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8800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780039929.3
申请日:2007-10-25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48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283 , C08G18/4812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8 , C08G2101/00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未使用增塑剂但可制得低回弹性良好、耐久性良好、对应于温度变化的硬度变化小且具备高通气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该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发泡剂及泡沫稳定剂等的存在下使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以异氰酸酯指数为90以上的条件进行反应。该多元醇混合物包含作为多元醇(A)的采用磷腈化合物、路易斯酸化合物或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烯化氧开环聚合在引发剂上而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10~60mgKOH/g、氧乙烯基含量为0~30质量%的聚醚多元醇,作为多元醇(B)的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70~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以及作为一元醇(D)的羟值为10~200mgKOH/g的聚醚一元醇。
-
公开(公告)号:CN101516954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780035253.0
申请日:2007-09-26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48 , C08G65/04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66 , C08G18/4804 , C08G18/7607 , C08G65/2615 , C08G65/2648 , C08G65/2663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8 , C08G2101/0083 , C08G23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使用来自天然油脂的原料很好地成形具备良好的缓冲性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具备在催化剂(C)及发泡剂(D)的存在下使包含第1聚氧化烯多元醇(A1)的聚氧化烯多元醇(A)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反应的步骤。所述第1聚氧化烯多元醇(A1)通过在聚合催化剂(a)的存在下使烯化氧(c)开环聚合于引发剂(b)而制得。聚合催化剂(a)为选自配位阴离子聚合催化剂及阳离子聚合催化剂的1种以上,引发剂(b)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天然油脂赋予羟基而形成的引发剂,是羟值为20~250mgKOH/g且以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对数均分子量的比率(Mw/Mn)为1.2以上的来自天然油脂的多元醇。
-
公开(公告)号:CN101180338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680017789.5
申请日:2006-05-24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61 , C08G18/38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61 , C08G18/3203 , C08G18/3275 , C08G18/4072 , C08G18/4866 , C08G18/632 , C08G18/7607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 , C08G2101/0083 , C08G23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振动特性,特别是适用于汽车用座垫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使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或所述高分子聚氧化烯多元醇中含有聚合物微粒的聚合物分散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催化剂、发泡剂以及整泡剂的存在下反应而得到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全部活性氢化合物100质量份,使用0.00001~1质量份的分子内含有硅原子和氮原子的氨基改性聚硅氧烷(F)。
-
公开(公告)号:CN101563386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780046563.2
申请日:2007-12-19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42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288 , C08G2101/0008 , C08G2350/00 , C08J9/12 , C08J2205/06 , C08J2375/04
Abstract: 使用来源于天然油脂的原料,制造通气性和缓冲性良好且表层部的泡孔粗糙得到良好地抑制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成形品。使包含构成聚硅氧烷链的硅原子的一部分上结合有具有氧化烯链的有机基团的数均分子量为1200~40000的第一聚硅氧烷化合物(S1)的脱模剂(X),在该成形模内使由包含来源于植物油脂的多元醇(A1)的多元醇(A)、多异氰酸酯化合物(B)和作为数均分子量在150以上且不足1200的第二聚硅氧烷化合物(S2)的硅氧烷稳泡剂(S)形成的反应性混合物(Y)注塑发泡。
-
公开(公告)号:CN101389678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780006759.9
申请日:2007-02-28
Applicant: 旭硝子株式会社
IPC: C08G18/48 , C08G10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4804 , C08G18/283 , C08G18/409 , C08G18/4812 , C08G18/4816 , C08G18/4866 , C08G18/721 , C08G18/7621 , C08G18/7664 , C08G2101/0008 , C08G2101/0058 , C08G2101/0083 , C08L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稳定地制造未使用阻燃剂但难燃性、耐久性和耐候性良好,对应温度变化的硬度变化少,具有高通气性,泡沫塑料的收缩少,且无空心部分开裂的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它是使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在氨基甲酸酯化催化剂和发泡剂的存在下反应来制造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元醇混合物含有下述多元醇(A)和下述多元醇(B),多元醇混合物和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比例以异氰酸酯指数计为90以上,多元醇混合物中包含的Zn和Co的合计量为0.1~200ppm;多元醇(A)是采用含有Zn及Co的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化氧与引发剂进行开环加成聚合而得的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10~9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多元醇(B)是平均羟基数为2~3、羟值为15~250mgKOH/g的聚醚多元醇,且是采用复合金属氰化物配位催化剂使烯化氧与引发剂进行开环加成聚合而得的聚醚多元醇以外的聚醚多元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