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524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19662.0
申请日:2018-05-0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B37/0042 , C08J3/12 , C08J230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卡拉胶接枝苯硼酸疏水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卡拉胶上的羟基与苯硼酸上的羧基结合形成酯基,将疏水性化合物接枝到卡拉胶多糖上来进行。亲水性的卡拉胶接上疏水性的苯硼酸,形成亲疏水性聚合物,然后利用超声波将其亲水的长碳骨架打断,在水溶液中,疏水端会排斥水分子而相互聚集,亲水端便包裹在疏水端外围,与水接触,从而形成内核是疏水性的苯硼酸外核是亲水性的卡拉胶的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的粒径为60~100nm,粒子稳定、均匀,具有强疏水性,在水溶液中,不超声,静置,可以保持颗粒状态三个月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932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13642.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鼓式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管、输送泵、转鼓系统、储液槽、高压静电发生器、收集系统及热风系统,所述的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泵及储液槽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转鼓系统、高压静电发生器及收集系统依次连接,转鼓系统固定在储液槽正上方,热风系统设置于收集系统的左边;转鼓系统包括转鼓和转轴,转轴设置于转鼓的正中央,转鼓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收集系统设置于转鼓的上方,通过高压电源线连接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本发明抛弃针头式结构,采用转鼓式结构,改变了纺丝装置的基本工作模式,可实现规模化制备纳米纤维高分子敷料及各种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13105651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19478.0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8J3/075 , C08L77/04 , C08L5/02 , C08B37/02 , C08G69/48 , A61L27/52 , A61L27/20 , A61L27/18 , A61K47/36 , A61K47/34 , A61K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喷涂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将魔芋葡甘露聚糖进行高碘酸钠氧化改性,制备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以及通过将γ‑聚谷氨酸钠经酸化进一步处理得到改性的聚谷氨酸,通过氧化魔芋葡甘露聚糖和改性的聚谷氨酸制备可喷涂水凝胶。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水凝胶性能稳定,延展性能良好,解决了γ‑聚谷氨酸自身不能成胶,魔芋葡甘露聚糖在水中形成的凝胶不仅稳定性差,而且延展性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制备的可喷涂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程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60932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013642.0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鼓式静电纺丝装置,该装置包括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管、输送泵、转鼓系统、储液槽、高压静电发生器、收集系统及热风系统,所述的高分子溶液储罐、输送泵及储液槽通过输送管依次连接,转鼓系统、高压静电发生器及收集系统依次连接,转鼓系统固定在储液槽正上方,热风系统设置于收集系统的左边;转鼓系统包括转鼓和转轴,转轴设置于转鼓的正中央,转鼓与高压静电发生器的正极连接;收集系统设置于转鼓的上方,通过高压电源线连接到高压静电发生器的负极。本发明抛弃针头式结构,采用转鼓式结构,改变了纺丝装置的基本工作模式,可实现规模化制备纳米纤维高分子敷料及各种纳米纤维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386145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30510.0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卡拉胶的创伤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创伤修复敷料是由胶原或明胶与卡拉胶按(5:95)~(95:5)的质量比共混后冷冻干燥得到具有三维多孔层间结构的多孔复合支架,或是共混后直接干燥得到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创伤修复敷料能保证组织正常愈合所需的营养供应,并且在组织愈合的同时降解消失,同时降解产物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和表达基质的作用,真正起到促进创伤修复的效果。并且所述多孔复合支架和复合薄膜均能在促进创伤修复的同时为其它软组织工程提供支架。本发明创伤修复敷料用途广泛,可用作烧伤、溃疡大面积皮肤创伤修复,以及用于软骨、角膜、脂肪等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或临床医学其他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0402097C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610036652.6
申请日:2006-07-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A61L1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琼脂/胶原皮肤创伤修复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琼脂与胶原或明胶共混后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复合支架或直接干燥成复合薄膜,获得对皮肤创伤修复起促进作用的多孔复合支架或复合薄膜,即琼脂/胶原皮肤创伤修复敷料,同时为其它软组织工程提供支架。本发明操作方便,成本低,同时提高琼脂及其衍生物的附加价值有助于大型海藻的种植,有利于近海海域富养的生态修复。该多孔复合支架或复合薄膜强度高,与皮肤抗张强度接近,柔韧性好,可进行缝合操作。本发明的多孔复合支架或复合薄膜用途广泛,可用作烧伤、溃疡大面积皮肤创伤修复,以及用于软骨、角膜、脂肪等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32352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3139669.0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27/199 , C07C51/25 , C07C5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由磷钼系杂多化合物和载体组成,所述磷钼系杂多化合物的通式为:PMoaVbTecAsdM1eM2fOx,所述催化剂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丙烯和氧气或空气、氮气的原料气混合物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选择氧化反应;本发明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降低了生产费用,使取代两步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7612C
公开(公告)日:2003-08-13
申请号:CN00114061.2
申请日:2000-01-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12/00
Abstract: 一种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内管与外管两端通过密封垫圈和螺母连接,内、外管之间有空隙,以便气流通过;内管由微孔金属管两端焊接无孔金属管构成,微孔金属管的微孔大小为微米级,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涂覆催化膜层。本发明采用金属管作为支撑体,因而极易组装成反应器;本发明采用膜型催化剂,改善了传热传质条件,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抑制副反应,特别是将反应与分离相结合,移动了化学平衡,大大改善了产物的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316299A
公开(公告)日:2001-10-10
申请号:CN01107442.6
申请日:2001-01-1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27/199 , B01D71/02
Abstract: 一种酯化反应的杂多化合物薄膜催化剂,是通式为HzMyPW12Ox的磷钨杂多化合物;其酯化反应器山进气室、薄膜催化剂、产物室构成,进气室设进气口嘴,产物室设出气口,薄膜催化剂置于进气室与产物室之间;采用薄膜催化剂的酯化反应器比传统的固定床流动反应器更优,薄膜催化还可以将反应与分离过程结合,提高设备的集成度,节省投资和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不存在腐蚀设备,污染环境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414831Y
公开(公告)日:2001-01-17
申请号:CN00227315.2
申请日:2000-01-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B01J12/00
Abstract: 一种烃类选择氧化的管状催化膜反应器由外管和内管构成,内、外管之间有空隙,以便气流通过;内管由微孔金属管两端焊接无孔金属管构成,微孔金属管的微孔大小为微米级,微孔金属管外表面涂覆催化膜层。本实用新型采用金属管作为支撑体,因而极易组装成反应器;本实用新型采用膜型催化剂,改善了传热传质条件,有利于加快反应速度,抑制副反应,特别是将反应与分离相结合,移动了化学平衡,大大改善了产物的收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