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852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80033255.2

    申请日:2011-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集尘装置以及冲击工具,在对冲击工具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的集尘装置中,提供在换装长度不同的工具头来遂行加工作业时能够应对装配于冲击工具的工具头的长度的技术。集尘装置(140)安装于冲击工具(101),并对冲击工具(101)产生的粉尘进行集尘,冲击工具(101)使装配于工具主体(103)的前端区域的工具头(119)沿长轴方向直线动作,其中,集尘装置(140)具有吸引粉尘的粉尘吸引口(141a),该粉尘吸引口(141a)能够根据工具头(119)的在长轴方向上的长度而在该工具头(119)的长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

    注水式电动工具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621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128245.3

    申请日:2012-04-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注水式电动工具,其供水管不妨碍加工作业,以此提高加工作业效率。在该注水式电动工具的用于收装电机(11)的壳体(10)上突出设置有把手(20),该把手大致与电机的输出轴(12)垂直相交,注水式电动工具(1)还具有:主轴(16),该主轴与该输出轴平行设置,转动动力由该输出轴传递给该主轴,该主轴从上述壳体的端部(19)突出出来;圆盘状工具(50),其安装在主轴上,在端部(19)设置有注水通道(16A)。在壳体的端部和把手的突出设置一侧的端部(20A)之间设置有保持部(40),由其将向注水通道供水的供水管(41)保持为架设状态。

    送风装置和衣服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16862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0774287.4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其涉及一种能够应对具有不同厚度的多种衣服的送风装置。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风扇;壳体(4),其收容马达和风扇;环状部件(5),其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安装于壳体(4);凸缘(43),其设置于壳体;凸缘(53),其设置于环状部件(5),并与凸缘(43)之间夹持衣料;和卡止机构(6)。卡止机构(6)包括:卡止突起(66),其设置于环状部件(5);引导槽(61),其设置于壳体(4),且在旋转轴(A1)方向上彼此不同的多个卡止位置中的任一个,沿旋转轴(A1)方向卡止卡止突起(66)。多个卡止位置的各卡止位置位于在环状部件(5)沿动作路线安装于壳体(4)的过程中卡止突起(66)能够通过的路径上。

    送风装置和衣服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71529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90000460.6

    申请日:2018-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涉及能够应对具有不同厚度的多种衣服的送风装置的技术。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风扇;壳体(4),其收容马达和风扇;环状部件(5),其沿规定的动作路线,以能够拆下的方式安装于壳体(4);凸缘(43),其设置于壳体;凸缘(53),其设置于环状部件(5),并与凸缘(43)之间夹持衣料;和卡止机构(6)。卡止机构(6)包括:卡止突起(66),其设置于环状部件(5);引导槽(61),其设置于壳体(4),且在旋转轴(A1)方向上彼此不同的多个卡止位置中的任一个,沿旋转轴(A1)方向卡止卡止突起(66)。多个卡止位置的各卡止位置位于在环状部件(5)沿动作路线安装于壳体(4)的过程中卡止突起(66)能够通过的路径上。

    送风装置和衣服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03748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890001492.8

    申请日:2018-12-17

    Inventor: 堀田诚 山内宪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助于可拆装于衣服的送风装置降低噪音的技术。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33)、风扇(36)和外壳(4),其中,风扇(36)由马达(33)驱动而绕旋转轴线(A1)旋转;外壳(4)具有进气口(447)和排气口(448),并且收容马达(33)和风扇(36)。外壳(4)包括筒状部(40)和进气侧罩部(44)。筒状部(40)以包围风扇(36)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与旋转轴线(A1)同轴状地配置。进气侧罩部(44)以覆盖筒状部(40)的进气侧的端部、即后端部(401)的开口的方式配置,且具有进气口(447)。后端部(401)的内周面规定进气口(447)的一部分。后端部(401)构成为,在旋转轴线(A1)方向上,朝向后端部(401)的开口端(后端)而内径变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