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80100276.3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4 , H01M50/463 , H01M50/553 , H01M50/176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在薄型的电池中具有大电流特性优异的引线形状的电池、电池包、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行体。实施方式的电池(100)包括:扁平形状的电极组(3),包括正极(7)、与正极(7)电连接的正极集电极耳(7a)、负极(8)以及与负极(8)电连接的负极集电极耳(8a);外包装部件(1),包括第一外包装部(5)和第二外包装部(6);正极端子部(3);负极端子部(4);包括正极绝缘加强保持部(24a)的第一正极绝缘加强部件(24);以及包括负极绝缘加强保持部(37a)的第一负极绝缘加强部件(37)。
-
公开(公告)号:CN11095920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880048390.6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531 , H01M50/538 , H01M10/0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池具备壳体、端子、电极体、集电部、以及接合部。端子支承于壳体。电极体收容于壳体,由极性相互不同的片状的一对电极与位于所述一对电极间的隔离件以相互重叠的状态绕中心轴卷绕而成。集电部设于电极体的中心轴的轴向的端部,具有作为电极的一部分且不经由其他电极以及隔离件地相互重叠的多个集电片,并与端子电连接。接合部将相互重叠的多个集电片的缘部接合。
-
公开(公告)号:CN1110524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780094287.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119 , H01M50/169 , H01M50/30
Abstract: 在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形成通过底壁以及侧壁规定收纳空间、且与底壁相反的一侧的凸缘规定收纳空间的开口的边缘的第一外包装部件,在收纳空间配置有电极组的状态下,使第二外包装部件与凸缘对置。在凸缘以及第二外包装部件的一方形成朝向另一方突出的凸部,凸部在位于开口的边缘的外侧的状态下配置。在制造方法中,通过凸部的外侧的焊接部将凸缘以及第二外包装部件气密地焊接,从焊接部与凸部之间、且凸部的附近的开封位置排出收纳空间的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80100276.3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4 , H01M50/463 , H01M50/553 , H01M50/176
Abstract: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在薄型的电池中具有大电流特性优异的引线形状的电池、电池包、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行体。实施方式的电池(100)包括:扁平形状的电极组(3),包括正极(7)、与正极(7)电连接的正极集电极耳(7a)、负极(8)以及与负极(8)电连接的负极集电极耳(8a);外包装部件(1),包括第一外包装部(5)和第二外包装部(6);正极端子部(3);负极端子部(4);包括正极绝缘加强保持部(24a)的第一正极绝缘加强部件(24);以及包括负极绝缘加强保持部(37a)的第一负极绝缘加强部件(37)。
-
公开(公告)号:CN11224354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880094366.6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548 , H01M50/5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薄型的电池中高速率下的充放电特性优异的电池、电池组、蓄电装置、车辆以及飞行体。实施方式的电池包括:扁平形状的电极组(2),包括正极(7)、正极集电极耳(7a)、负极(8)和负极集电极耳(8a);电极组侧正极引线(12),与正极集电极耳(7a)电连接;电极组侧负极引线(14),与负极集电极耳(8a)电连接;外包装部件(1),包括第一外包装部(5)和第二外包装部(6);正极端子部(3),正极头部(17a)向第一外包装部(5)的外侧突出,正极轴部被插入到正极端子引线(23)的贯通孔中,正极轴部被铆接固定于第一外包装部(5)和正极端子引线(23);以及负极端子部(4),负极头部(32a)向第一外包装部(5)的外侧突出,负极轴部被插入到负极端子引线(36)的贯通孔中,负极轴部被铆接固定于第一外包装部(5)和负极端子引线(36)。
-
公开(公告)号:CN110945684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880048890.X
申请日:2018-10-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50/50 , H01M10/04 , H01M10/0587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电极体具备壳体,端子,电极体,集电部及接合部。接合部将电极体的互相重叠的多个边缘部接合,集电部设置有包含边缘部的切断部。接合部设置于切断部。电极体具有电极从一对延伸部的一方朝向另一方被折返而成的一对折返部。集电部具有与端子电连接,包含一对延伸部的一部分且不包含一对折返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703590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380002398.6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1M10/48 , H02H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37 , H01M2/348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200/10 , H01M2200/103 , H01M2220/20 , H02J2007/0037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电池罐内部内置有:将正极、隔膜以及负极卷绕形成的电极组装体、有机电解液、与所述正极连接的正极导线、与所述负极连接的负极导线、以及过充电防止机构,该电池罐被盖体密封,并具备被固定于所述盖体而与所述正极导线连接的正极端子部、和被固定于所述盖体而与所述负极导线连接的负极端子部。而且,所述过充电防止机构具备:感测电极组装体内部温度,使其形状变化的感温变形部件;通过所述感温变形部件的形状变化被驱动的开关部件;与正极外部电极端子和正极或负极外部电极端子和负极串联连接的熔断器部件;以及将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组装体、熔断器部件、开关部件串联连接而成的短路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45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02399.0
申请日:2013-03-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2/34 , H01M10/0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10/0587 , H01M10/48 , H02H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3 , H01M2/145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2/34 , H01M10/052 , H01M10/0566 , H01M2200/103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用于避免因过充电对电池造成的损伤,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在电池罐内部内置有将正极、隔膜以及负极卷绕形成的电极组装体、以及过充电防止机构等,所述过充电防止机构具备:电压检测部,检测正负极间的电压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设于所述正极导线或所述负极导线的熔断器体;和开关部件,所述熔断器体与所述开关部件串联连接而构成所述电极组装体的短路电路,当在充电之际正负极间的电压变为规定值以上时,通过所述电压检测部使所述开关部件闭路,由此利用所述电极组装体中蓄积的能量将将所述熔断器体熔断。
-
公开(公告)号:CN105518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80047260.2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 , H01M10/48 , H02J7/0022 , H02J7/0031 , H02J2007/0037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防过充电单元具备电流切断部、第1短路引线、第2短路引线、电压检测部和连接部。电流切断部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电池的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当规定的电流通过时进行切断。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电流切断部的另一端电连接。第2短路引线与所述二次电池的另一个电极端子电连接。电压检测部对所述第1短路引线与所述第2短路引线之间的电压进行测定。连接部在所述电压检测部测定的电压超过规定的阈值时,使所述第1短路引线和所述第2短路引线电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9040550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90001111.3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芝
IPC: H01M10/0587 , H01M50/533 , H01M50/543
Abstract: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连接引线,其在电池中将电极组的集电片与电极端子之间连接。连接引线具备顶板部和一对脚部,一对脚部相对于顶板部在顶板部的厚度方向上向彼此相同的一侧弯曲。对于连接引线而言,一对脚部的脚连接部在顶板部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离开第一距离的位置与顶板部连接。对于一对脚部各自而言,在相对于脚连接部向与顶板部相反的一侧远离的位置设置有延伸设置部,一对脚部的延伸设置部之间为比第一距离小的第二距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