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04801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980036752.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13 , H01M10/0566
Abstract: [课题]提供: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将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降低抑制为最低限度,且能够在降低电池的内阻的同时改善循环特性的方案,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了在集电体的表面配置由不含因加热而结晶化的粘结剂的非粘结体构成的电极活性物质层而得到的电极。[解决方案]电池装置具有:具备发电元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对前述发电元件在其层叠方向上进行加压的加压构件,所述发电元件包含: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由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非粘结体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由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非粘结体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分隔件,其保持有电解液。而且,将前述发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设为T1、最薄的部分的厚度设为T2时,该电池装置满足下述数学式(1):0.1
-
公开(公告)号:CN11195495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1980024900.0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68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8 , H01M10/052
Abstract: [课题]提供如下方案:使用包含Si材料的负极活性物质、使用包含LiFSI的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即使为电池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也抑制引起电池劣化的放热反应的发生。[解决方案]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发电元件,所述发电元件包含: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分隔件,其浸渗有电解液,在如下方面具有特征:前述负极活性物质包含能进行锂离子的嵌入/脱嵌的Si材料,前述电解液含有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和除前述LiFSI以外的无机锂盐,前述电解液中的前述LiFSI的浓度(mol/L)相对于前述无机锂盐的浓度(mol/L)的比率(LiFSI/无机锂盐)为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1183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880048059.4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充分抑制电气设备的初次充电时的气体的产生量,且可抑制充放电时的锂枝状晶体的产生的手段。在进行了通过在向具备正极及负极的电气设备中使用的负极活性物质预先掺杂锂离子时,向被掺杂负极活性物质掺杂所述锂离子,进行降低所述被掺杂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vs.Li+/Li)的预掺杂工序后,进行使所述锂离子从所述预掺杂工序中掺杂了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脱掺杂,由此,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相对于锂金属的电位(vs.Li+/Li)上升的脱掺杂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0612630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80030625.9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4 , H01M50/414 , H01M50/44 , H01M50/531 , H01M50/58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型二次电池,其在导电体贯通外装体的情况下,抑制短路电流经由集电板向二次电池流动。该二次电池具有:层压有经由隔离层(15)而层压了双极型电极(14a)的单位发电主要部件(14b)的发电主要部件(10)、以及在单位发电主要部件(14b)的层压方向的发电主要部件(10)的两端配置且与发电主要部件(10)抵接的集电板(16及17),集电板(16及17)由在150℃时热收缩率为2%以上的树脂膜(30)上形成有导电层(31)的材料形成,隔离层(15)的热收缩开始温度比树脂膜(30)的热收缩开始温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0889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780079031.2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类负极活性物质因充放电导致的体积变化较小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以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使用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和分散介质的浆料,在集电体或隔膜上形成涂膜的工序,其中,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物包含硅类负极活性物质和碳类负极活性物质,在所述形成涂膜的工序之前或之后并且在组装锂离子电池之前,包含下述工序:向硅类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锂离子的工序、以及向碳类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锂离子的工序,所述制造方法实质上不包含干燥所述涂膜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992369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780068741.5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 , H01M4/36 , H01M4/66 , H01M10/0566 , H01M10/05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其能量密度高、且快速充电特性优异。该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形成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以及包含含有锂离子的电解质和非水溶剂的非水电解液,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空隙,所述空隙中填充有所述非水电解液,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存在的所述非水电解液中的锂离子总量的电池容量相对于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总量的电池容量的比例为3~17%。
-
公开(公告)号:CN11284047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980067188.2
申请日:2019-10-0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技术,其通过将硅类负极活性物质和碳类负极活性物质组合用作负极活性物质,并且,在电极的构成成分不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的状态存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中,更进一步提高循环特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有在集电体表面上形成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构成。并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通过粘接剂使硅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碳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粘接而成的复合二次粒子。此时,所述复合二次粒子中的所述粘接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粒子和碳类负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总质量为1质量%以上。另外,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二次粒子以不通过粘接剂相互粘接的状态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22048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980036752.4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5 , H01M4/13 , H01M10/0566
Abstract: [课题]提供: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将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降低抑制为最低限度,且能够在降低电池的内阻的同时改善循环特性的方案,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了在集电体的表面配置由不含因加热而结晶化的粘结剂的非粘结体构成的电极活性物质层而得到的电极。[解决方案]电池装置具有:具备发电元件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和对前述发电元件在其层叠方向上进行加压的加压构件,所述发电元件包含:正极,其在正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由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非粘结体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有由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非粘结体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和分隔件,其保持有电解液。而且,将前述发电元件的层叠方向上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设为T1、最薄的部分的厚度设为T2时,该电池装置满足下述数学式(1):0.1
-
公开(公告)号:CN1119549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980024821.X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提供:可以降低电池的内阻、为高容量、循环耐久性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解决方案]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有:集电体;和电极活性物质层,其配置于前述集电体的表面、且由包含电极活性物质的非粘结体形成,所述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将包含电极活性物质、锂盐和非水溶剂的电极活性物质浆料涂覆于集电体的表面,从而形成涂膜,前述电极活性物质浆料的含水量低于500质量ppm。
-
公开(公告)号:CN109792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80059310.2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1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621 , H01M4/623 , H01M4/6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Abstract: [课题]目的在于提供对于具有经厚膜化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提高在高倍率下的功率特性的方法。[解决方案]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是在集电体的表面形成厚度为150~1500μm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而成的。而且,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覆盖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覆盖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是负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包含覆盖用树脂及导电助剂的覆盖剂覆盖而成的。进而,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孔隙率为39.0~60.0%,并且密度为0.60~1.20g/cm3。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