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级盐酸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5316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97835.6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化学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级盐酸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所述制备装置包括相连的氯化氢合成单元、第一吸收单元、脱析单元以及第二吸收单元;其中,所述氯化氢合成单元以及所述脱析单元均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相连,且所述脱析单元通过至少两条管路与所述第一吸收单元相连;所述脱析单元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二吸收单元相连。本发明提供的电子级盐酸的制备装置,通过将氯化氢合成单元、第一吸收单元以及脱析单元相配合,可以对生成的稀盐酸进行吸收,形成浓盐酸再次返回脱析单元,从而实现盐酸的全解析,在保证电子级盐酸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产率,同时减少后续处理步骤,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一种具有疏通机构的废盐酸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19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90521.7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盐酸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疏通机构的废盐酸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废盐酸处理机,所述废盐酸处理机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该具有疏通机构的废盐酸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当伸缩轴向外侧滑动时会带动固定块向伸缩轴的同侧进行滑动,而当活动板翻动时还会带动活动轴的转动,从而带动疏通叶片的转动,当堵塞清理完后连接轴会在固定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伸缩轴的复位,可以对其过滤网的表面进行扫动粘附在过滤网表面的固体废渣和固体废物,从而加大处理仓堵塞时的疏通效果,加快输入的速度,和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难度,并增强了废盐酸处理装置的实用性。

    管板加工模具及工艺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15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65667.9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板加工模具及工艺,包括管板坯料和夹持在管板坯料两侧的FEP复合层,所述FEP复合层的下侧设有下模,所述FEP复合层的上侧设有上模,所述管板坯料的外缘上均布有法兰孔,上模和下模对应法兰孔的位置设置有通孔,上模、下模和管板坯料通过通孔及法兰孔内穿入螺栓紧固连接;所述上模的中部设有压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钢衬FEP复合管板烧结模压工艺填补了国内碳化硅换热器管板制造技术的空白,完全解决了四氟管板蠕变的问题,使碳化硅换热器使用更加稳定可靠。2、钢衬FEP复合管板烧结模压工艺将氟塑料和碳钢基板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解决了四氟材料与碳钢基板粘合力不强,容易脱落,产生裂纹的问题。

    一种双液体进料用液体分布器

    公开(公告)号:CN220110431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409847.6

    申请日:2023-06-05

    Inventor: 钊文科 罗斯格

    Abstract: 一种双液体进料用液体分布器,包括带压流体进料管、重力流进料管、汇总管、液体分配管和分布器,液体分配管设置在分布器的正上方,汇总管设置在液体分配管的正上方,液体分配管的下端伸入到分布器中,液体分配管的上端与汇总管的下端连接,重力流进料管设置在带压流体进料管的上方,带压流体进料管和重力流进料管的出料端均穿设通过汇总管后置于汇总管内,重力流进料管下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带压流体进料管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开设有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二出料口设置在第一出料口的正下方。设备不需要较高的高度即能保证功能,汇总管与液体分配管螺纹连接,便于带压流体进料管、重力流进料管的插入,简化了设备的安装步骤。

    一种碳化硅换热器用降膜头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19368510U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20092523.8

    申请日:2023-01-31

    Abstract: 一种碳化硅换热器用降膜头组件,包括上降膜组件和下降膜组件,所述上降膜组件包括上大径管和下小径管,所述上大径管上端的端面开设有溢流口,下端与下小径管相连通,下小径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大径管下部的管体侧壁上开设有分布孔,所述下降膜组件包括下主体管,所述下主体管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主体管的内螺纹所在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紧固口,所述下小径管穿设在下主体管中且内螺纹与下小径管螺纹连接。一种碳化硅换热器用降膜头组件,便于安装,便于调整分布孔高度的一致性。

    一种耐高温高真空膨胀节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18905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1484087.5

    申请日:2023-06-12

    Inventor: 钊文科 罗斯格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真空膨胀节,属于膨胀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采用外层四氟波纹管和内部支撑组合使用的方式,膨胀节由外部四氟膨胀节和内支撑件组合而成,内支撑件的存在限制了外部四氟膨胀节因高温强度下降在高真空时的向内塌陷,保证了膨胀节结构的稳定性;外部四氟膨胀节可活动部分采用厚壁四氟管整体加工成型,即使在高温下,波纹处径向仍具有较好的强度;内支撑件采用钢衬结构,高温下强度不会降低,可有效避免外部四氟膨胀节的塌陷;内支撑件外部四氟层整体加工成型,高温时不会与内部钢件剥离,保证了高温高真空时的稳定性。

    一种氯硅烷水解脱析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21963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645909.0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硅烷水解脱析装置。通过增加再分布段,可以对发生壁流的流体进行再次分布,从而提高了运行效率,提高水解速度;显著提高气体与液体的混合效果;实现气体优先在管壁侧流动,减缓壁流现象的发生,提高反应效果;可以有效减弱气体中的液体夹带,简化后续处理工艺;本实用新型便于设备的制作和维修,有效降低设备制作和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相连通的进料段、第一填料段、再分布段、第二填料段、液相出口段、气液分离段和气相出口段,所述再分布段包括依次连接的汇流板、分隔段和分布板,所述汇流板设置在填料段与分隔段之间,所述分布板设置在分隔段与第二填料段之间。

    碳化硅降膜吸收器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85540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1102897.6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碳化硅降膜吸收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连接有上封头,所述壳体的下方连接有下封头,所述壳体内均布有至少两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和壳体中轴线垂直分布,所述壳体内部还安装有换热管,所述折流板上均布有换热管孔,所述换热管穿过管板上的换热管孔和管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封头内的气液混合物充分混合后进入壳体内的换热管中,壳体内的冷媒经折流板折流后充分和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带走热量实现换热管内混合物的降温,混合物然后经过下封头流出。

    一种高效降膜分布组件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70796U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21319361.8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降膜分布组件,包括管板、穿设在管板上的SiC管和套设在SiC管上的SiC管密封组件,还包括紧固螺母、分配螺母和成膜内件管,所述分配螺母上端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下端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分配螺母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进液口,所述紧固螺母外壁设置有第二外螺纹,紧固螺母上端内壁设置有第二内螺纹,所述成膜内件管上端外壁设置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紧固螺母与管板螺纹连接,所述分配螺母与成膜内件管螺纹连接,成膜内件管的下端伸入到SiC管中,所述紧固螺母与分配螺母螺纹连接,紧固螺母的下端套设在SiC管上。本实用新型设置成膜内件管,提高液体成膜效果,缩短成膜段,同时调整液体进入方式。

    电子级氢氟酸提纯用降膜蒸发器

    公开(公告)号:CN220513437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579984.4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电子级氢氟酸提纯用降膜蒸发器,包括上管箱、上管板、壳体、下管板和下封头,壳体内设置有碳化硅换热管和多个折流板,所述碳化硅换热管的上端穿设通过上管板后连接有降膜头,碳化硅换热管的下端依次穿设通过多个折流板后穿设在下管板中,所述上管箱内设置有挡圈,上管箱与挡圈之间形成进料空间,所述上管箱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挡圈下部设置有进料缺口,所述降膜头设置在挡圈内,所述降膜头上设置有多个下液孔,下液孔倾斜向下设置,下液孔的出液口端沿降膜头内壁圆周的切向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成膜所需液体流量小,成膜效果好,适用于正压操作条件的降膜蒸发器,实现了低流量下良好的换热效果,不容易造成液体阻塞。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