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方法和插入装置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6731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79779.X

    申请日:2014-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64 H02K15/0414 Y10T29/49009 Y10T29/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入方法和插入装置,能够将排列成圆环状的多个导电体分别高效且可靠地插入到定子铁芯的各槽隙中。其是将大致U字形状的线圈构件(40)插入到呈圆环状排列在定子铁芯(60)上的槽隙(61)中的插入方法,该线圈构件(40)由设置于大致顶点部分的转向部(42)、和设置在转向部(42)的两端的直线状的腿部(41)构成,该插入方法包括:使多个线圈构件(40)在转向部(42)互相错开地重叠的状态下呈圆环状集合而形成集合体(50)的线圈构件排列工序(S3);利用转向部(42)支承集合体(50)的支承工序(S42);以及使集合体(50)和定子铁芯(60)接近以将集合体(50)的各线圈构件(40)的腿部(41)插入槽隙(61)的插入工序(S45)。

    插入方法和插入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6731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410479779.X

    申请日:2014-09-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64 H02K15/0414 Y10T29/49009 Y10T29/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入方法和插入装置,能够将排列成圆环状的多个导电体分别高效且可靠地插入到定子铁芯的各槽隙中。其是将大致U字形状的线圈构件(40)插入到呈圆环状排列在定子铁芯(60)上的槽隙(61)中的插入方法,该线圈构件(40)由设置于大致顶点部分的转向部(42)、和设置在转向部(42)的两端的直线状的腿部(41)构成,该插入方法包括:使多个线圈构件(40)在转向部(42)互相错开地重叠的状态下呈圆环状集合而形成集合体(50)的线圈构件排列工序(S3);利用转向部(42)支承集合体(50)的支承工序(S42);以及使集合体(50)和定子铁芯(60)接近以将集合体(50)的各线圈构件(40)的腿部(41)插入槽隙(61)的插入工序(S45)。

    工件储存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85578A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10541145.6

    申请日:2017-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件储存方法。在旋转台的上部设置有第1顶端板、第1后端板。当导线片与第1顶端板抵接时,第1抵接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导线片的抵接,并向储存控制部发送抵接检测信号。储存控制部与接收到抵接检测信号相对应地驱动空气供给装置规定时间,由第1空气喷嘴朝向导线片吹气。通过吹气,导线片形成后端部向下方移动的倾斜状态,即便是在导线片与第1顶端板相抵接而弹回的情况下,由于导线片的后端与第1后端板的内壁面相抵接,因此导线片的后端不会越过第1后端板。由此,导线片能切实地被储存在第1储存凹部中。

    配置装置和配置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673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478542.X

    申请日:2014-09-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置装置和配置方法,利用廉价且简易的小型结构使把持装置把持导电体。将线圈构件(40)配置成圆环状的定子制造装置(1)具备:多个把持装置(230),它们呈圆环状配置,分别把持线圈构件(40);机器人臂(210a、210b),其将线圈构件(40)供给至把持装置(230);以及旋转工作台(220),其使多个把持装置(230)一体地旋转。由此,利用呈圆环状排列有多个把持装置(230)的旋转工作台(220)使把持装置(230)旋转,由此,能够利用机器人臂(210a、210b)将线圈构件(40)供给至相同的配置点(P1、P2)以使把持装置(230)把持线圈构件(40),同时将多个线圈构件(40)排列并配置成圆环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