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66133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0780001896.3
申请日:2007-01-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 , H01M4/13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10/4235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其包括电极活性材料粒子、导电粒子、粘合剂和蜡,其中电极活性材料粒子通过导电粒子的网络互相连接,而连接电极活性材料的导电粒子的路径被蜡部分或全部固定。此外,本发明提供包含所述电极的电化学装置。通过使用具有低熔融粘度的蜡,以部分或完全地固定将隔开的电极活性材料粒子互相连接的导电粒子的路径,本发明可改进电化学装置的可加工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914.0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 H01M2/10 , H01M10/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7 , H01M2/021 , H01M2/026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46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在该电池单元中,在被连接到从电池壳体的外部突出的电极端子的状态下,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的电池壳体容纳阳极/分隔物/阴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在电池组件中:分隔物介于分别被涂覆有包括在集电器中的电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材料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电池壳体的与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相对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在垂直横截面中宽度随着向上而增加的向上倾斜的结构或者该宽度随着向下而增加的向下倾斜的结构;并且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也构成与电池壳体的内表面相对应的向上倾斜的结构或者向下倾斜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2668217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180002479.7
申请日:2011-08-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4 , H01M2/30 , H01M2/0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263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Abstract: 在此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卷筒,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在正极和负极经隔膜彼此相对的状态下通过卷裹正极和负极而构造的卷筒型电极组件(“卷筒”),其中,所述正极具有形成在正极集电器至少一侧的正极活性材料涂覆部分,所述负极具有形成在负极集电器至少一侧的负极活性材料涂覆部分,其中,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位置彼此相邻以最小化放电期间由正极电流和负极电流产生的磁场,其中,所述正极极耳被安装在正极的未涂覆部分以使该正极极耳相对于正极的纵向向上倾斜预定的角度,所述负极极耳被安装在负极的未涂覆部分以使该负极极耳相对于负极的纵向向上倾斜预定的角度,且所述正极极耳和所述负极极耳位于卷裹后的卷筒的外侧端处,并且本发明公开了包括这种卷筒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371398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780003093.1
申请日:2007-01-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6 , H01M10/0569 , H01M10/4235 , H01M2300/004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锂盐和溶剂的非水性电解液,以及包括该非水性电解液的电化学装置,基于电解液的重量,该电解液包含10-40重量%的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及1-40重量%的脂族腈化合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阴极,其具有形成于阴极活性物质表面与脂族腈化合物之间的络合物;以及阳极,其上形成有涂层,该涂层包含式1化合物的分解产物。此外,本发明又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阴极,其具有形成于阴极活性物质表面与脂族腈化合物之间的络合物;以及非水性电解液,其包含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阳极,其上形成有涂层,该涂层包含式1化合物的分解产物;以及非水性电解液,其包含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17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563.5
申请日:2007-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 , H01M4/1397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SnPx(0.9≤x≤0.98)组分的电极活性材料、含有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以及含有所述电极的锂二次电池。还公开了制备具有SnPx(0.9≤x≤0.98)组成的电极活性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一种Sn前体、三辛基膦(TOP)和氧化三辛基膦(TOPO)的混合溶液;和加热该溶液。应用泪滴状单晶SnP0.94粒子作为锂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可以提供具有极优良循环性能的阳极,因为该活性材料具有为碳阳极可逆容量的约两倍大的可逆容量,及非常低的不可逆容量;并且该活性材料相对充电/放电过程中Li离子的嵌入/脱嵌而言结构非常稳定,显示出很小的体积变化或没有体积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24896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580042056.2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62 , H01M2/1633 , H01M2/166 , H01M2/168 , H01M2/1686 , H01M10/0525 ,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膜,其包含:(a)具有孔的多孔基材;和(b)涂层,该涂层形成于选自基材表面和存在于基材中的一部分孔的至少一个区域上,其中该涂层包含有丁苯橡胶。另外本发明也公开了一种使用该多孔膜作为隔板的电化学装置。该多孔膜涂布有丁苯橡胶,其橡胶特性可进行控制,因而提供了改善的抗刮伤性和与其他基材的附着性。当将该多孔膜用作电化学装置的隔板时,可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并防止电化学装置质量的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511784C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580023878.6
申请日:2005-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0404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极活性材料,包括:(a)能锂嵌入/脱嵌的电极活性材料粒子;和(b)在电极活性材料粒子表面的部分或全部上形成的多成分基氧化物涂层,多成分基氧化物涂层包含Al、P和卤素。还公开了制备电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使用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和包括电极的电化学装置,优选锂二次电池。包括多成分基氧化物涂层的电极活性材料具有提高的结构稳定性和热安全性,并因此可提供具有高容量、长使用寿命和优良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440589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480032587.9
申请日:2004-11-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互连的电极活性材料颗粒被施加在集电器上的电极,其中电极活性材料颗粒的互连表面涂布有聚合物,该聚合物以独立相存在,同时维持互连的电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形成的孔结构,以及提供包含电极的电化学器件。此外,本发明还提供生产电极的方法,所述电极涂布有聚合物,该聚合物在电极活性材料的互连表面作为独立相存在,同时维持电极活性材料颗粒之间形成的孔结构,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集电器上涂布用于含有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的浆料,并干燥形成电极;和(b)将步骤(a)形成的电极浸渍到含有溶解于其中的聚合物的溶液,并提供生产含有上述方法获得的电极的电化学器件的方法。涂布有作为独立相的聚合物的电极提供安全性改善的电化学器件,并防止电化学器件性能的退化。
-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24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80002506.5
申请日:2005-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19 , H01M4/0402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4/628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4235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有脂族腈化合物的电极,其中所述脂族腈化合物涂覆在电极的表面上或引入电极活性物质中。也公开了含有该电极的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安全性能极好,在过充时可防止由于电解质与阴极反应和阴极结构坍缩引起的热辐射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而引起的电池起火或爆炸。此外,当电池暴露于由于加热或物理冲击造成局部短路引起温度升高而导致的高温时,可防止电池起火或爆炸。而且,可解决当脂族腈化合物用作电解质的添加剂时存在的问题,该问题包括低温时粘度增加和电池性能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1278423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481.5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4/1393 , H01M4/621 , H01M4/622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极浆料,其包括:(a)电极活性材料,能够使锂嵌入/释出;以及(b)单体,能够经由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还公开了具有经由涂布电极浆料至电流集电器表面,然后执行单体的原位聚合反应而形成的粘结剂聚合物的电极,以及包括此电极的电化学装置。电极所使用的单体能够在加热或照光下经电极干燥作业进行聚合形成粘结剂聚合物,以取代传统的PVdF或SBR类粘结剂。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电极的过程,通过使用水性溶剂作为分散介质而提供不损坏生态环境的电极,通过使用电池电解质的溶剂作为分散介质改善粘结剂的离子导电性,进而改善电化学装置的品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