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02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5935.9
申请日:2013-04-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6 , B23K11/11 , B23K11/115 , B23K11/24 , B23K11/3009 , B23K11/314 , B23K11/36 , H01H1/06
Abstract: 即使重复切断较大电流量的电流,由于电阻值的变化较少,因此,即使继续连续使用,也能够流过稳定量的电流,为了提供这样的开关用电极,本发明采用如下结构:该开关用电极被用在开关中,该开关由第1开关用电极头(21)和第2开关用电极头(22)构成,通过使由所述第1开关用电极头(21)和所述第2开关用电极头(22)彼此进行面接触而通电,并且通过使这一对电极分离而切断通电,所述第1开关用电极头(21)和所述第2开关用电极头(22)彼此接触的接触面中的至少一方是具有凹凸的平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180082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80051263.X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314 , B23K11/36 , B23K37/0435 , B23K2101/18 , B23K2103/04 , B23K210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焊接方法和电阻焊接装置。电阻焊接装置(10)设置有用作焊嘴的下焊嘴(32)和上焊嘴(38)、以及用作挤压构件的挤压杆(46a,46b)。在上述元件当中,上焊嘴(38)和挤压杆(46a,46b)从作为堆叠体(48a)的最外面构件的金属板(54a)那一侧挤压待焊接的堆叠体(48a),并且下焊嘴(32)从最下面金属板(50a)那一侧挤压该堆叠体(48a)。在这种状态下,从上焊嘴(38)至下焊嘴(32)传导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64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910142680.X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16 , B23K2103/04 , B23K2103/18
Abstract: 通过以下步骤电阻焊接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和薄板(16):在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上放置薄板(16),所述薄板的厚度小于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将焊接辅助构件(18)放置在薄板(16)上;使一对电极(22,28)中的一个电极(22)邻接在焊接辅助构件(18)上,而使电极(22,28)中的另一个电极(28)邻接在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中的最下面的板(12)的底面(26)上;以及通过所述一对电极(22,28)将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和薄板(16)互相电阻焊接到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751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4780.3
申请日:2010-06-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315 , B23K11/115 , B23K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由三个或更多个工件(50,52,54)形成的堆叠组件的电阻焊接方法以及用于该电阻焊接方法的电阻焊接装置。堆叠组件(48)被形成为使得在工件(50,52,54)中具有最小厚度的最薄工件(54)被放置在最外侧位置。堆叠组件(48)被保持在第一焊接电极(38)与第二焊接电极(32)之间。推压构件(46)与最薄工件(54)的不同于第一焊接电极(38)接触的部位的部位接触,并且推压构件(46)从最薄工件(54)侧推压堆叠组件(48)。在第一焊接电极(38)和推压构件(46)施加在堆叠组件(48)上的推压力(F1+F3)与第二焊接电极(32)施加在堆叠组件(48)上的推压力(F2)平衡的状态下,电流被施加在第一焊接电极(38)与第二焊接电极(32)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907601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610108483.2
申请日:2006-08-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D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
Abstract: 电极(20a、20b)被分别埋入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金属工件(MW)被放入彼此配合的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之间的空腔(19)内。随后,将熔融金属通过通道(34)浇入空腔(19)内。所述熔融金属凝固成铸件(CM),形成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的接触区域(L)。此后,从电源(38)向跨过接触区域(L)的电极(20a、20b)提供电流。所提供的电流破坏金属工件(MW)表面上的氧化膜,并且在接触区域(L)内接合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
-
公开(公告)号:CN10707429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580053245.3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顶盖结构及该车辆用顶盖结构的制造方法,该车辆用顶盖结构能够抑制对顶板与侧外板进行接合的钎料的缘部产生起伏。本发明的车辆用顶盖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接近对置部(11),其在顶板(10)上位于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部,并与侧外板(21)抵接或接近;负曲面部(12),其在顶板(10)上位于比接近对置部(11)靠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具有向下方凹陷的凹面(121);以及安装面(215),其在侧外板(21)上朝向车辆下方形成在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与接近对置部(11)抵接或接近,接合顶板(10)与侧外板(21)的凝固后的钎料(40)的顶板(10)侧的缘部(42)位于负曲面部(12)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519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180047370.5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315 , B23K11/36 , B23K37/0408 , B23K37/04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设备。该焊接设备(110)包括作为焊嘴的下焊嘴(132)和上焊嘴(136)以及挤压部件(138a,138b)。所述挤压部件(138a,138b)由设置在上焊嘴(136)中的支撑部件(140)支撑。所述挤压部件(138a,138b)通过挤压部件移位机构(146a,146b)的动作来移位,并与上焊嘴(136)一起与设置在层叠体(170a)的最上部的金属板(176a)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51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180047370.5
申请日:2011-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315 , B23K11/36 , B23K37/0408 , B23K37/04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设备。该焊接设备(110)包括作为焊嘴的下焊嘴(132)和上焊嘴(136)以及挤压部件(138a,138b)。所述挤压部件(138a,138b)由设置在上焊嘴(136)中的支撑部件(140)支撑。所述挤压部件(138a,138b)通过挤压部件移位机构(146a,146b)的动作来移位,并与上焊嘴(136)一起与设置在层叠体(170a)的最上部的金属板(176a)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1596642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42680.X
申请日:2009-06-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3K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5 , B23K11/16 , B23K2103/04 , B23K21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焊接方法和焊接结构。通过以下步骤电阻焊接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和薄板(16):在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上放置薄板(16),所述薄板的厚度小于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将焊接辅助构件(18)放置在薄板(16)上;使一对电极(22,28)中的一个电极(22)邻接在焊接辅助构件(18)上,而使电极(22,28)中的另一个电极(28)邻接在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中的最下面的板(12)的底面(26)上;以及通过所述一对电极(22,28)将两个或更多个重叠板(12,14)和薄板(16)互相电阻焊接到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907601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108483.2
申请日:2006-08-0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22D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19/00
Abstract: 电极(20a、20b)被分别埋入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金属工件(MW)被放入彼此配合的第一模具(16)和第二模具(18)之间的空腔(19)内。随后,将熔融金属通过通道(34)浇入空腔(19)内。所述熔融金属凝固成铸件(CM),形成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的接触区域(L)。此后,从电源(38)向跨过接触区域(L)的电极(20a、20b)提供电流。所提供的电流破坏金属工件(MW)表面上的氧化膜,并且在接触区域(L)内接合金属工件(MW)和铸件(CM)。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