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5633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080012202.8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F21V3/04 , G02B5/30 , G02F1/1335 , G03B2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42 , G02B5/3033 , G03B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元件,其具有高雾度值和强扩散性,抑制背向散射,并且成本低且生产率优异。本发明的光扩散元件包含:含有树脂组分和超细粒子组分的基体;和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光扩散性细粒,其中:所述树脂组分、所述超细粒子组分和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折射率满足以下所示的式(1);并且所述光扩散元件包含浓度调节区,所述浓度调节区形成在所述光扩散性细粒中的每一个的表面附近外部,并且其中,随着增加距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距离,所述树脂组分的重量浓度降低而所述超细粒子组分的重量浓度升高:|nP-nA|<|nP-nB|…(1),其中nA表示所述基体的所述树脂组分的折射率,nB表示所述基体的所述超细粒子组分的折射率,而nP表示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335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2533.1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 , B29D11/00663 , B29D11/0079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元件的制造方法,其可低成本且高生产率地制造雾度值高、具有强扩散性且抑制反向散射的光扩散元件。本发明的光扩散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使含有树脂成分的前体及超微粒成分的基质形成材料与光扩散性微粒相接触的工序;使该前体的至少一部分渗透至该光扩散性微粒的内部的工序;和使已渗透至该光扩散性微粒的内部的前体及未渗透至该光扩散性微粒的前体同时发生聚合而形成含有树脂成分及超微粒成分的基质,同时在该光扩散性微粒的表面附近内部形成浓度调节区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334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080012202.8
申请日:2010-03-1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02 , F21V3/04 , G02B5/30 , G02F1/1335 , G03B21/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242 , G02B5/3033 , G03B21/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扩散元件,其具有高雾度值和强扩散性,抑制背向散射,并且成本低且生产率优异。本发明的光扩散元件包含:含有树脂组分和超细粒子组分的基体;和分散在所述基体中的光扩散性细粒,其中:所述树脂组分、所述超细粒子组分和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折射率满足以下所示的式(1);并且所述光扩散元件包含浓度调节区,所述浓度调节区形成在所述光扩散性细粒中的每一个的表面附近外部,并且其中,随着增加距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距离,所述树脂组分的重量浓度降低而所述超细粒子组分的重量浓度升高:|nP-nA|<|nP-nB|…(1),其中nA表示所述基体的所述树脂组分的折射率,nB表示所述基体的所述超细粒子组分的折射率,而nP表示所述光扩散性细粒的折射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268413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80022202.X
申请日:2006-06-16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63 , G02B5/30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34 , G02B5/3083 , G02F2001/1336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比度与视场角特性的平衡优良的液晶面板。本发明的液晶面板是向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第1偏光片;第1光学补偿层,其含有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1m2/N以下的树脂,并具有nx>ny=nz的关系;第2光学补偿层,其具有nx=ny>nz的关系;液晶单元;第3光学补偿层,其含有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为2×10-11m2/N以下的树脂,并具有nx>ny=nz的关系;及第2偏光片;所有光学补偿层的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合计∑Rth1~n与液晶单元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c满足下式(1):-50nm<(∑Rth1~n-Rthc)<150nm…(1)。
-
公开(公告)号:CN100529808C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680016360.4
申请日:2006-05-09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G02B5/3016 , G02B5/3083 , G02F1/133528 , G02F1/13363 , G02F2001/133531 , G02F2001/133541 , G02F2001/133638 , G02F2202/40 , G02F2413/04 , G02F2413/08 , G02F2413/11 , G02F241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液晶单元进行视角补偿,并且可获得宽频带的圆偏振光、有助于薄型化、可防止热不均、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中的漏光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板及使用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板中依次具有偏振片、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该第2光学补偿层配置在接近液晶单元一侧。第1光学补偿层、第2光学补偿层分别具有特定的光弹性模量的绝对值、折射率分布、面内相位差及/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第1光学补偿层的滞后相轴所形成的角度为25~65°。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第2光学补偿层的滞后相轴所形成的角度为任意的适当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29537C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480040581.6
