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87403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66757.9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IPC: G02B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 G02B27/646 , Y10T29/49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光学系统、配备了其的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其的方法。变焦光学系统以从物体侧起的顺序包括: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以及,第四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在第三透镜组内的透镜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可移动透镜组,可移动透镜组在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的方向上移动,当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变焦光学系统能够通过可移动组来校正照相机摇动,并且实现高光学性能、高变焦比和小的f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7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43970.7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Abstract: 本发明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第1透镜组G1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由此,提供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112905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29885.2
申请日:2009-07-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5/00 , G02B15/173 , G02B27/646 , G03B3/10 , G03B1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能够通过使用可移动光学系统移位图像而实现模糊校正,由此实现更高可变倍率和减小的性能劣化,其中该光学系统可移动以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这个变焦镜头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G5),其中第四透镜组(G4)的至少一部分能够移动从而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并且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每一个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并且以下条件表达式被满足:0.01<f5/ft<0.30,在此处f5表示第五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t表示在远摄端状态中聚焦于无穷远上时变焦镜头的焦距。
-
公开(公告)号:CN101334518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129550.8
申请日:2008-06-3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IPC: G02B15/177 , G02B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 G02B27/646
Abstract: 提供具有极好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设备和用于使该变焦透镜系统变焦的方法。该变焦透镜系统按照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折射能力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负折射能力的第三透镜组(G3)。在从广角端状态(W)变焦到远摄端状态(T)时,改变相邻透镜组之间的每个距离。第一透镜组G1按照从物体起的顺序包括具有负折射能力的前组(G1a)和后组(G1b)。通过沿光轴移动后组(G1b)执行对物体对焦。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763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680043970.7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Abstract: 本发明从物体侧依次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G2、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3透镜组G3以及包含至少一个透镜组且作为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构成,在进行变倍时,相邻的所述透镜组彼此的空气间隔变化,第1透镜组G1由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透镜成分构成。由此,提供具备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837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380045480.7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 G02B15/17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种变倍光学系统、种具有该光学系统的光学器件,和种用于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为该变倍光学系统提供了使得在改变倍率期间像差波动减小的光学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利用种配置满足预定条件而响应于在照相机振动校正期间像差的波动,在该配置中,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具有负屈光力的第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在倍率从广角端状态改变为远摄端状态期间,在第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改变,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改变,并且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改变,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至少个单透镜是用于移动以便包括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分量的防振透镜组(VL)。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83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5480.7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 G02B15/177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变倍光学系统、一种具有该光学系统的光学器件,和一种用于制造变倍光学系统的方法,为该变倍光学系统提供了使得在改变倍率期间像差波动减小的光学性能,并且能够通过利用一种配置满足预定条件而响应于在照相机振动校正期间像差的波动,在该配置中,该变倍光学系统具有,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G4),在倍率从广角端状态改变为远摄端状态期间,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之间的间隔改变,在第二透镜组(G2)和第三透镜组(G3)之间的间隔改变,并且在第三透镜组(G3)和第四透镜组(G4)之间的间隔改变,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至少一个单透镜是用于移动以便包括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分量的防振透镜组(VL)。
-
公开(公告)号:CN101794014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010108403.X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单镜头反射数字相机(1)等中的变焦透镜(ZL)按从物侧起的顺序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后部透镜组(GR)。第二透镜组(G2)包括至少一个正透镜和设为与所述正透镜中具有最大折射光焦度的正透镜的物侧相邻的负透镜。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端状态时,透镜组之间的每个距离改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优良光学性能的变焦透镜、配备有该变焦透镜的光学装置和用于制造该变焦透镜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6087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5381.4
申请日:2007-07-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IPC: G02B15/1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3/04 , G02B15/177 , G02B27/646
Abstract: 变焦透镜系统、成像设备和变焦透镜系统的变焦方法。变焦透镜系统按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孔径光阑被置于第二和第四透镜组之间,当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摄远端状态时,每一透镜组被移动,使第二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且第三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距改变,孔径光阑与第三透镜组一起移动,第二、第三和第四透镜组中的每个包括至少一个胶合透镜,第四透镜组中的胶合透镜按从物体侧起的次序包括相胶合的正与负透镜,最像平面侧透镜表面为面对像平面的凸形形状。该变焦透镜系统满足给定条件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69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26899.9
申请日:2009-05-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尼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变焦镜头被配置成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G1)、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G2)、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G3),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G4)。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在每一个透镜组之间的距离改变,第三透镜组(G3)按照从物体的次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十一透镜组(G31)(正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三十二透镜组(G32)(负透镜组),第三十二透镜组(G32)被移动从而具有垂直于光轴的分量,并且表达式2.6<|X1|/fw<8.0的条件得以满足,这里X1表示在从广角端状态到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一透镜组(G1)的移动距离,并且fw表示在广角端状态中变焦镜头的焦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