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局部放电噪声信号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30033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62560.3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局部放电噪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检测头,所述检测头内填充有隔声层和吸声层,所述检测头一侧内侧壁的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噪声传感器,所述检测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底座内开设有电机腔和环形腔,所述电机腔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低速电机,该电缆局部放电噪声信号检测装置设计合理,检测头能够对开口方向上的噪声进行检测,将整体噪声检测分割为多个方向的局部噪声检测,从而尽量避免各种噪声混合在一起增加噪声分析的难度和准确度,有利于在局部放电时噪声的去除。

    一种配电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的样机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11551831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85967.9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的样机平台,包括样机监测平台本体,所述样机监测平台包括箱体和智能系统,所述智能系统包括监测点、计算机系统、采集设备、互感同步模块、局部放电监测模块、测量模块、数据评估模块、互感器优化、同步机制实现、数据传输、去噪音、数据档案、数据分析图、位置定位、供电装置和显示屏,该配电电缆局部放电监测的样机平台利用电缆本体的传输线特性实现两端传感器的时间同步,通过局部放电信号到达两个传感器的时间差进行定位,其次通过去噪声算法提高信号检测的灵敏度,将研究不同的去噪方法的原理以及在本场景中的应用情况,调研现场噪音类型,分析不同去噪算法的适应性。

    一种低压刀闸保险片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93413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316846.X

    申请日:2018-0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压刀闸保险片,涉及刀闸附件领域,针对现有保险片与部分低压刀闸长度不匹配,安装时只能弯折保险片,弯折后保险片在同等运行电流下发热量更大,运行温度更高,易烧损保险片和刀闸底座;保险片螺栓紧固处开口太大,拧紧螺母时易导致开口处保险片翘起导致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增大,发热量骤升,以及由于纵向开口为长槽形,保险片与刀闸接触面积减小,容易发热等问题,采用在保险片本体一端开设的第一连接口和在保险片本体另一端开设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为通孔;第二连接口为长槽形结构的方式,采用通孔结构能够增加保险片与刀闸的接触面积,并解决容易翘起的问题。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一种用于10kV局放测试的抗电晕干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35113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2430573.1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10kV局放测试的抗电晕干扰装置,包括连接柱,连接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屏蔽部件,连接柱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屏蔽部件,第一屏蔽部件与第二屏蔽部件的表壁均涂附有保护涂层;该一种用于10kV局放测试的抗电晕干扰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屏蔽部件和第二屏蔽部件,可提供优异的抗电晕性能与绝缘性能,不仅起到增加电位分布的面积的作用,还可以降低单位场强,从而保障该装置在振荡局放测试中的高压调节下不产生电晕;通过设置连接柱与紧固螺栓,可实现了高压测试鳄鱼钳和电缆快速稳定的连接,因安装过程较为方便,并因该装置的构件较少,结构简单实用,最终可提高测试工作效率以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电缆排管耐压管塞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37508U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22433668.9

    申请日:2020-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排管耐压管塞,包括端盖板,所述端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环,且端盖板之间设置有注料容纳筒,所述注料容纳筒的底部设置有通料孔,且注料容纳筒内设置有滑动推板,所述滑动推板上设置有绝缘塑胶套,且滑动推板上方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内部设置有注料管,且注料管上设置有阀门,所述端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杆。该一种电缆排管耐压管塞通过设置密封环、注料容纳筒和滑动推板,利用液体介质使密封环与排管紧密的贴合,可以达到有效封堵排管的目的,拆卸时拉动推杆可将液体介质回流入注料容纳筒内,达到能够多次重复使用、便于拆卸、老化速度慢和使用年限长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