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30279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04685.3
申请日:2004-03-0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五十岚逸雄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一种组合开关罩安装结构,其中,开关罩(43)被做成具有底部的杯子形状,该底部在其下部具有一个开口。另外,在用于将开关罩(43)安装到上桥(41)上的罩安装支架(122)中的螺钉插入孔(274)在位于开口(241)的边缘上方的位置上从下方紧固在开关罩(43)上。另外,在罩安装支架(122)中的螺钉插入孔(273)设置在螺钉插入孔(274、274)的下方并且从前部紧固在上桥(41)的前表面上。另外,在开关罩侧的螺钉插入孔和在上桥侧的螺钉插入孔的紧固方向彼此不同。因此,很难拆下开关罩。此外,简化了组合开关的周边部分。不能从上方看到在开关罩侧和上桥侧的相应的安装部分。因而,可改善外观。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4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07907.4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手罩内部包含的储存罐容易实施维修操作的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当仅卸下上部把手罩时,如图所示,呈现出第一开口部(61)。通过该第一开口部(61)能够维修储存罐。不需要从把手罩后半体(34)上卸下把手罩前半体(32)。当维修操作结束时,盖上上部把手罩。利用该上部把手罩能够覆盖第一开口部(61)和接合面(58),能够提高外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34395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208133.4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安装位置、减少组装工时的车辆用的后挡泥板。后挡泥板(62)中,沿后部车架(14L、14R)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位于后轮(27)的上方的后挡泥板水平部(71)被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从后挡泥板水平部(71)的后端一体地延伸且向后轮(27)的后方垂下的后挡泥板垂下部(72)的上端部被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由此,后挡泥板(62)被后部车架(14L、14R)支承,牌照灯撑条(64)其前部与后挡泥板水平部(71)一起被共同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其后部与后挡泥板垂下部(72)一起被共同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49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8163.8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为机动二轮车。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维修气缸体的罩结构。在图中,车身罩用虚线表示,利用下部罩(33)覆盖气缸盖(62)及气缸体(61)。因此,只通过卸下下部罩(33)就能够维修气缸盖(62)及气缸体(61)。从三角形的开口部(38)能够观察喷射器(69)。通过开口部(38)能够对进气系统(67)进行操作,尤其能够对喷射器(69)进行操作。即,不用卸下罩类部件就能够维修进气系统(67)。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040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207907.4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K19/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把手罩内部包含的储存罐容易实施维修操作的机动二轮车的把手罩。当仅卸下上部把手罩时,如图所示,呈现出第一开口部(61)。通过该第一开口部(61)能够维修储存罐。不需要从把手罩后半体(34)上卸下把手罩前半体(32)。当维修操作结束时,盖上上部把手罩。利用该上部把手罩能够覆盖第一开口部(61)和接合面(58),能够提高外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11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10078627.5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排气消音器具有消音器主体和从该消音器主体的后端面向后方伸出的尾管,在利用消音器罩覆盖该消音器主体的外面的一部分的摩托车上,消音器罩和消音器主体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外观感觉良好,并且可以确保侧部罩和消音器主体的外侧之间具有充分的间隙。消音器罩(C)由侧部罩(Cs)和后部罩(Cr)构成,该侧部罩(Cs)至少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外侧面,横截面呈圆弧形状;该后部罩(Cr)与上述侧部罩(Cs)的后端部形成一个整体,大致全面覆盖消音器主体(Mm)的后端面,并且尾管(P)穿过该后部罩(Cr)。将该尾管(P)偏置在相对于消音器主体(Mm)的纵向中心线(L)的外侧,以使该侧部罩(Cs)和消音器主体(Mm)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方向的间隙(s)在该消音器主体(Mm)的最外侧为最大,并且尾管(P)穿过后部罩(Cr)的大致中心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0389043C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510127266.3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车身前部的外观性。机动二轮车由支承前整流罩(12)的整流罩支承撑条(57)的上部,详细地说,由仪表撑条(163)支承仪表(58),由信号装置支承撑条(62)支承前整流罩(12)和前信号装置(66、67),设置了覆盖前整流罩(12)与仪表(58)之间的内整流罩(61);其特征在于:朝下方延伸出内整流罩(61)的后部,形成下方伸出部(61a、61b),由这些下方延伸部(61a、61b)覆盖作为信号装置支承部的信号装置支承撑条62的侧部倾斜部(62d、62e)和整流罩支承撑条(57)的整流罩左右支承部(171、172)。
-
公开(公告)号:CN100374347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410078626.0
申请日:2004-09-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23/00
Abstract: 为提供在驾驶员夹膝行驶时可产生防止发动机热量传到脚部之效果、且罩整体上有一体感、外观良好且商品价值优良的侧罩,本发明的配设于车座(S)下侧的侧罩(C)由覆盖车座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罩本体部(Cm),和从该罩本体部(Cm)前端向头管(H)侧成尖细状一体延伸并覆盖燃料箱正下方的车身空间侧方的尖细延伸部(Ca)构成,由该尖细延长部(Ca)覆盖发动机(E)的上部侧方。
-
公开(公告)号:CN1796217A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510127267.8
申请日:2005-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限制车座后部的下沉。机动二轮车由设于车身后部的横板(151)承受作用于车座(16)的车座载荷;其中:在设于横板(151)的作为第1载荷支承部的中央倾斜部(161)的后方使横板(151)立起,形成立起部(162),在该立起部(162)设置作为第2载荷支承部的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特别是由后部车座载荷支承部(162a)支承坐在车座(16)的后部的同乘者产生的车座载荷。
-
公开(公告)号:CN10234395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208133.4
申请日:2011-07-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安装位置、减少组装工时的车辆用的后挡泥板。后挡泥板(62)中,沿后部车架(14L、14R)在车辆长度方向上延伸且位于后轮(27)的上方的后挡泥板水平部(71)被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从后挡泥板水平部(71)的后端一体地延伸且向后轮(27)的后方垂下的后挡泥板垂下部(72)的上端部被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由此,后挡泥板(62)被后部车架(14L、14R)支承,牌照灯撑条(64)其前部与后挡泥板水平部(71)一起被共同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其后部与后挡泥板垂下部(72)一起被共同紧固在后部车架(14L、14R)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