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85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234615.4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2 , H01M10/42 , H01M10/052 , B05D1/38 , B05D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无纺布等的三维结构体的皱折、沿着该皱折的气泡且抑制三维结构体的断裂的固态电解质片材的制造方法。该固态电解质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工序,向基材上涂敷含有固态电解质的第一浆料,形成第一未固化物;第二工序,使基材上的第一未固化物干燥,形成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第三工序,向第一固态电解质层的上表面涂敷第二浆料,形成第二未固化物;第四工序,相对于第二未固化物而使片状的三维结构体侵入;以及第五工序,使侵入到三维结构体的内部的第二未固化物及位于三维结构体上的第二未固化物干燥,在三维结构体的内部及三维结构体上形成第二固态电解质层,得到在三维结构体的内部填充有第二固态电解质层的固态电解质片材。
-
公开(公告)号:CN116365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290658.1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恢复的效果优异的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充放电装置及存储介质。锂离子电池的恢复处理方法反复进行多次包括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在内的循环,在该第一工序中,通过充电,使锂离子电池的SOC为第一值,该第一值为SOC‑电压曲线的斜率成为极小值时的SOC的值以下,在所述第二工序中,通过放电,使锂离子电池的SOC为比第一值小的第二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1284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163154.7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92 , G01R31/36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量劣化预测方法以及预测系统。预测系统(100)具有充电器(120)和推定装置(140),用于实施二次电池的容量劣化预测方法。推定装置(140)基于拟合操作来获取容量劣化的多个参数的变化,该拟合操作是使对象电池(OB)的对象充电曲线(10)与对象电池(OB)或者与所述对象电池(OB)相同种类的电池的基准数据(20)拟合的操作。并且,推定装置(140)根据获取到的多个参数来确定最大电池容量的劣化速度随着对象电池(OB)的使用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劣化变化点(CP)。据此,能高精度地推定二次电池的最大电池容量的劣化速度增大的劣化变化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1130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179633.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8 , G01R31/392 , G01R31/3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劣化电池的内部劣化状态推定方法以及测定系统。测定系统具有充电器和推定装置,实施劣化电池的内部劣化状态推定方法。推定装置根据基准充电曲线的微分来计算基准容量特性曲线,将小于分割点的基准容量特性曲线设定为负极特性曲线,并且将分割点以上的基准容量特性曲线设定为正极特性曲线。并且,推定装置通过对象充电曲线的微分来计算对象容量特性曲线,并且使对象容量特性曲线与负极特性曲线以及正极特性曲线的每一个拟合,来获取多种参数的变化。据此,即使不对二次电池进行破坏性检查也能够简单地获得基准数据,从而能够根据该基准数据良好地推定二次电池的容量劣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6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671001.7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1004 , H01M8/1016 , H01M8/10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该制造方法具有:使阳极电极(14)接合于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2)的一方的表面(12a)而作为接合体(60)的第1接合工序;和将阴极电极(16)接合于另一方的表面(12b)的第2接合工序。在第1接合工序中,经由配置于吸引加热板(26)的吸引加热表面(26a)的阳极电极(14)对固体高分子电解质膜(12)进行吸引和加热。在第2接合工序中,将接合体(60)和阴极电极(16)的层叠体(10a)在吸引加热表面(26a)与加热板(30)之间沿层叠方向进行加压的同时进行加热。通过上述膜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能够容易地抑制位置偏移、因热量而导致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9417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80039379.9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多孔质体的制造方法和电极催化剂的制造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在酸处理溶液中浸渍的处理,从而能够简化制造工序和提高制造效率。金属多孔质体(10)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基材(12)上形成包含金属和熔点比该金属低的树脂的金属树脂含有层(24)的工序;对金属树脂含有层(24)进行热处理,而烧结金属,并且从金属树脂含有层(24)去除树脂,由此得到金属多孔质体(10)的工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