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接头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73018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0980154115.3

    申请日:2009-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3 H01R4/184

    Abstract: 即使电线和电线压接部经受了温度循环,电线与电线压接部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不会增大。与配合端子接触的端子接触部(11)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金层,在该镀金层与基材金属(20)之间设有镀镍层(21)。与绝缘电线(14)的芯线(15)压接的电线压接部(12)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锡层(23),在该镀锡层(23)与基材金属(20)之间未设有镀镍层(21)。

    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08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10172910.2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可接合部(16)的后表面用作可接合表面(16B),当一对连接器(10、20)到达正确连接的状态时,所述可接合表面位于面向连通部(37)的位置处,并倾斜以在接收支腿部(51)的弹性恢复力时产生用于沿与一个壳体(21)的连接方向向前推动另一壳体(11)的力。第二连接器(20)的装配部(27)形成有斜表面(46),所述斜表面倾斜以朝着装配部(27)的后侧减小装配部(27)的宽度。斜表面(46)和第一连接器(10)设置为在这样的位置处形成接触,即在该位置处,一间隙在与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方向上限定在第一连接器(10)之前。

    端子接头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73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0980154115.3

    申请日:2009-1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03 H01R4/184

    Abstract: 即使电线和电线压接部经受了温度循环,电线与电线压接部之间的接触电阻也不会增大。与配合端子接触的端子接触部(11)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金层,在该镀金层与基材金属(20)之间设有镀镍层(21)。与绝缘电线(14)的芯线(15)压接的电线压接部(12)设有形成在基材金属(20)上的镀锡层(23),在该镀锡层(23)与基材金属(20)之间未设有镀镍层(21)。

    层叠连接器以及线束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96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80088048.4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多个连接电路的线束中,能够兼得车辆中的配置空间的削减以及制造时的制造容易性的技术。层叠连接器由多个分割连接器相互合体而形成。所述分割连接器各自具备:分割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以及多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包含被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端子、以及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电线。在至少一部分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被形成为能够与被收纳于合体对方的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卡止地向外凸出的凸状。

    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8608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810172910.2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提高的可操作性的连接器装置和锁定结构。可接合部(16)的后表面用作可接合表面(16B),当一对连接器(10、20)到达正确连接的状态时,所述可接合表面位于面向连通部(37)的位置处,并倾斜以在接收支腿部(51)的弹性恢复力时产生用于沿与一个壳体(21)的连接方向向前推动另一壳体(11)的力。第二连接器(20)的装配部(27)形成有斜表面(46),所述斜表面倾斜以朝着装配部(27)的后侧减小装配部(27)的宽度。斜表面(46)和第一连接器(10)设置为在这样的位置处形成接触,即在该位置处,一间隙在与第二连接器(20)的连接方向上限定在第一连接器(10)之前。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325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53419.6

    申请日:2006-0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端子接头由于振动而导致的磨损。阴性连接器F设置有处于底部价款的管的形式的外壳10,将容纳在外壳10中的弹簧构件50,和内壳30,该内壳将容纳在外壳10中,以将弹簧构件50夹在内壳30和外壳10的后壁12之间,并且适合于保持阴性端子接头80。当阳性连接器M安装在外壳10中,以锁定在其中时,该内壳30由阳性连接器M推动,以朝后壁12移动,并且由弹簧构件50浮动支承在后壁12和阳性连接器M之间,以在连接方向上移动。在振动发生之后,内壳30能够移动,同时跟随外壳10移动。

    层叠连接器以及线束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8359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780088048.4

    申请日:2017-03-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多个连接电路的线束中,能够兼得车辆中的配置空间的削减以及制造时的制造容易性的技术。层叠连接器由多个分割连接器相互合体而形成。所述分割连接器各自具备:分割连接器壳体,其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以及多个带端子的电线,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包含被收纳于所述端子收纳室的端子、以及连接有所述端子的电线。在至少一部分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形成有卡止部,该卡止部被形成为能够与被收纳于合体对方的所述分割连接器壳体的所述带端子的电线卡止地向外凸出的凸状。

    端子接头、连接器和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9930A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1010158366.3

    申请日:2010-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接头、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抗拉强度。设置在三筒式端子(20)中的端子主体(51)的后上端用作与保持器(40)接合的可接合突起(55),并且在端子主体(51)后方相继布置有接线筒(21)、绝缘筒(23)和橡胶塞筒(24),该接线筒(21)被卷曲并连接到绝缘线(10)的芯部(11)的末端,该绝缘筒(23)被卷曲并连接到绝缘覆层(12)的末端,该橡胶塞筒(24)被卷曲并连接到橡胶塞(15)的安装管(17)。接线筒(21)的底部和绝缘筒(23)的底部布置在具有基本相同高度的低位置处,并且接线筒(23)的前端部被卷曲成基本平坦的,以抑制芯部(11)的末端的向上弯曲。当三筒式端子(20)插入到壳体(30)的空腔(31)中的正确位置时,已卷曲的接线筒(21)的前端部能插入到与保持器(40)的锁定部(42)的突出端对向的位置。

    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41930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610153419.6

    申请日:2006-0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抑制端子接头由于振动而导致的磨损。阴性连接器F设置有处于底部价款的管的形式的外壳10,将容纳在外壳10中的弹簧构件50,和内壳30,该内壳将容纳在外壳10中,以将弹簧构件50夹在内壳30和外壳10的后壁12之间,并且适合于保持阴性端子接头80。当阳性连接器M安装在外壳10中,以锁定在其中时,该内壳30由阳性连接器M推动,以朝后壁12移动,并且由弹簧构件50浮动支承在后壁12和阳性连接器M之间,以在连接方向上移动。在振动发生之后,内壳30能够移动,同时跟随外壳10移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