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发令的电网调度电子令自动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6440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759720.6

    申请日:2014-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发令的电网调度电子令自动确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子令从复诵环节发出时,电网调度系统通过电子令复诵的对象来建立计算机虚拟用户;2)通过计算机虚拟用对当前复诵方发送过来的电子令进行自动确认,并将该电子令发送至流程下一环节,流程下一环节为厂站侧确认环节或者调度侧收令环节。本发明借助网络通信的自动验证功能,保证复诵环节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从而减少了复诵后确认工作的人工干预的必要性,采用虚拟用户自动确认并发送电子令的方法在保证系统安全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了调度操作指令下发流程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GMDH多变量处理的风机出力预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25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137888.2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MDH多变量处理的风机出力预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针对待预测风电场区域,获取该区域的历史气象数据、待预测时间的气象数据和该风电场区域历史风机出力数据;将所述历史气象数据、待预测时间的气象数据以及历史风机出力数据进行标准化与中心化,并划分为训练集和检验集;将所述标准化与中心化后的数据输入至GMDH神经网络模型,对模型进行学习训练,并对训练结果进行验证;将学习训练后的GMDH网络模型输出最优权重因子,确定GMDH网络参数;使用所述GMDH网络参数对该区域风电出力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够对大规模风电功率现实更加准确的预测。

    一种新的含风电电网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249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910612799.2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含风电电网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风电场诱发电网次同步振荡的场景下,基于简单有效的次同步振荡判别方法,用指数拟合次同步振荡的振幅,根据拟合参数确定振荡的形式。若为发散或等幅模式则进一步确定发散速率,根据发散速率确定切机台数,进而提出了次同步振荡下风电场分步切机策略,保证了风电机组的适量切除,尽可能抑制次同步振荡。本发明能根据次同步振荡发散速率自动调整切机台数,不仅能快速可靠的消除次同步振荡,同时还最大程度保存了次同步振荡下风电机组数量,提高了风电场经济效益,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

    一种新的含风电电网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249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12799.2

    申请日:2019-07-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场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含风电电网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风电场诱发电网次同步振荡的场景下,基于简单有效的次同步振荡判别方法,用指数拟合次同步振荡的振幅,根据拟合参数确定振荡的形式。若为发散或等幅模式则进一步确定发散速率,根据发散速率确定切机台数,进而提出了次同步振荡下风电场分步切机策略,保证了风电机组的适量切除,尽可能抑制次同步振荡。本发明能根据次同步振荡发散速率自动调整切机台数,不仅能快速可靠的消除次同步振荡,同时还最大程度保存了次同步振荡下风电机组数量,提高了风电场经济效益,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稳定。

    基于网络发令的电网调度电子令自动确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6440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410759720.6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发令的电网调度电子令自动确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电子令从复诵环节发出时,电网调度系统通过电子令复诵的对象来建立计算机虚拟用户;2)通过计算机虚拟用户对当前复诵方发送过来的电子令进行自动确认,并将该电子令发送至流程下一环节,流程下一环节为厂站侧确认环节或者调度侧收令环节。本发明借助网络通信的自动验证功能,保证复诵环节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从而减少了复诵后确认工作的人工干预的必要性,采用虚拟用户自动确认并发送电子令的方法在保证系统安全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提高了调度操作指令下发流程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