申请日:2004-12-1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首藤俊介
IPC: G02B5/30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 G02B5/3016 , Y10T428/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在其上直接形成不同的取向方向的双折射层的相位差薄膜。向表现出双折射性的聚合物薄膜表面照射偏振光,通过只将上述薄膜的表面改变为与其内部不同的取向方向来制造使上述表面形成取向面的相位差薄膜。由于该薄膜是兼作取向薄膜的相位差薄膜,所以如果在上述取向面上直接形成液晶层并使其进行取向,则可以在上述相位差薄膜上形成与其取向方向不同的双折射层。
-
公开(公告)号:CN101258432A
公开(公告)日:2008-09-03
申请号:CN200680032834.4
申请日:2006-09-07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 G02B5/3016 , G02B5/3033 , G02F1/133528 , G02F1/1336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使用这样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的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有助于薄型化、耐久性较高、色偏移较小、色不均较少、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时的漏光而使对比度提高。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光板依次具有偏光板、第一光学补偿层和第二光学补偿层,该偏光板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形成的偏光件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含有丙烯酸树脂的偏光件保护膜,该丙烯酸树脂含有特定的结构单元;该第一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并表现出作为异常光与平常光的光程差的相位差值越靠近短波长侧则越小的波长分散特性,并且其面内相位差Re1为90~160nm;该第二光学补偿层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其面内相位差Re2为0~20nm,并且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2为30~300nm。
-
公开(公告)号:CN101176020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80016360.4
申请日:2006-05-09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B5/30 , G02F1/1335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33 , G02B5/3016 , G02B5/3083 , G02F1/133528 , G02F1/13363 , G02F2001/133531 , G02F2001/133541 , G02F2001/133638 , G02F2202/40 , G02F2413/04 , G02F2413/08 , G02F2413/11 , G02F241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于液晶单元进行视角补偿,并且可获得宽频带的圆偏振光、有助于薄型化、可防止热不均、可良好地防止黑显示中的漏光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板及使用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附有光学补偿层的偏振板中依次具有偏振片、第1光学补偿层、和第2光学补偿层,该第2光学补偿层配置在接近液晶单元一侧。第1光学补偿层、第2光学补偿层分别具有特定的光弹性模量的绝对值、折射率分布、面内相位差及/或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第1光学补偿层的滞后相轴所形成的角度为25~65°。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第2光学补偿层的滞后相轴所形成的角度为任意的适当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906508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480040581.6
申请日:2004-12-17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首藤俊介
IPC: G02B5/30 , G02F1/13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3083 , G02B5/3016 , Y10T428/1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可以在其上直接形成不同的取向方向的双折射层的相位差薄膜。向表现出双折射性的聚合物薄膜表面照射偏振光,通过只将上述薄膜的表面改变为与其内部不同的取向方向来制造使上述表面形成取向面的相位差薄膜。由于该薄膜是兼作取向薄膜的相位差薄膜,所以如果在上述取向面上直接形成液晶层并使其进行取向,则可以在上述相位差薄膜上形成与其取向方向不同的双折射层。
-
公开(公告)号:CN1447160A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3107394.8
申请日:2003-03-25
Applicant: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IPC: G02F1/1333 , G02F1/1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62 , G02F1/13363 , G02F2001/133543 , G02F2413/02 , G02F2413/07 , G02F2413/12
Abstract: 一种光学膜片,该膜片中至少层压了一层胆甾醇液晶层(1)和延迟层(2),其中延迟层(2)的平面内延迟度:(nx1-ny1)x Dre为5nm或更小,实际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度:RZch和厚度方向上的延迟度:RZre之间的关系为:RZre/(-RZch)=0.05~0.35,这种膜片可以用作亮度增强膜,而且当不仅从前面,而且从斜向观察诸如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观测显示器时,还提供极好的视觉满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