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工具
    11.
    发明公开
    冲击工具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7410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864361.5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冲击工具。以在通过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100)具有马达(210)、控制器(260)、规定的功能部件(280)和控制器壳体(270),其中,马达(210)设置有用于驱动驱动机构的马达输出轴,控制器(260)驱动控制马达(210),规定的功能部件(280)辅助执行冲击作业,控制器壳体(270)保持控制器(260),控制器壳体(270)构成为还保持功能部件(280)。据此,对于以在因自重而朝向下方的状态下进行冲击作业的作业方式为常态的冲击工具,能使其部件的配置结构和操作性合理化。

    作业工具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64040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610479537.X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工具。涉及用于对粉尘朝穿孔工具的内部的侵入进行抑制的更加合理的技术。作业工具(10)具有穿孔工具(100)和集尘装置(200),穿孔工具(100)具有前端工具(119)的驱动机构,集尘装置(200)具有集尘装置主体(201)、具有弹性的通路部(220)以及收纳部(300),通路部(220)的穿孔工具用安装口部(223)在按压了穿孔工具(100)的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与穿孔工具(100)连接,通路部的收纳部用安装口部(222)在按压了收纳部的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与收纳部连接,含有粉尘的空气经由集尘装置主体被输送至收纳部,并且被收纳部收纳了粉尘后的状态下的空气经由通路部朝穿孔工具输送。

    集尘装置和作业工具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5519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11562276.3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集尘装置和作业工具,有利于提高集尘装置相对于作业工具安装的状态的稳定性。集尘装置(4)具备:主体部(5)、粉尘收容部(6)、滑动部(7)、粉尘移送路(8)、施力弹簧(741)、和缓冲件(535)。滑动部具备吸引罩(711),该吸引罩具有粉尘的吸引口(712),该滑动部以能够沿滑动轴线(A2)方向滑动的方式受主体部保持。施力弹簧对滑动部向滑动部从主体部突出的前方施力。滑动部构成为,一方面始终被施力弹簧的作用力保持在从主体部向前方突出规定的长度的初始位置,另一方面,在被向后方按压的情况下,能够克服施力弹簧的作用力向后方移动。缓冲件在将滑动部配置于初始位置时,在滑动轴线方向上介于主体部与滑动部之间。

    集尘装置以及作业工具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8682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441981.7

    申请日:2017-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71 B23Q11/0046 B25D17/20 B25F5/00 B08B1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关于前端工具的长度能够应用于更宽范围的集尘装置。集尘装置(4)使用由电锤钻(1)形成的空气流来收集粉尘。集尘装置(4)具备包含内部区域(60)与粉尘容器(7)的主体部(5)、滑动部(8)与连通路(9)。连通路(9)在内部区域(6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使粉尘容器(7)与电锤钻(1)的空气流路(151)连通。滑动部(8)在一部分从开口部(620)突出且一部分配置于内部区域(60)的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在最分离位置与最接近位置之间能够相对移动地被保持于主体部(5)。在滑动部(8)配置于最接近位置时,开口部(620)与滑动部(8)的后端(85)之间的距离比开口部(620)与连通路(9)之间的距离长。滑动部(8)具有构成为在滑动部(8)配置于最接近位置时避免与连通路(9)的干涉的第一空间部(837)。

    作业工具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6404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479537.X

    申请日:2016-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工具。涉及用于对粉尘朝穿孔工具的内部的侵入进行抑制的更加合理的技术。作业工具(10)具有穿孔工具(100)和集尘装置(200),穿孔工具(100)具有前端工具(119)的驱动机构,集尘装置(200)具有集尘装置主体(201)、具有弹性的通路部(220)以及收纳部(300),通路部(220)的穿孔工具用安装口部(223)在按压了穿孔工具(100)的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与穿孔工具(100)连接,通路部的收纳部用安装口部(222)在按压了收纳部的规定区域的状态下与收纳部连接,含有粉尘的空气经由集尘装置主体被输送至收纳部,并且被收纳部收纳了粉尘后的状态下的空气经由通路部朝穿孔工具输送。

    电源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978195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21677414.5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根据该电源装置,作业者把手放开电动作业机时,使前端工具的驱动停止,从而抑制电力的白白消耗。所述电源装置具备:装配在具有马达的电动作业机上的作业机装配部、能够装配蓄电池的电源装配部、分别连接于作业机装配部以及电源装配部且将来自蓄电池的电力传递给作业机装配部的电源软线、以及基于电源软线的移动而使马达的驱动停止的控制装置。

    电动工具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193757U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90000769.5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一种电动工具(1),具有电机(32)、顶端工具(80)和通信适配器(64),其中,所述顶端工具(80)被电机(32)驱动以进行冲击动作和/或旋转动作;所述通信适配器(64)用于使外部设备与电机(32)的驱动联动运转。电机(32)被配置为:当侧面观察电动工具(1)时其驱动轴(34)的轴心与顶端工具(80)的轴心交叉。通信适配器(64)被配置在电机(32)的下方位置。据此,即使电动工具是较小的工具也能够将通信适配器配置在最合适的位置。

    吸尘头和旋转打击工具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95070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231100.3

    申请日:2019-02-25

    Inventor: 辻英晖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尘头和旋转打击工具。能够连预留孔的清扫也包括在内地高效地执行地脚螺栓的打入作业。吸尘头(1)包括金属制的头主体(2)和安装于头主体(2)的树脂制的集尘用转接器(3),头主体(2)在前端具有刃部(4),且在内部形成有在外表面具有吸入口的吸尘通路,在刃部(4)的后部具有标准尺寸深度设定用的定位部(7)。该定位部(7)兼作地脚螺栓打入用保持件(30)的安装部。

    集尘装置和作业工具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63156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062194.7

    申请日:2017-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Q11/0071 B23Q11/0046 B23Q11/008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性的进一步提高的能够相对于作业工具进行拆装的集尘装置及作业工具。集尘装置(3)具备具有保持部(320)的主体部、以能够沿轴向相对于主体部相对移动的方式被保持并在外表面具有齿条(358)的移送部(35)、卡止于齿条(538)的卡止片(55)、操作部件(51)以及设置于操作部件的锁定部件(53)。操作部件以将卡止片沿轴向相对于操作部件配置于规定的动作位置为条件,通过在第一操作位置与第二操作位置之间相对于主体部相对移动,来对齿条卡止卡止片或者解除卡止。锁定部件一方面在卡止片沿轴向配置于动作位置时允许操作部件相对于主体部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卡止片未配置于动作位置时禁止操作部件的相对移动。

    便携式电动锤钻的吸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304549421S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30400321.5

    申请日:2017-08-28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便携式电动锤钻的吸尘装置。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如使用状态立体参考图所示,本产品能够安装于便携式电动锤钻,能够吸附用便携式电动锤钻切削混凝土等产生的粉尘。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的设计。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集尘壳体是透明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