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4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980004965.9
申请日:2019-01-22
Abstract: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负极复合材料层具有自负极集电体侧起依次形成的第1层和第2层。第1层包含10%耐力为3MPa以下的第1碳系活性物质及含有Si的硅系活性物质。第2层包含10%耐力为5MPa以上的第2碳系活性物质,与第1层相比硅系活性物质的含有率(质量比)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2385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80010923.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 , H01M4/13 , H01M4/66 , H01M50/409
Abstract: 二次电池模块具有:至少1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弹性体,其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载荷。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5MPa~120MPa,所述正极具备含有Al和除Al之外的元素的正极集电体,所述正极集电体的导热率为65W/(m·K)~150W/(m·K)。
-
公开(公告)号:CN115039276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80011242.9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50/20 , H01M4/131 , H01M4/525 , H01M4/66 , H01M10/052 , H01M10/058 , H01M50/409
Abstract: 二次电池模块具有:至少1个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弹性体,其与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一起排列,且在所述排列方向上承受来自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载荷。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将正极、负极和配置于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层叠而成的电极体;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的壳体,所述弹性体的压缩弹性模量为5MPa~120MPa,所述正极具备:正极集电体,其含有Ti作为主要成分,且厚度为1μm~8μm;以及正极活性物质层,其配置于所述正极集电体上,且含有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的比例为70摩尔%~100摩尔%的含锂镍复合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711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80029538.9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松下控股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1393 , H01M4/38 , H01M4/48
Abstract: 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具备:负极芯体、和设置在负极芯体的表面且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具有:第1层,其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实质上仅包含BET比表面积为0.5~2.5m2/g的石墨;和第2层,其中,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实质上仅包含与锂进行合金化的元素及含有该元素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
公开(公告)号:CN1110338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80051288.1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备负极集电体、和形成于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复合材料层;负极复合材料层具备形成于负极集电体上的第1层、和形成于第1层上的第2层;所述第1层具有包含碳材料A及含Si化合物的负极活性物质、和包含聚丙烯酸或其盐的第1粘结材料;所述第2层具有包含碳材料B的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粘结材料,所述碳材料B具有比前述碳材料A高的振实密度;第1层的质量相对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质量为50质量%以上且不足90质量%,第2层的质量相对于负极复合材料层的质量超过10质量%且为50质量%以下;第2层的填充密度比第1层的填充密度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