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铁酸锶的制备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20999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38194.0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铁酸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硝酸锶、硝酸铁、硝酸钠、硝酸钾和过氧化钠混合,于400~800℃熔化,保温,然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后得到的固体产物即为分布粒度在26~43nm的纳米级铁酸锶。本发明所用的设备和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成本低、能耗低、产物晶粒小,且颗粒大小分布均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6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28929.5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液,调节pH值至酸性,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清液,得到分离后培养液及微藻。分离后微藻培养液通过碱液中和、调节后,循环用于培养微藻。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来源广泛、成本廉价、效率高、能耗小、30min沉降分离率达到90%以上的优点。

    一种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083673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13665.1

    申请日:2013-01-1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壳聚糖和脱氧胆酸进行酰胺化反应形成共聚物壳聚糖-脱氧胆酸,壳聚糖-脱氧胆酸和甲醛形成希夫碱中间体后与聚乙二醇反应,得到的壳聚糖-脱氧胆酸-聚乙二醇与叶酸发生酰胺化反应而制备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利用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高表达而正常组织很少有叶酸受体过分表达的特点,接有叶酸分子的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与肿瘤细胞有更强的亲和力,克服了普通纳米粒功能较单一的缺点。制备的抗肿瘤纳米药物载体能够很好的避开吞噬细胞的吞噬,有利于在体内长期循环而不被清除,主动靶向修饰能够更好的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减少了药物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损害。

    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472009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39669.0

    申请日:2003-07-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杂多化合物催化剂由磷钼系杂多化合物和载体组成,所述磷钼系杂多化合物的通式为:PMoaVbTecAsdM1eM2fOx,所述催化剂用于丙烯一步选择氧化生产丙烯酸的方法包括丙烯和氧气或空气、氮气的原料气混合物在杂多化合物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选择氧化反应;本发明简化了流程,节省了投资,降低了生产费用,使取代两步生产丙烯酸的方法成为可能。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胶原复合基质的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88606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56539.1

    申请日:2012-09-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胶原复合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组织工程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取硫酸降解纤维素的方法制得纳米微晶纤维素取纤维素(CNCs);配制CNCs溶液和胶原溶液,将两种进行物理混合;然后将混合液倒入模具中,成型后即得到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本发明所获得的CNCs增强的胶原复合基质,克服了现有胶原材料机械强度差,亲水性差的问题,可应用于伤口敷料、组织诱导再生膜、软组织补片、组织工程皮肤和面膜等领域。本发明的制备过程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适合于不同需求的CNCs增强胶原复合基质的工业生产。

    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0109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031905.0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nventor: 郭瑞 张渊明 蓝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10~50mg/ml万古霉素溶液加到明胶微球中,于4~25℃放置过夜后冷冻干燥,得到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然后将万古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加入2~10wt%丝素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冷冻干燥,得到负载万古霉素/明胶微球的丝素蛋白复合支架;将万古霉素与明胶微球复合后负载在丝素蛋白多孔支架上,能达到缓释药物、延长药效的作用,降低了万古霉素对人体的伤害,抗菌效果明显。制备得到的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为75~95%,孔径为50~200μm。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材料来源广泛,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负载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的丝素蛋白支架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46617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82877.7

    申请日:2013-08-2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的丝素蛋白支架及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浓度为10~50mg/ml硫酸庆大霉素溶液滴加到明胶微球中,于4~25℃放置过夜,然后冷冻干燥,得到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然后将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加入2~10wt%丝素蛋白溶液中,搅拌均匀,然后冷冻干燥,得到负载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的丝素蛋白多孔复合支架;获得的负载硫酸庆大霉素/明胶微球复合物的丝素蛋白支架孔隙率为75~95%,孔径为50~200μm,并具有长效抗菌和缓释药物的功能,可在皮肤伤口愈合和伤口敷料领域应用。

    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26606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28929.5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能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位絮凝分离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向培养有微藻的培养液中加入酸液,调节pH值至酸性,使微藻絮凝沉降,静置分层后,分离上清液,得到分离后培养液及微藻。分离后微藻培养液通过碱液中和、调节后,循环用于培养微藻。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来源广泛、成本廉价、效率高、能耗小、30min沉降分离率达到90%以上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