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过滤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27993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170491.8

    申请日:2017-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其在流入端面侧开口的流入孔格的升温性及保温性优异。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基材,其具有划分形成从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的多个孔格的多孔质的隔壁;流入侧封孔部,其配置在蜂窝基材的流入端面侧以将流出孔格的开口部进行封孔;以及流出侧封孔部,其配置在蜂窝基材的流出端面侧以将流出孔格以外的流入孔格的开口部进行封孔,蜂窝基材具有以分割的方式将流入孔格划分为2个的流入孔格分割用隔壁,配置于蜂窝基材的流出孔格内的流入侧封孔部的封孔长度LIN的平均值比配置于该蜂窝基材的流入孔格内的流出侧封孔部的封孔长度LOUT的平均值大。

    蜂窝过滤器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2106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111498184.5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捕集性能和净化性能优异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具有多孔质的隔壁(1)的蜂窝结构体(4)、配置成将隔室(2)的任一个端部密封的封孔部(5),蜂窝结构体(4)在蜂窝结构体(4)的隔室(2)延伸的方向上具有:包括以蜂窝结构体(4)的流入端面(11)为起点到相对于蜂窝结构体(4)的全长L1而言至少30%之间的范围的流入侧区域(15)、以及包括以蜂窝结构体(4)的流出端面(12)为起点到相对于蜂窝结构体(4)的全长L1而言至少20%之间的范围的流出侧区域(16),流入侧区域(15)中的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15~20μm,且流出侧区域(16)中的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9~14μm。

    蜂窝过滤器
    13.
    发明公开
    蜂窝过滤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24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154811.6

    申请日:2023-0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捕集性能优异且能够抑制压力损失上升的蜂窝过滤器。隔壁(1)的厚度为0.217mm以下,隔壁(1)的气孔率为57~63%,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6~14μm,在隔壁(1)表面存在的当量圆直径超过3μm的细孔的每单位面积的个数为800~1500个/mm2,在隔壁(1)表面存在的当量圆直径超过3μm的细孔的平均开口当量圆直径为6.7~12.5μm,隔壁(1)的细孔径分布中,将累积细孔容积达到总细孔容积的10%、50%、90%的细孔径(μm)分别设为D10、D50、D90时,D10为3.0~7.0μm,D90为13.0~27.0μm,(Log(D90)-Log(D10))/Log(D50)为0.75以下。

    蜂窝过滤器
    14.
    发明公开
    蜂窝过滤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24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1707558.4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捕集性能优异且能够抑制压力损失上升的蜂窝过滤器。隔壁(1)的厚度为0.257mm以下,隔壁(1)的气孔率为52~57%,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6~13μm,在隔壁(1)表面存在的当量圆直径超过3μm的细孔的每单位面积的个数为800~1500个/mm2,在隔壁(1)表面存在的当量圆直径超过3μm的细孔的平均开口当量圆直径为8.0~12.0μm,隔壁(1)的细孔径分布中,将累积细孔容积达到总细孔容积的10%、50%、90%的细孔径(μm)分别设为D10、D50、D90时,D10为2.0~5.5μm,D90为13.0~25.5μm,(Log(D90)-Log(D10))/Log(D50)为0.84以下。

    蜂窝过滤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1468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10219818.5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其对废气中所包含的粒子状物质进行捕集的捕集性能优异,并且,对废气中所包含的有害成分进行净化的净化性能优异。该蜂窝过滤器具备:具有多孔质的隔壁(1)的蜂窝结构体(4)、以及封孔部(5),蜂窝结构体(4)还具有仅配设于包围流入隔室(2a)的隔壁(1)的内表面侧的含有铂族元素的催化剂层(14),含有铂族元素的催化剂层(14)配设于以流入端面(11)为起点至相对于隔室(2)的总长度为至少35%为止的范围,且没有配设于以流出端面(12)为起点至相对于隔室(2)的总长度为至少30%为止的范围。

    蜂窝过滤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32812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109472.0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其捕集性能优异,且压力损失降低,此外通过担载废气净化用的催化剂而显示出优异的净化性能。隔壁(1)由包含堇青石作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气孔率为60~68%,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13~18μm,且在按将横轴设为细孔径(μm)、将纵轴设为log微分孔容(cm3/g)的方式表示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累积孔容的细孔径分布中,包含log微分孔容的最大值的第一峰的、与该log微分孔容的最大值的1/3值宽度相当的细孔径(横轴)的值为15μm以下。

    蜂窝过滤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328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086671.4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其捕集性能优异,且压力损失降低,此外通过担载废气净化用的催化剂而显示出优异的净化性能。隔壁(1)由包含堇青石作为主成分的材料构成,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气孔率为60~68%,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平均细孔径为8~12μm,且在按将横轴设为细孔径(μm)、将纵轴设为log微分孔容(cm3/g)的方式表示通过压汞法测定得到的隔壁(1)的累积孔容的细孔径分布中,包含log微分孔容的最大值的第一峰的、与该log微分孔容的最大值的1/3值宽度相当的细孔径(横轴)的值为10μm以下。

    蜂窝过滤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97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164434.0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废气净化性能的提高、耐侵蚀性优异、且能够有效地抑制封孔部从隔室剥落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体(10),其具有配置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间隔壁(1);以及多孔质的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2)的流入端面(11)侧的端部或流出端面(12)侧的端部的任一方,封孔部(5)包括在其内部具有空洞(6)的封孔部,具有空洞(6)的封孔部(5)的包含空洞(6)作为气孔的气孔率为68%~83%。

    蜂窝过滤器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05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498688.7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部(4),其具有配设成包围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1);及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的任一个开口端部,多个隔室在蜂窝结构部(4)的与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截面中配置成四角格子状,该截面中的隔室的形状为具有包括四边形的一个顶点的角部的一部分脱落得到的特定角部(15)的变形四边形,隔室的特定角部(15)包括:第一弯曲部(6)、第二弯曲部(7)及连结部(8),第一弯曲部(6)的曲率半径R1及第二弯曲部(7)的曲率半径R2为40~80μm,第一弯曲部(6)的曲率中心O1与第二弯曲部(7)的曲率中心O2之间的中心间距离T为80~200μm。

    蜂窝过滤器
    20.
    发明公开
    蜂窝过滤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8976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011121.5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耐热冲击性优异的蜂窝过滤器。该蜂窝过滤器具备:柱状的蜂窝基材(4),其具有多孔质的隔壁(1),该隔壁(1)配置成包围多个隔室(2),该多个隔室(2)形成从流入端面(11)延伸至流出端面(12)的流体流路;外周涂层(3),其配设成围绕蜂窝基材(4)的外周;以及多孔质的封孔部(5),其配设于隔室(2)的流入端面(11)侧的端部或流出端面(12)侧的端部中的任一者,外周涂层(3)构成为:外周涂层(3)的热膨胀行为中从热膨胀转化为收缩的拐点的温度T1为1000~1500℃,并且,外周涂层(3)的气孔率P1为36~48%,外周涂层(3)的40~800℃间的热膨胀系数C1为2.5~3.5×10-6/℃。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