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基层加固用复合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884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855023.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基层加固用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高炉矿渣粉20~25份、粉煤灰20~25份、再生微粉12~14份、稻壳灰4~6份、细砂95~110份、硅酸钠溶液40~50份、氢氧化钠6~8份、去离子水20~25份、减水剂0.8~1份、膨胀剂1~1.5份、消泡剂0.2~0.3份以及活性剂0.1~0.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路面基层加固用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在不含成本高昂的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下,仍具有流动性好、渗透性强以及早强快硬且泌水率和收缩性良好的优点;本发明的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对层间惰性材料具有极强的激发作用,稳定性极好;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671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587546.7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再生微粉100~500份,偏高岭土500~900份,碱激发剂700~1000份,高效增活剂5~10份,玄武岩纤维3~18份,纤维分散剂1~5份,去离子水150~200份。本发明利用建筑固废代替水泥,提高了资源循环利用率,减轻了环境的负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资源消耗;本发明利用玄武岩纤维增强再生微粉地聚合物解决了地聚合物韧性差、早期收缩率大、易开裂的问题,得到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地聚合物,有利于地聚合物在我国工程领域的推广应用。

    一种梯度孔结构地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温拌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062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57854.2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梯度孔结构地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温拌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再生微粉65~85份、稻壳灰15~35份、硅酸钠溶液15~20份、氢氧化钠5~10份和去离子水10~2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地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温拌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地聚合物沥青混合料温拌剂具有梯度孔结构,且无封闭孔或半封闭孔,从而能够大幅提高其内部的载水量,并且由于孔结构呈梯度排布(由大孔到小孔逐步释放),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温拌剂的水分释放周期,同时还能使释水的速率均匀;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本发明梯度孔结构地聚合物沥青温拌剂能够显著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同时还能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抗水损坏性能以及抗疲劳性能。

    一种路面基层加固用复合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4884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10855023.0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路面基层加固用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高炉矿渣粉20~25份、粉煤灰20~25份、再生微粉12~14份、稻壳灰4~6份、细砂95~110份、硅酸钠溶液40~50份、氢氧化钠6~8份、去离子水20~25份、减水剂0.8~1份、膨胀剂1~1.5份、消泡剂0.2~0.3份以及活性剂0.1~0.2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路面基层加固用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在不含成本高昂的石墨烯和纳米二氧化硅下,仍具有流动性好、渗透性强以及早强快硬且泌水率和收缩性良好的优点;本发明的地聚合物砂浆注浆料对层间惰性材料具有极强的激发作用,稳定性极好;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一种利用滴流床反应器生产环氧丙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0618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24108.7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C07D303/04 C07D301/12 C07D30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滴流床反应器生产环氧丙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35~75℃,0~0.5MPa条件下,原料丙烯从原料气存储罐(5)流出,从滴流床反应器(2)下端通入,溶剂醇与双氧水的混合液从混合液存储器(1)流出,从滴流床反应器(2)上端通入,反应产物依次经冷凝器(3)低温冷凝、气液分离器(4)分离后得到产品环氧丙烷。采用该反应装置进行丙烯环氧化反应,丙烯的转化率和环氧丙烷的选择性可达到60%和99%。该方法生产环氧丙烷,反应条件温和,产品选择性高,无污染。

    一种丙烯环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7702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24600.4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环氧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制备TiO2-SiO2复合氧化物载体时,以Na2SiO3·9H2O为硅源,Ti(SO4)2为钛源,配成水溶液后在20~60℃下搅拌一定时间,调节pH后继续搅拌,经沉淀,老化,洗涤,干燥,450~600℃焙烧一定时间,制备出非晶态TiO2-SiO2复合氧化物。再以PdCl2、AuCl3和AgN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活性组分,以复合氧化物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MOx/TiO2-SiO2催化剂。以甲醇、乙醇、异丙醇作为溶剂,双氧水作为氧化剂进行反应。该方法生成环氧丙烷,反应条件温和,产品选择性高,无污染。

    一种基于油品脱硫的脱硫剂

    公开(公告)号:CN10443734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510004509.8

    申请日:2015-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46 B01J20/08 C10G2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油品脱硫的脱硫剂,所述脱硫剂包括氟化钾和三氧化二铝,氟化钾与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为1:1~1:9,其制备方法包括:配制氟化钾溶液;将三氧化二铝粉末置于所述氟化钾溶液中充分搅拌;将搅拌好的混合物烘干,并将烘干的固体碾成粉末在其中加入拟薄水铝石和粘结剂并混合均匀后滴入稀硝酸再进行碾压捏合,使其成为面团状,之后对其进行挤压,使其通过孔板,形成条状物,条状物切段烘干后,再在330~360℃温度环境下焙烧3~6小时得到所述脱硫剂。优点是:本发明脱硫剂对油品充分脱硫后,使其含硫量低于5ppm,吸附饱和后脱附操作简单,可多次循环使用,且吸附剂机械强度大,可满足固定床的操作要求易于工业化。

    一种复合型高强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86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58380.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高强抗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其制备方法,水泥稳定复合材料按质量份数由以下组分制备而成:硅酸盐水泥:2~8份;骨料350~450份;水60~70份;聚丙烯纤维1~3份;亲水玄武岩纤维1~3份;减水剂1~2份;抗裂剂3~5份;制备方法为先取适量的硅酸盐水泥、骨料、聚丙烯纤维、亲水玄武岩纤维、抗裂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A;将剩余的骨料、减水剂、抗裂剂、亲水玄武岩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加入混合料A中,再将水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B;将混合料B按四分法分好依次倒入桶内振捣,振捣完成后放入振动压实机进行压实,得到复合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本发明的水泥稳定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干缩和抗裂性能,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韧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一种1-氯丙烯的制备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69359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77749.5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25 C07C17/383 C07C21/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1-氯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剂的制备:制备含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中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醇溶剂,其质量分数为75~100%;2)醇碱消除反应:以1,2-二氯丙烷为原料,将其与碱金属氢氧化物醇溶液混合,1,2-二氯丙烷、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0.3~3:0.5~5,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将混合物放在反应釜中发生反应,反应压力0~0.5MPa(表压),反应温度为40~150℃,反应时间为0.01h~4h;3)产物分离:反应产物经常温精馏,分离得到1-氯丙烯、2-氯丙烯以及醇溶剂。本方法工艺简单、环境污染小、操作时间短、能耗低、成本低,1,2-二氯丙烷的转化率在85%~100%之间,1-氯丙烯的选择性大于6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