Si纳米粒子的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10546522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1880026812.X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835 , H01M10/4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估计电池余裕容量的装置,其包括:感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测量电池的电压;以及,处理器,其可操作地耦合到感测单元,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其中电池的第一SOC和电池的电压被映射的电池的第一SOC‑电压数据来检测第一SOC‑电压数据的第一拐点,在从用于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每一个的半电池的第二SOC‑电压数据检测到的第二拐点中选择满足归属电极条件的第二拐点,并通过使用与第一拐点对应的第一SOC之间的第一SOC差值和与所选择的第二拐点对应的半电池的第二SOC之间的第二SOC差值的SOC比率来估计与所选择的第二拐点对应的半电池的余裕容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8369259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80004284.3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64 , G01R31/385 , G01R19/165 , H01M10/44 , H01M10/4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电极特性的测试电池,包括:电极组件,该电极组件具有第一参比电极、第二参比电极和作为特性测量目标的第一电极,其中该电极组件和电解质溶液容纳并密封在由层压片制成的袋型电池壳体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5465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80026812.X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G01R31/3835 , H01M10/4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估计电池余裕容量的装置,其包括:感测单元,其被配置为测量电池的电压;以及,处理器,其可操作地耦合到感测单元,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其中电池的第一SOC和电池的电压被映射的电池的第一SOC-电压数据来检测第一SOC-电压数据的第一拐点,在从用于电池的正电极和负电极中的每一个的半电池的第二SOC-电压数据检测到的第二拐点中选择满足归属电极条件的第二拐点,并通过使用与第一拐点对应的第一SOC之间的第一SOC差值和与所选择的第二拐点对应的半电池的第二SOC之间的第二SOC差值的SOC比率来估计与所选择的第二拐点对应的半电池的余裕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